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磊 代彭威 王偉
微創(chuàng)骨科手術與局部解剖學教學設計之研究
宛磊 代彭威 王偉
微創(chuàng)骨科手術與局部解剖學為兩種關系密切的學科,且均具較高嚴謹性。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骨折等事件頻發(fā),然而骨科微創(chuàng)手術發(fā)展迅速,尤其是微創(chuàng)脊柱科與關節(jié)鏡外科,上述兩大科室均具創(chuàng)傷小的特性,手術切口可達2 cm,較傳統(tǒng)手術而言,效果更加優(yōu)化。但由于此類知識與局部解剖學的密切性,給臨床實習教學帶來一系列的困難,學生時常無法理解手術中與解剖學連接的關鍵點,針對此類問題相關研究人員將微創(chuàng)骨科手術與局部解剖學得教學有效的結合起來,優(yōu)化課程設計。
微創(chuàng);骨科手術;局部解剖學;教學設計
骨科手術的教學與解剖學的知識之間有較強連接性,手術的成敗較大程度的依賴于術中視野以及暴露的面積,然而要掌握好上述操作,又需與局部解剖學的靈活結合。因此,針對于一系列問題設計了一批特殊的模型,加之真實化的手術器械、場景的提供,從而能夠更加優(yōu)化相關知識的講解,并取得滿意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骨科手術教學主要是將脊柱以及四肢的解剖作為治療基礎,并通過進一步的系統(tǒng)、斷面、局部解剖,從而詳細了解其形態(tài)與結構,進而將此作為手術的依據(jù)。同時,微創(chuàng)骨科手術還將解剖與影像實時結合,促使醫(yī)生能對患者情況予以定位,從而得出針對性較強的定性診斷,并能夠制定對應的治療方案與相關措施。由此可得醫(yī)生需對骨科疾病中生理以及解剖形態(tài)詳細掌握,才能通過與影像學的結合,給予正確的診斷[1]。伴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完善,局部解剖學在微創(chuàng)骨科手術中逐漸占據(jù)主導地位,但此類手術方法仍與傳統(tǒng)手術方法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微創(chuàng)骨科手術的教學中,應重視加強學生對局部解剖學的認識,使其加深對手術通道的了解,及其對于實際操作具重要意義。
傳統(tǒng)骨科手術,其主要操作步驟是從皮膚至皮下以及肌肉,通過分層打開,再根據(jù)需手術的部位予以選擇主切口方位,有一定直觀性。然而微創(chuàng)骨科手術卻相反,其在入路時使用的是透視引導,即為通過屏幕觀察骨骼的基本結構。因此,在骨科微創(chuàng)中脊柱或關節(jié)鏡手術時,醫(yī)生主要考慮的是如何在避開神經(jīng)血管的前提下安全的達到手術規(guī)定區(qū)域。為優(yōu)化微創(chuàng)骨科手術的教學水平,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對手術通道中局部解剖的相關知識予以理解,教學人員應對每種微創(chuàng)技術進行模型制定,使用模型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加強教學真實性[2]。如早期曾使用的腰椎間盤突出手術方法,即可于骨骼模型中設計特殊神經(jīng)根以及黃韌帶,使學生能清楚了解手術中應注意部位,從而提高避開的可能性。此外,教學人員還可引導學生自行進行練習,可提高對經(jīng)皮下至黃韌帶的入路過程的有效性。
伴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新型技術不斷進入人們的視野中,常見的有椎間孔、側路鏡等,此類新型技術可提高MED治療的有效率,并能針對性的治愈不易治療的特殊類型椎間盤突出癥,但此類手術方法中所使用的局部解剖入路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為此教學人員基于椎間孔以及側路鏡的局部解剖學入路,設計了對應的模型,詳細的通過導針以指示骶棘肌至椎間孔的入路過程,以及需避開的神經(jīng)根與相關注意事項,使得學生得以清晰直視過程,加速理解的效率。同時,由于此類手術方法較開放手術而言,其中所含的局部解剖知識更易被記憶,比開放手術的局部解剖知識更容易記憶,因為它是一根導針路徑結構的記憶,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加深學生記憶,促使其能夠充分理解。
進行微創(chuàng)骨科手術前需先使用透視方法進行觀察,進而選出手術相關部位。但較多學生在經(jīng)過上述模型學習后,仍不能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操作良好結合,反而使影像與局部解剖學的關系混亂化。如椎間孔鏡操作時,導針在何部位才顯示為已行至椎間盤,而在此部位附近又包含怎樣的局部解剖結構,上述問題為學生學習中的主要障礙。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要求學生對微創(chuàng)骨科中所包含局部解剖特點予以掌握;還應通過持續(xù)的學習,加深了解透視影像及局部解剖學的特點。由于確定導針位置需使用脊柱正側位透視方法,并通過兩個位置才能對手術區(qū)域予以確定[3]。因此,學生應于導針進入時,對其進針深度及對脊柱的影響進行記錄,而后再對不同深度所形成的透視影像特點予以分析,并對此時的局部解剖結構進行觀察,從而有效加強判斷能力,以起到學會依據(jù)影像推斷局部解剖目的的作用。
相關研究表明[4-6],頸椎影像與局部解剖具有關系復雜特性,兩者在透視下所發(fā)生的解剖結構亦具關聯(lián)性。如靜脈、食道等,毗鄰較近,尤其是對于畸形患者,更易出現(xiàn)判斷出錯現(xiàn)象,從而導致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教學人員應在講解頸椎微創(chuàng)知識時,強調(diào)局部解剖學的重要性,并要求其能充分熟悉透視下影響的特點。同時,選擇保留的頸椎正側位相關透視影像,需具一定深度,并可通過圖畫與模型結合的方法給予分析,從而有效對深度部位中的局部解剖結構進行解釋;特別是椎動脈、食道等重要結構部位,需對學生積極講解相關注意事項及導管的距離等,達到微創(chuàng)的目的,又能有效保證手術的安全進行。
相比與其他學科,骨科與局部解剖學本身具有較強連接性及較復雜的層次性,且變異情況較多。因此,對學生閱片及實際操作的能力要求較高,還需學生具有一定想象力,才能通過模型練習以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從而達到優(yōu)化教學的目的,提高教學質(zhì)量。
[1]蔣建宏.探討微創(chuàng)骨科技術的臨床價值[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2015,2(5):856.
[2]吳仲敏,李伯友,梁勇,等.局部解剖學與外科手術學整合教學改革研究[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5,24(1):106-107.
[3]牛云飛,陳鵬,紀方,等.MIPPO技術在八年制微創(chuàng)骨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5,29(3):319-321.
[4]張中平.微創(chuàng)骨科手術與局部解剖學教學[J].解剖科學進展,2013,19(6):581-582.
[5]王振全,趙克芳,李文明.醫(yī)學高等??茖W?!?+2”臨床專業(yè)解剖學教學探討[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6(8):21-22.
[6]劉喜民,田志逢.三年制專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人體解剖學教學內(nèi)容取舍的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6(1):1-2.
Study the Minimally Invasive Orthopedic Surgery and Regional Anatomy Teaching Design
WAN Lei DAI Pengwei WANG Wei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Luohe 462300,China
Minimally invasive orthopedic surgery and closely related to regional anatomy for the two disciplines,and all have high conscientiousnes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such as fracture happened frequently,however the orthopaed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has developed rapidly,especially in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and arthroscopic surgery,these two departments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trauma,surgical incision can be up to 2 cm,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urgery,the effect is more optimized.But as a result of such close sexual knowledge and regional anatomy,bring a series of difficulties to the clinical teaching,brings certain difficulty for the practice teaching,the students often can not understand in the operation and key points of anatomical connections,for the relevant researchers for such problem for minimally invasive bone surgery should be effectively combined with regional anatomy teaching,optimize the curriculum design.
Minimally invasive,Orthopaedic surgery,Regional anatomy,Teaching design
R642
B
1674-9308(2015)29-002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29.015
462300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第二附屬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