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加強當代學生的素質教育已成為我國當前教育的重點。數學作為我國素質教育中的一部分,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對當代學生以及我國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有著重大作用。本文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探討了一些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意義;措施
一、引言
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當前教育教學的目標已經從提高應試水平向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轉變。而數學是我國教育教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從小學好數學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大積極作用。我國社會競爭的實質是人才與科技的競爭,小學階段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基礎階段,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引進生活化場景,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還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有著重大意義。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概述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指在數學教學中,根據當代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知識水平,將數學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以達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全方面發(fā)展的目的。數學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存在著數學思想。讓學生處于一定的生活背景下學習數學,所得到的知識才能更加牢固,才能使學生更加地喜歡數學,學好教學,數學能力、數學意識得到更大的發(fā)展。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小學教育階段是我國教育的起步階段,在我國當前的素質教育中,數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等方面都有著重大作用。我國社會發(fā)展對全方面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則需要從小抓起。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將數學問題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不僅能夠提高數學教學效率,保障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學生數學能力提升的同時帶動其他學科的發(fā)展,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首先,數學教學將數學問題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問題緊密聯(lián)系,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在學生過程中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例如在江西某所小學,教師要求學生每周都跟父母去菜市場買菜,將數學課本上的加減法運用其中,不僅加強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其次,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無論是對于學生個人的成長還是對于國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現(xiàn)階段我國非常重視對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下提高上課的積極性和學習的效率,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和信心,不斷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突破,實現(xiàn)了學生數學水平的逐步提高。例如,在某所小學,要求校園內的小學都要注重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布置先進性的課后作業(yè),重視對學生發(fā)散思維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深入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水平。最后,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可以利用數學知識來解答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問題,例如買菜、購物等日?;顒?。數學教學生活化加大了學生對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的了解,提高學生的應用和實踐能力。
四、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措施
數學是我國教育教學當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在我國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熟知、親近生活中的數學,誘發(fā)學生動手、動口又動腦,想辦法探求解決問題的過程,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發(fā)展求異思維,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實現(xiàn)數學教學生活化。
1.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就是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將生活化的場景帶入到數學課堂,以景宜教,讓學生在生活化的場景中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例如,在某所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在課堂上設置了一場日常售貨的場景,由學生自己扮演售貨員和顧客。這種場景頓時就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爭先恐后的嘗試這種體驗。學生在這種活動中,利用數學課本的算術不僅學會了計算消費總數、找錢的方法,同時還掌握了購物流程,積累了學生一定的生活經驗。學生在這種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既學習了數學知識,又積累了生活經驗,體會到了數學的生活型,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教學方式生活化
在這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當中,我國當前教育方式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發(fā)展趨勢,尤其是近年來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以其直觀、形象等特點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離不開生活,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要選取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例如,在某所小學數學《周長計算》一課,首先,老師讓學生描一本書的邊線,使學生明白在邊上的任意一點出發(fā),繞邊線一周回到原點就是該圖型的周長,其次,老師利用事先準備好的繩線,讓學生對自己的鉛筆盒按照前面設計的內容進行操作,最后,要求學生用直尺對繩線的長度進行測量,算出鉛筆盒的周長,這種方法有效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3.教學語言生活化
在我國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語言有著重大作用。教師是通過語言來向學生傳遞知識。在我國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而小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還不成熟,對于有些數學知識難以理解。同一堂課,不同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接受程度不一樣,這主要取決于教師的語言素質,尤其是如何將抽象化的數學讓學生形象地去理解和接受。我國當前小學生自身的特點也決定了在數學教學在教學中要使用言簡意賅、準確科學而又不失趣味的數學語言進行教學。例如,在某所小學數學《年月日》一課教學中,教師為了方便學生記憶,將我國一年十二個月,編織成一套生活化的口令“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唯有二月二十八,閏年再把一天加,其余都為三十整”,這些帶有生活氣息的數學語言不僅方便了學生的記憶,同時又將這種知識與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提高了學生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數學是一門很嚴謹的學科,往往一字之差,會有不同的含義。
五、結語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育作為我國當前教育教學中的一部分,對于我國當代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大積極意義。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將生活問題體現(xiàn)在數學教學中,老師在教學中有效的組織、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知識與生活的關系,讓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實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有著重大推動作用。為此,我國當前小學教育工作者就必須高度重視教學生活化,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學生全方面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曹一鳴.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與“數學化”[J].中國教育學刊.2006(02)
[2]吳曉紅.什么是數學教育生活化——關于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的理性反思[J].東北師大學報.2005(04)
[3]張軍.從生活入手,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04)
[4]紀義勇.略論如何讓數學教學走進小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J].新課程(教研版).2009(12)
[5]呂秀俊.對新課標下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探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S2)
作者簡介:
馬風蘭(1973~),女,籍貫青海省西寧市,工作單位:青海省西寧市小橋大街小學,職務: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