羅金平
摘 要:在產品設計教學過程中, 筆者運用工學一體化的教學手段,把校企合作解決企業(yè)實際生產問題轉化為課程教學,將多門專業(yè)課的知識融會貫通,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使其達到企業(yè)設計崗位的要求。
關鍵詞:工學一體化 校企合作 產品設計 成果轉化
隨著數(shù)控模具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計算機在企業(yè)產品設計中得到日益廣泛的使用,出現(xiàn)了許多高效率的設計軟件。同時,企業(yè)設計崗位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技校生走上企業(yè)設計崗位。如何引導學生有效開展產品設計課程的學習,適應企業(yè)設計崗位的要求,成為技校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一、開展設計課程的重要性
隨著數(shù)控自動化的發(fā)展,機器自動化逐漸代替了人力,甚至有些工廠的數(shù)控機床已經成為大批量進行流水線生產的工具,還招聘了一些沒有技能基礎的工人代替技術工人進行操作。因此,單純掌握操作技術的技校生已經不能滿足企業(yè)的需求,企業(yè)需要既會編程設計、又能進行熟練操作的技工。未來幾年,我國企業(yè)對設計人才的需求將明顯增加。由此,技校專業(yè)改革的思路也日漸清晰,高技能人才將是技校生職業(yè)發(fā)展的大趨勢,也是未來社會和企業(yè)高速發(fā)展的原動力。
近年來,模具企業(yè)大量采購數(shù)控設備,需要大量掌握設計、數(shù)控編程的高級技工。目前,數(shù)控高級技工在企業(yè)技工中所占比例很低,尤其是專業(yè)設計理論知識層次較高、且具備一定動手能力的高級人才更是緊缺。掌握一定的模具設計及加工設計知識,具備一定的模具制造基礎知識,具備數(shù)控機床的操作、日常維護和手工編程的能力的技校生,將成為設計工程師的得力助手,受到企業(yè)的喜愛。
二、應用于設計教學的校企合作成果概述
筆者學校通過校企合作,利用專業(yè)知識的優(yōu)勢以及學?,F(xiàn)有的技術,研制出多項合作成果,大大提高了師生解決實際生產中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了校企雙贏。
1.浸油潤滑磨頭箱
(1)原磨頭箱存在的問題。舊式磨剪機的磨頭箱處于開放狀態(tài),軸承潤滑不足,工作溫度較高,又因車間工作環(huán)境差,砂輪粉、水汽等的侵蝕,導致軸承使用壽命不長,磨頭工作效率不高,難以適應現(xiàn)階段的生產需求。
(2) 浸油潤滑磨頭箱的原理。根據(jù)上述不足,學校在參考舊機的基礎下,與企業(yè)共同開發(fā)出新型磨剪設備?,F(xiàn)對其中的重要部分浸油潤滑磨頭箱作一介紹,如圖1所示。
設計一個密封的磨頭箱,在箱內注入潤滑油,使?jié)L動軸承最下部滾動體浸入箱內的油池中,通過軸承滾動體的轉動,將油池中的潤滑油帶入軸承進行潤滑,同時也甩到箱壁上,借以散熱。磨削的主運動由電動機經皮帶輪、鍵、主軸,將轉動傳遞到磨盤上。主軸兩邊軸頸各配對安裝一深溝球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主要承受徑向力和軸向力,通過圓螺母和止動墊圈來調整軸承間隙。
圖1 磨頭箱結構圖
2.省力鋒利刃口技術
(1)企業(yè)反映的問題。工廠的塑料柄裁縫剪不夠鋒利,多層布或厚布剪切時剪尾力度不足,難以和那些高級的鑄鋼裁縫剪比美。
(2)解決方案。針對此問題,筆者學校專門成立了課題研發(fā)小組,積極開展研究。最終提出了如下切實可行的改良方案。
①修改剪刀刃口角度。通過修改剪刀尾部刃口的圓弧以達到增大剪切時咬合角度的目的,使剪刀剪切力度增大,順利完成多層布剪切(如圖2)。
②改良手柄設計。為防止手柄產生滑動現(xiàn)象,減輕手的疲勞程度,根據(jù)人機工程學的原理,改良塑料手柄和手接觸位置,增加舒適度,使使用者能更好地用力。
圖2 受力分析圖
三、工學一體化開展設計教學
1.工學一體化設計教學的內容安排
工廠產品設計多數(shù)分為三類:零件的設計、設備的改良、抄數(shù)及產品的改良設計。筆者根據(jù)企業(yè)調研情況和市場需求,再結合自己多年工廠設計的經驗,開展設計課程教學。
(1)鼠標的外形設計。學生經常用電腦,對鼠標也很熟悉,筆者就此引導他們設計一個鼠標,學生頗感興趣。這樣一方面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更多地運用立體軟件進行外形設計,使學生更靈活地掌握曲面、實體的制作。
(2)浸油潤滑磨頭箱設計。磨頭箱設計教學是針對企業(yè)改良設備開設的,屬傳統(tǒng)的機械零件設計。該項設計教學,加深了學生對機械原理的認識及應用,學生機械設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剪刀手柄改良。企業(yè)經常接到客戶訂單,要求改良產品的指定位置,使產品達到某種功能和效果。這更多的是要求設計員繪制抄數(shù)工件。企業(yè)對該類人才需求較多,對立體繪圖能力要求較高。筆者通過引進企業(yè)的設計圖樣任務展開教學,學生在對抄數(shù)零件進行繪制和修改的學習過程中,逐漸提高設計繪圖的能力。
2.工學一體化設計教學的實施過程
以浸油潤滑磨頭箱為例。
(1)研究方案。在開始階段,筆者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舊式磨頭存在的問題。通過播放視頻觀察,發(fā)現(xiàn)舊式磨頭工作環(huán)境差,經常受到砂輪粉、水汽等的侵蝕,導致軸承使用壽命不長,磨頭工作效率不高。筆者引導學生學習多種潤滑方式,查閱資料了解各潤滑方式的應用。
(2)確定設計方案。經過學生們的共同討論、教師的引導,比較各潤滑方式的應用特點,針對舊磨頭人手定期潤滑效果差的缺點,決定采用浸油潤滑。
(3)設計磨頭箱的過程。
①筆者指導學生閱讀圖樣和查閱資料,獲取磨頭箱壁厚尺寸要求及軸承尺寸。
②學生草擬磨頭箱配合件設計草圖,培養(yǎng)草圖繪制
能力。
③學生通過運用AutoCAD軟件,繪制磨頭箱的二維圖樣。通過磨頭箱繪圖,讓學生熟練使用AutoCAD命令進行設計,同時學會靈活運用機械制圖中的機件表達方法。教師適時講解繪圖的步驟和關鍵技巧,以及要將一個機件表達清楚所需要的內容。endprint
④筆者設問:“潤滑油的液面高度應該浸到滾動軸承的什么位置?”讓學生去思考。筆者再啟發(fā)學生:不同的磨頭轉速對浸油潤滑的油位要求也不同,n>3000r/min時,油位在軸承最下部滾動體中心以下,但不超過滾動體下緣;
n=1500~3000r/min時,油位在軸承最下部滾動體中心以上,但不得浸沒滾動體上緣;n<1500r/min時,油位在軸承最下部滾動體的上緣或浸沒滾動體。
⑤筆者再提問:“如何控制浸油潤滑液面呢?”引導學生去監(jiān)看液面高度,搜索用何種裝置去控制液面高度。不少學生在查閱資料后,應用了油標來觀看液面高度。有的學生還想到,要保持潤滑油液面高度不變,可用浮球升降電路來控制補油,運用PLC電路控制。筆者深切體會到,學生的能量是不可低估的,難就難在教師如何去激發(fā)他們的“小宇宙”。
⑥筆者向學生講解恒位油杯的原理和作用。恒位油杯的作用是使軸承箱體內的潤滑油位保持恒定。恒位油杯內,初始油量一般保持在整個油杯的2/3處。大氣壓的作用使恒位油杯內液面高于磨頭箱體內液面,連通器的原理作用使磨頭箱體內液面保持一定高度。根據(jù)轉速設計好工作油位后,用恒位油杯嚴格控制磨頭箱潤滑油的油位高度,大大提高軸承和工作軸的潤滑度,降低了軸承的工作溫度,減少砂輪粉、水汽等雜質的侵蝕,使磨削加工更加穩(wěn)定。
⑦筆者設問:“磨頭箱潤滑油能否長期潤滑工作?”如何檢測潤滑油的工作情況?筆者引導學生思考、查閱資料,討論得出可在磨頭箱壁底位置設計1個放油孔。每隔1個月對潤滑油的運動黏度和清潔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停機后5分鐘再放油孔采樣),發(fā)現(xiàn)潤滑油黏度不符合要求或有污物,即更換潤滑油,以保持潤滑油清潔,延長滾動軸承和磨頭箱的使用壽命,提高經濟效益。一般每工作1500~2000小時需要更換潤滑油。
⑧筆者組織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利用Pro/E或UG軟件繪制出浸油潤滑磨頭箱的三維裝配圖,使學生們對將要制作的磨頭箱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4)磨頭箱設計注意事項。
①磨頭箱箱體尺寸根據(jù)零件裝配擬定,要經過磨頭箱裝配繪制檢測確保尺寸無誤。
②選用軸承時,教師要向學生講清常用滾動軸承的場合及其應用。
③鑄件結構要合理,要便于制造木模、生產工件毛坯。
④公差尺寸的選擇。設計圖樣的公差是產品設計和制造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是總裝配時合理配合的重要基礎。
四、工學一體化實施的效果
經過工學一體化設計課程學習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并能更全面地根據(jù)企業(yè)需求學習設計理念、知識,運用所學設計知識和從網上、工具書籍上獲取新的知識解決設計中遇到的問題。在解決企業(yè)疑難的設計學習中,學生從以前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忧笾瑢W習效果明顯提高,信心大大增強,更利于他們適應企業(yè)崗位。筆者所教的不少學生進入到企業(yè)的設計部工作,還有一些學生因工作出色成為企業(yè)的技術主管。
五、結論
筆者通過工學一體化設計課程的組織教學,結合企業(yè)的訂單和技術改造開展設計課程,讓學生的學習更貼近企業(yè)需求。學生在學習中解決企業(yè)的生產設計問題,學有所成,增強了他們成為企業(yè)設計人員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楊可楨,程光蘊,李仲生.機械設計基礎(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木杰.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廣東省茂名市第二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
④筆者設問:“潤滑油的液面高度應該浸到滾動軸承的什么位置?”讓學生去思考。筆者再啟發(fā)學生:不同的磨頭轉速對浸油潤滑的油位要求也不同,n>3000r/min時,油位在軸承最下部滾動體中心以下,但不超過滾動體下緣;
n=1500~3000r/min時,油位在軸承最下部滾動體中心以上,但不得浸沒滾動體上緣;n<1500r/min時,油位在軸承最下部滾動體的上緣或浸沒滾動體。
⑤筆者再提問:“如何控制浸油潤滑液面呢?”引導學生去監(jiān)看液面高度,搜索用何種裝置去控制液面高度。不少學生在查閱資料后,應用了油標來觀看液面高度。有的學生還想到,要保持潤滑油液面高度不變,可用浮球升降電路來控制補油,運用PLC電路控制。筆者深切體會到,學生的能量是不可低估的,難就難在教師如何去激發(fā)他們的“小宇宙”。
⑥筆者向學生講解恒位油杯的原理和作用。恒位油杯的作用是使軸承箱體內的潤滑油位保持恒定。恒位油杯內,初始油量一般保持在整個油杯的2/3處。大氣壓的作用使恒位油杯內液面高于磨頭箱體內液面,連通器的原理作用使磨頭箱體內液面保持一定高度。根據(jù)轉速設計好工作油位后,用恒位油杯嚴格控制磨頭箱潤滑油的油位高度,大大提高軸承和工作軸的潤滑度,降低了軸承的工作溫度,減少砂輪粉、水汽等雜質的侵蝕,使磨削加工更加穩(wěn)定。
⑦筆者設問:“磨頭箱潤滑油能否長期潤滑工作?”如何檢測潤滑油的工作情況?筆者引導學生思考、查閱資料,討論得出可在磨頭箱壁底位置設計1個放油孔。每隔1個月對潤滑油的運動黏度和清潔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停機后5分鐘再放油孔采樣),發(fā)現(xiàn)潤滑油黏度不符合要求或有污物,即更換潤滑油,以保持潤滑油清潔,延長滾動軸承和磨頭箱的使用壽命,提高經濟效益。一般每工作1500~2000小時需要更換潤滑油。
⑧筆者組織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利用Pro/E或UG軟件繪制出浸油潤滑磨頭箱的三維裝配圖,使學生們對將要制作的磨頭箱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4)磨頭箱設計注意事項。
①磨頭箱箱體尺寸根據(jù)零件裝配擬定,要經過磨頭箱裝配繪制檢測確保尺寸無誤。
②選用軸承時,教師要向學生講清常用滾動軸承的場合及其應用。
③鑄件結構要合理,要便于制造木模、生產工件毛坯。
④公差尺寸的選擇。設計圖樣的公差是產品設計和制造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是總裝配時合理配合的重要基礎。
四、工學一體化實施的效果
經過工學一體化設計課程學習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并能更全面地根據(jù)企業(yè)需求學習設計理念、知識,運用所學設計知識和從網上、工具書籍上獲取新的知識解決設計中遇到的問題。在解決企業(yè)疑難的設計學習中,學生從以前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忧笾?,學習效果明顯提高,信心大大增強,更利于他們適應企業(yè)崗位。筆者所教的不少學生進入到企業(yè)的設計部工作,還有一些學生因工作出色成為企業(yè)的技術主管。
五、結論
筆者通過工學一體化設計課程的組織教學,結合企業(yè)的訂單和技術改造開展設計課程,讓學生的學習更貼近企業(yè)需求。學生在學習中解決企業(yè)的生產設計問題,學有所成,增強了他們成為企業(yè)設計人員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楊可楨,程光蘊,李仲生.機械設計基礎(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木杰.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廣東省茂名市第二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
④筆者設問:“潤滑油的液面高度應該浸到滾動軸承的什么位置?”讓學生去思考。筆者再啟發(fā)學生:不同的磨頭轉速對浸油潤滑的油位要求也不同,n>3000r/min時,油位在軸承最下部滾動體中心以下,但不超過滾動體下緣;
n=1500~3000r/min時,油位在軸承最下部滾動體中心以上,但不得浸沒滾動體上緣;n<1500r/min時,油位在軸承最下部滾動體的上緣或浸沒滾動體。
⑤筆者再提問:“如何控制浸油潤滑液面呢?”引導學生去監(jiān)看液面高度,搜索用何種裝置去控制液面高度。不少學生在查閱資料后,應用了油標來觀看液面高度。有的學生還想到,要保持潤滑油液面高度不變,可用浮球升降電路來控制補油,運用PLC電路控制。筆者深切體會到,學生的能量是不可低估的,難就難在教師如何去激發(fā)他們的“小宇宙”。
⑥筆者向學生講解恒位油杯的原理和作用。恒位油杯的作用是使軸承箱體內的潤滑油位保持恒定。恒位油杯內,初始油量一般保持在整個油杯的2/3處。大氣壓的作用使恒位油杯內液面高于磨頭箱體內液面,連通器的原理作用使磨頭箱體內液面保持一定高度。根據(jù)轉速設計好工作油位后,用恒位油杯嚴格控制磨頭箱潤滑油的油位高度,大大提高軸承和工作軸的潤滑度,降低了軸承的工作溫度,減少砂輪粉、水汽等雜質的侵蝕,使磨削加工更加穩(wěn)定。
⑦筆者設問:“磨頭箱潤滑油能否長期潤滑工作?”如何檢測潤滑油的工作情況?筆者引導學生思考、查閱資料,討論得出可在磨頭箱壁底位置設計1個放油孔。每隔1個月對潤滑油的運動黏度和清潔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停機后5分鐘再放油孔采樣),發(fā)現(xiàn)潤滑油黏度不符合要求或有污物,即更換潤滑油,以保持潤滑油清潔,延長滾動軸承和磨頭箱的使用壽命,提高經濟效益。一般每工作1500~2000小時需要更換潤滑油。
⑧筆者組織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利用Pro/E或UG軟件繪制出浸油潤滑磨頭箱的三維裝配圖,使學生們對將要制作的磨頭箱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4)磨頭箱設計注意事項。
①磨頭箱箱體尺寸根據(jù)零件裝配擬定,要經過磨頭箱裝配繪制檢測確保尺寸無誤。
②選用軸承時,教師要向學生講清常用滾動軸承的場合及其應用。
③鑄件結構要合理,要便于制造木模、生產工件毛坯。
④公差尺寸的選擇。設計圖樣的公差是產品設計和制造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是總裝配時合理配合的重要基礎。
四、工學一體化實施的效果
經過工學一體化設計課程學習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并能更全面地根據(jù)企業(yè)需求學習設計理念、知識,運用所學設計知識和從網上、工具書籍上獲取新的知識解決設計中遇到的問題。在解決企業(yè)疑難的設計學習中,學生從以前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忧笾?,學習效果明顯提高,信心大大增強,更利于他們適應企業(yè)崗位。筆者所教的不少學生進入到企業(yè)的設計部工作,還有一些學生因工作出色成為企業(yè)的技術主管。
五、結論
筆者通過工學一體化設計課程的組織教學,結合企業(yè)的訂單和技術改造開展設計課程,讓學生的學習更貼近企業(yè)需求。學生在學習中解決企業(yè)的生產設計問題,學有所成,增強了他們成為企業(yè)設計人員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楊可楨,程光蘊,李仲生.機械設計基礎(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木杰.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廣東省茂名市第二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