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耀勺
摘 要: 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一化學教學,應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讓課堂真正活起來、動起來,把知識真正轉化為學生的能力,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寶庫的一部分,構建并打造高一化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 高一化學教學 實驗教學 高效課堂 問題導學 異質(zhì)合作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要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師生的互動方式的變革?!陡咭换瘜W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學生自我評價、活動表現(xiàn)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關注學生個性發(fā)展,激勵每個學生走向成功。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師生的互動方式更和諧,我校在“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中提出的“問題導學,異質(zhì)合作”的小組合作學習,完全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高一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學案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感受到了新課改下高一化學課堂高效教學的樂趣,同時讓學生也體驗到了學習的興趣和快樂。經(jīng)過長期思考,筆者對課改新時期如何開展高一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改進實驗教學
新課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更注重于學生是否學會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要引導學生用實驗探究的方法學習化學知識,解釋并應用于生活實際中;讓學生感受和體會用實驗的方式學習化學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我在高一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采取以下幾種做法。
1.變演示實驗為學生探究實驗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練。讓學生由看實驗到做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會更清晰,印象會更深刻,其參與意識、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會大大增強??梢詮浹a演示實驗的不足。例如,在進行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對比教學中,將演示實驗改學生分組實驗實驗。Na■CO■與NaHCO■分別與鹽酸的反應,能夠清楚地看到兩支試管中立即都有氣泡產(chǎn)生,且NaHCO■產(chǎn)生氣體的速率比Na■CO■快。學生得出結論后再補充實驗:往Na■CO■與NaHCO■溶液中分別逐滴滴入鹽酸,觀察實驗現(xiàn)象。學生又發(fā)現(xiàn)與前一個實驗現(xiàn)象不同,即開始往Na■CO■溶液中滴入鹽酸過程中沒有氣泡產(chǎn)生,后來才產(chǎn)生氣泡。這是為什么?這一不同現(xiàn)象喚起了學生的探究欲望,通過引導,與學生共同分析、討論,最終得出正確的解釋結論。又緊接著提出問題:不用其他試劑,如何鑒別Na■CO■溶液與鹽酸?一些學生很快就能夠提出互滴的實驗方案。學生完成實驗后,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化學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fā),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2.充分利用家庭小實驗
充分利用家庭小實驗,將學習高一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在學習原電池原理后,布置學生自制水果電池。制備了多種水果電池,如:有學生用土豆、銅片和鋅片,制成土豆電池。將10個土豆電池串聯(lián)相連接,并接上1.5V的小燈泡和開關,形成回路,接通開關,燈泡便會發(fā)亮。再如:“褪色靈”、“冰袋”、“白紙顯字”、“碘的特性”等家庭小實驗都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從而誘發(fā)了學生獲取化學知識的強烈欲望,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開放化學實驗室
除了完成新課程中要求實驗以外,還應滿足不同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好奇心,利用課外時間開放實驗室,為他們提供一個新的探究化學實驗的舞臺。例如:制作葉脈簽、制備酸堿指示劑、制作豆腐,等等。
二、改變課堂模式
“有效教學”的“有效”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大力倡導的三種主要學習方式。所謂合作學習主要是指課堂教學以小組學習為主要組織形式,根據(jù)一定的合作程序和方法分促使學生在異質(zhì)小組中共同學習。我校在“第一個五年”發(fā)展規(guī)劃中提出的“問題導學,異質(zhì)合作”的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案導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讓高一學生感受到新課改下高一化學課堂高效教學的樂趣,同時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興趣和快樂。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
1.導學案是關鍵
通過導學案出示這堂課的學習目標和自學要求;依據(jù)學生已有知識及認知水平,將這堂課的知識問題化,問題探究化,問題知識化。通過指導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和解決問題解決而設計的導學案,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溝通學與教的橋梁。
2.“問題導學,異質(zhì)合作”的小組合作學習
(1)自主學習,形成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解決導學案上的問題,通過對標題、框題、結論、議一議、想一想、做一做等內(nèi)容的反復思考,并生成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為下一步的異質(zhì)合作學習做好準備。
(2)合作探究,解決問題。自主學習使得合作學習更必要,也更有效。合作探究的形式豐富多樣,如生生合作(包括組內(nèi)合作、組間合作)、師生合作,課下合作、課上合作,等等。教師參與到各小組探究中,給孩子和教師一個最好的舞臺。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互相檢查、質(zhì)疑、解疑、共享,在合作中互相啟發(fā),思維碰撞,不但能解決自主學習中產(chǎn)生的問題,甚至還有可能打破教材的局限,探索更高、更深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真正被激活,思維能力大大提高。
(3)展示交流,深化理解。學生通過在小組或全班的展示交流,把感性的、粗淺的想法理性化,不但鍛煉了言語表達能力,更充分享受到成就感,而這是激發(fā)學生克服困難、獲得進步的根本動力。在不同的展示環(huán)節(jié)解決不同的問題。在小組展示過程中,教師深入小組,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確定在全班展示的內(nèi)容和展示者。班級展示過程中,每個小組可以面對全班重點展示一個問題,展示的順序根據(jù)教學的進程進行。
(4)總結梳理,鞏固升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主要通過思維導圖進行小結,教師進行講解和點評。
(5)學生完成當堂作業(yè),教師當堂批改作業(yè)。
高中三年的化學教學總格局是:高一把好基礎關,高二把好素質(zhì)關,高三把好提高關。高一化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激發(fā)興趣,指導學法,抓好基礎,引導入門,注意能力的培養(yǎng)。當前的新一輪課程改革以“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學科本位的觀念,真正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高一階段的化學課堂要向?qū)W生傳遞一種信息:學習很快樂。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大夏書系有效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肖增英.“問題導學”新課堂.山西省新課程培訓會,2002.
[3]王云生.新課程化學教與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