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梅香
“平常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到紙面上叫書面語言。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葉圣陶)
所以,學語文就是學語言?,F(xiàn)在人類社會已經(jīng)進入到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緊迫。而近年來學生當中,出現(xiàn)諸如語言不規(guī)范、漢語水平差、寫作水平低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語文課堂教學的不足,要想彌補這些不足,還應該讓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走出課外、走向社會、走進家庭,走近大自然,走向時時處處都存在的我們?nèi)祟惿睢?/p>
聽,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大概是一入學的兒童都能背上來的句子,這難道不是靈敏的聽覺在起作用嗎?“兩個黃麗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人在看到黃麗、白鷺、翠柳、青天之時,也聽到了黃麗婉轉(zhuǎn)的鳴叫,因此才寫出這千古傳頌的詩句?!叭な?,泠泠作響,好寫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與朱元思書》南朝吳均)再沒有這位作家聽的真切細致了,疊音詞的運用,讓讀者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可見作者是用心聽了。
“聽,聽,靜靜地聽——我們這個世界到處都有天簌之音” “聽,聽,靜靜地聽——世間萬物都在唱著動聽的歌兒”。
“沙,沙,沙”春天來了,春姑娘丁丁冬冬地奏著美妙的樂曲;“呱呱呱”夏天到來。一聲聲蛙鳴劃破了鄉(xiāng)村田野的寧靜?!案轮ā⒏轮ā钡捻懧暋_肆飨蜻h方,小鳥啾啾探過藍天,秋蟲唧唧彈奏樂曲;淙淙的溪澗,嘩嘩的瀑布,婉轉(zhuǎn)的鶯歌;乃至雨打芭蕉,露滴清荷,風送秋葉……無不表現(xiàn)天籟之音,這些生動的描寫得益于作者仔細傾聽大自然的結(jié)果。
當然讓“聽”走向課外,就是這樣在大自然中,在人類社會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才能為“讀、寫”打下基礎。
說:我們平常說的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說話技巧,并不是讓孩子嘴巴甜似蜜,心中常算計,也不是讓孩子巧舌如簧,能把一根稻草說成金條,死蛤蟆能說出尿來,而是讓孩子從小學會自我表達,學會與人溝通,學會公共場合敢于講話。這樣“說”的能力,就不能僅僅拘限于課堂上的45分鐘,而要讓學生在豐富的家庭生活,紛繁的社會場景里多鍛煉自己的口才,善于表達自己的心聲,在公共場合也能高效而有力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能用語言完成溝通和交流。
讀:關(guān)于讀書的文章,自古以來,汗牛充棟。
書是階梯,書是船只,書是良藥,書是營養(yǎng),書是智慧,書是老師。書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怎樣評價都不為過。可是,若不讀或不會讀,書有何用?那讀書應該“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 下面我就閱讀方法上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首先要選擇好課外閱讀的書籍。比如學生喜歡文史類的,就應該選擇中外文學名著,目前應將教育部《中學語言教學大綱》指定書目作為中學生課外必讀書目。比如學生喜歡理工科類的,除了閱讀中外文學名著外,要適當?shù)丶右恍稊?shù)理化指南》、《興趣數(shù)學之研究》等,有些學生喜歡軍事類的就選擇《兵器知識》《軍事科學》、《現(xiàn)代軍事信息研究》之類的書籍,總之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選擇方向。
其次要選擇好課外閱讀場館。除了學校之外,如家里、圖書館、書城、文化館等都是很好的閱讀場所。
另外還要注意課外閱讀的方法。①速讀與精讀,對自己有用的書籍,或者是自己感興趣的,一定要精讀,其它的可以速讀,瀏覽一下也可以。②帶頭問題去讀書,要敢于與書的作者或是主人公對話,及時解決自己的疑問。③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閱讀成為生活的必需,只要有閑時間,無論是雙休日、寒暑假或是重大節(jié)日,都要用來閱讀。當別人在大街上閑逛的時候,當別人在游戲里沉湎的時候,當別人無休止地與同齡人打鬧浪費時間的時候,如果你在讀書,那么你一定會成為一個成器、成才的人物。④最后要讓養(yǎng)成摘要、寫心得的習慣??吹綍械木A部分不僅僅是抄到本子上就完了,要爛熟于心,要學以致用,要讓它變成自己的東西。另外遇到自己有感想的地方要及時記下來,用心得體會與別人分享。
寫:現(xiàn)在很多學生不喜歡寫作。提起來寫作文就感到頭疼,這樣的現(xiàn)象持續(xù)下去,后患無窮。平日里玩慣了手機與電腦,由于閱讀面窄,思想枯竭,造成文辭艱澀,文路不通。試想如果中學生打不好寫作的基礎,到大學怎么寫論文、寫簡歷、寫應聘求職書,難道光靠百度搜索,僅靠網(wǎng)上現(xiàn)有的資料,我們?nèi)祟愑袃r值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文明、巨大成就怎能傳播呢?當然有了對寫作重要性的認識還是遠遠不夠的。僅靠課堂上一周一篇,或是一周兩篇作文還是不行的。要讓寫作走向課外的話,需要專業(yè)的老師的指導,需要掌握很多的寫作的技巧。比如在旅游的時候,學會描寫景物,在婚喪嫁娶的隆重場合學會抒發(fā)感情,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交往中學會議論人事,在看到一個精美的禮物或器物時學會說明其特征,當學生在生活中學會了描寫、議論、抒情、說明和敘事,那就是真正地學會了作文。還要讓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修養(yǎng),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這樣形成有思想、有主見的品質(zhì),寫出的文章才會立意高遠、思想深刻、感情真摯、內(nèi)容充實、結(jié)構(gòu)嚴謹、語言流暢,才會有上乘佳作。才會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chuàng)新。葉對陶老先生說:“要學好語文,非下苦功夫不可。”“聽、說、讀、寫四個字不能偏廢任何一個字?!闭n堂訓練和課外拓展都很重要。它們是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課內(nèi)學習是根本、是基礎,是一棵大樹的主干,課外學習則是課堂的延續(xù),是有效補充,是一棵大樹的枝葉,它們的關(guān)系是像魚和水一樣,誰也離不開誰。只有讓它們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才能根深葉茂,才能勃勃生機。
“聽說讀寫”并重“課內(nèi)與課外”有機結(jié)合,對能讓我們的學習一天一個臺階,一步一步攀高,才能完成學習的終極目標,才能實現(xiàn)人生的最大價值,才能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