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煒文
摘要: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拓寬識字渠道,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關鍵詞:識字教學;教學方法;低年級;識字方法
識字是學習的基礎,是小學語文的基本功。識字過程安排得合理,字就能學得快,記得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再加上我們的學生基本都是維吾爾族學生,識字對于民族小學生來說就更難了。所以,我們在識字教學中必須靈活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興趣,引導他們自主識字,大量識字。
一、在課堂識字教學中,通常采用的識字方法
(1)象形會意識字法。在教獨體字時,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簡單的特點,把事物原來的樣子臨摹到黑板上,讓學生看像什么。學生看懂圖意后,自己試著畫一畫,再寫出這個字,就很快發(fā)現(xiàn)這些字其實與圖畫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口、日、田、月、山、網(wǎng)……”筆畫稍多的獨體字,如“鳥”,可以形象地告訴學生“·”是小鳥的眼睛。
(2)正反叉詞識字法。如在教“來—去”“高一矮”時,讓同學做示范,加深學生的印象。如教“大一小”“前一后”“多一少”“上一下”“黑一白”“長一短”時出示圖片,先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然后說出反義詞,一個帶一個串連記憶。
(3)猜謎語識字法。猜謎語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也能讓學生長知識,開闊眼界。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雙木不成林——“相”;兩個王先生今天來彈琴——“琴”;王奶奶,白奶奶坐在石頭上——“碧”;花了一角錢,買了一把刀,殺了一頭?!敖狻薄@些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能力,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
(4)比較識字法。漢字中有不少音形相似或者相近的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經(jīng)常弄錯,為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這些字,我常用比一比的識字方法加以區(qū)分。如:字形相似的字,鳥——烏、己——已、令——今,可以對這些字進行字形、字義上的比較,再組詞,就好記了。
(5)在識字教學中,“加一加”和“減一減”的識字方法我用得較多。如在教獨體字時,“口”加一筆變成什么字?我先讓學生擺小棍,自己探索,結果發(fā)現(xiàn)并認識了“日”,給“日”字加一筆又是什么字?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結果又認識了“旦”“甲”“田”“目”“由”“申”這些字。在教合體字時,有時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教學生識字。如:直+木=植、鳥+口=鳴、下+蟲=蝦,學生很容易掌握。與此同時,老師再用減一減的方法繼續(xù)加強識字,提問學生“植”去掉偏旁是什么字?讓學生互相考考對方,很快就記住了生字。
(6)形聲識字法。形聲字絕大多數(shù)是左形右聲,右形左聲,或上形下聲的字,下形上聲的字,部首表意,聲旁表音。如“姑”“娘”“媽”“奶”等,左邊表意,右邊表音。女字旁的字和女人有、、關;提手旁的字和手有關,如“打”“抱”“拍”“抓”“摸”“擁”等;草字頭的字和草有關,如“草”“苗”“花”“荷”等?!皾瘛薄俺薄薄昂埂薄敖薄昂!倍际侨c水的字,它們都和水有關;“口”字旁的字和口有關,如“吃”“喝”“喊”“叫”等。還有,蟲字旁的字和蟲子有關,木字旁的字和樹木有關,月字旁的字和身體有關等。根據(jù)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
(7)字配“畫”識字法。低年級兒童對圖畫的興趣濃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給字配上“思維動畫”引導學生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如教學“閃”這個字時,可以讓學生示范:一個小孩在門口閃了一下,學生既快速記住了字形,又靈活理解了字義。如:坐,可出示圖片,兩個人背靠背坐在地上。再如:聞,可出示圖片,有個人聽到門外有動靜,他把耳朵貼在門上聽一昕。
二、教給學生課外自主識字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1)借助拼音識記生字。漢語拼音是學習字音的工具。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自己借助拼音識字,多讀,多認,反復認讀,加深記憶,也可以多鼓勵學生看一些帶有拼音的課外書籍,以此來提高識字量。
(2)查字典識記生字。當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多鼓勵學生自己查字典識記生字。在學習生字時,讓學生課前先查出生字,并給生字組詞。這樣能幫助理解文章內容,不僅加強了學生識字的自信心,還激發(fā)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
三、拓寬學生的識字空間,讓學生在生活環(huán)境中識字
識字不能僅限于課本,學生識字要經(jīng)過一個反復的過程,才能牢固記憶。平時,我讓他們輪流收發(fā)作業(yè)本,逐漸來認識班上學生的名字。另外,我們校園里也有一些資源可以利用。教室里的黑板報,校園中的告示牌,標語等都是識字的素材。
識字,要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如:讓孩子看電視識字,利用廣告牌、商店名、食品包裝袋等識字。我們的學生以少數(shù)民族居多,有的家長不太會說漢語。所以,我經(jīng)常要求家長,當帶著孩子去街上時,多問問孩子那上面寫的是什么,以此來考察孩子的識字能力,從而讓識字為生活服務。許多小學生都有愛吃零食的習慣,不妨讓他們多注意,看看是不是過期了、食品的主要配料等。在不知不覺中,學生不但認識了很多字,包括一些不常用的字也認識了,還增強了生活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樂學、好學,識字教學才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識字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注重舉一反三,不斷反思,不斷尋找更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