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克闊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教學反思
曹克闊
教學反思是指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對教學工作進行回顧,認真分析成功與失敗之處,總結得與失從而認真評價教學效果,對下一步改進提出初步意見。教學反思既是對教學工作的總結回顧,也是對下一步進行調整的初步謀劃。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學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能夠幫助教師正確評估自身教學成效,有利于優(yōu)化和改進教學工作,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知不足然后能改,語文教學一定要明明白白搞清楚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狀況,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既要精心設計與準備各項活動,同時也要對開展的教學活動成效進行評估分析,從而尋找到其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拾遺補缺、統(tǒng)籌推進。教學反思在語文教學工作中具有四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一是養(yǎng)成回頭看看的習慣。有些高中語文教師教學工作一頭向前,只顧按照自己設計的方案方法不斷向前推進,而對教學過程中達成度如何、重難點完成情況如何卻沒有充分的認識,也沒有直觀的感知,有許多教學時間與精力花在了重復勞動上,往往事倍而功半,不利于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開展教學反思能夠讓教師及時養(yǎng)成回頭看看的習慣,既要埋頭向前,也要回頭望路尋找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這對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二是準確評估教學的成效。對高中語文教學成效進行評價,除了當堂作業(yè)、課后檢測等類型之外,非常重要的一個路徑就是進行自我反思。教師在一節(jié)課或是一篇課文結束之后,認真反思這一課的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教學方法效果如何等等,這些都是教學反思的方面。開展全面的教學反思能夠對教學的成效進行立體化的評估,無論是知識點達成效果、能力培養(yǎng)情況,還是情感教育程度,通過細致的反思能夠對教學工作的實際成效畫像評價。
三是有效找準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一節(jié)課教學下來,開展教學反思可以針對這節(jié)課的目標任務進行逐項對比回顧,通過反思對學生掌握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做到心中有數(shù)。只有牢牢把握好這些薄弱環(huán)節(jié),才能夠在下一步的教學工作中進行有效改進,因此教學反思是語文教學工作中回頭尋找薄弱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抓手。
四是探究改進教學的路徑。教學反思不僅是為了評價教學效果、尋找存在問題,更重要的探究下一步教學更加科學的路徑,反思這一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究新的教學思路、新的教學措施、新的教學路徑。只有達到這樣的效果,才能夠在教學中摸索改進的經驗,在做中總結與指導實踐,每一次的教學反思都應當成為教學方式方法改進的一個過程,能夠對推動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發(fā)揮明顯的促進作用。
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進行教學反思,既是教師提高崗位履職能力的需要,也是提升語文教學成效的必然需求。廣大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注重提高精準性,準確把握著力點,使教學反思更加有效地服務于語文教學。
1、反思教學設計是否科學精準。
教學設計是整個高中語文教學的脊梁和靈魂,有著什么樣的設計就會有著什么樣的教學過程。教學設計先進精確,則可以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方向引領,反之會讓教學陷入一團糟的境地。因此高中語文教學反思在完成教學過程之后,首先要對本節(jié)課的設計是否精準進行回顧,是否突出了目標任務的要點,是否適應了學生的思維特點,與以前的基礎知識聯(lián)系是否緊密,整個教學進度是否緊湊,時間安排環(huán)節(jié)連接之間有無改進之處等等。這樣的教學反思能夠將整個教學過程在腦海中重新梳理一遍,對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對照教學目標任務一一對比,從而為教學工作的改進提供了準確對照。
2、反思教學手段是否有效運用。
教學手段是高中語文教學非常得力的助手,特別是信息化成套設備的運用,讓語文教學既生動形象又豐富多彩。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要對本節(jié)課現(xiàn)代教學手段運用的科學性、有效性方面進行回顧,首先要回顧信息手段運用的頻率是否恰當,有沒有喧賓奪主,是否達到了活躍教學氛圍而不擾亂教學執(zhí)行。要認真思考一節(jié)課要控制多長時間,演示幾次合適。其次,教師要反思多媒體所演示的信息是否緊貼教材內容,是否生動形象,對增進學生理解有沒有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另外,教師還要反思教學手段的運用對營造濃厚氛圍、增強學生感悟效果方面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教師對信息化手段運用的狀況進行反思,可以提煉出多媒體手段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最佳時機、最佳頻率,以及所發(fā)揮的主要作用等等,有助于下一步教學中的更加精準運用。
3、反思教學過程是否高效互動。
高中生具備了較強的互動能力,在語文課堂上應當與教師之間形成良性互動,進行知識的交流與情感的溝通。教師在教學結束后要回過頭來反思整個師生互動的過程,首先要反思互動有沒有如期開展,是教師講解為主還是師生形成互動。如果還是抱著教師講解為主的模式,則要進行認真的思考如何改進。其次,對互動的有效性方面也要進行認真反思,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率、深廣度,以及當堂檢測所表現(xiàn)出來的掌握效果等反饋信息進行反思,以結果倒推過程,以學生實際掌握的學習狀況來反思自己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否行之有效,這樣從結果找問題,堅持問題導向能夠更加準確地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4、反思教學方法是否切實可行。
高中語文教學是一項開放性很強的教學活動,教學改革中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態(tài)勢,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教學經驗、教學方法讓人眼花繚亂。有些教師抱著自己的方法不肯改變,也有的教師不停地換著方式模式,對于教學方法這一方面進行也要進行反思,可以嘗試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每一次教學、每一種方法的運用之后,對其實際效果進行反思,通過課堂氛圍濃厚程度、師生互動熱烈程度、學生掌握深刻程度等幾個方面,對不同教學方法進行評估評價,從而有效增強對不同教學方法的比對效果,篩選確定出最佳最優(yōu)的教學方法。這也是教學反思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功能,通過教學反思確定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模式。
5、反思教學要求是否貼近實際。
教學要求并非簡單意義上的一刀切,而應當因人而異。教師在每節(jié)課的教學后,應當通過多方面搜集的學生掌握信息對教學要求進行反思,特別是對分層教學中確定的不同層級教學要求進行評估。優(yōu)秀生的語文學習要求是否偏高偏低,學困生的學習要求是否與他們的能力基礎、學習狀況相吻合。雖然有些教師在教學中開展了分層教學,也制定了不同要求,但是這樣的要求并非完全符合學生的實際狀況,也不一定恰到好處。教師進行反思,對不同層面學生的實際教學成效進行觀察分析,從而推斷出這一成績的語文教學目標是否恰當,是否存在著偏高偏低的狀況,只有通過認真的反思,才能夠對層級的目標進行進一步的完善提高,使之更加貼近符合學生語文學習實際狀態(tài),有利于教學的優(yōu)化調整。
6、反思教學氛圍是否濃厚熱烈。
對于高中生而言,濃厚的教學氛圍同樣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濃厚的氛圍既包括是否創(chuàng)造出與教材內容、主題思想相一致的情境,也包括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投入程度如何。教師在教學后要針對這兩方面進行回顧,一方面要對教材中的主題思想是否在濃厚的情境中深入學生的內心進行評估,另一方面對教師是否創(chuàng)造出對學生極具吸引力的教學氛圍進行反思。這樣的反思主要著眼于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通過反思尋找其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學中緊扣要點,讓學生學得更加充滿激情。只有進行認真的深刻的反思,才能夠準確尋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教學反思對高中語文教學成效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功能,語文教師要將教學反思作為整個教學的必要組成。首先,要在每節(jié)課教學之后開展反思,通過當堂反思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有利于盡快的解決問題,通過每一節(jié)課的反思構成每課、每單元乃至一冊教材的反思積累;其次,要在每一課結束之后開展反思,結合這一塊的教學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反思形成總結提煉經驗,點出不足;另外,要在每單元完成之后開展反思,結合單元教學目標逐一比對形成本單元的教學總結,既要總結教學中的得失,也要分析學生掌握的實際效果;最后,在重難點復習之后也應當進行教學反思,通過對這些重點難點教學方法的評估、成效的評價,來體現(xiàn)教學工作中方向的調整與方法的選擇。
綜上所述,教學反思作為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非常必要的環(huán)節(jié),應當引起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并將其充分融入到教學優(yōu)化與調整之中。
[1]李海林.評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非理性傾向[J].中學語文教學.2006(02)
[2]林剛.淺談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J].教育探索.2003(04)
[3]饒從滿,王春光.反思型教師與教師教育運動初探[J].東北師大學報. 2000(05)
曹克闊,教師,現(xiàn)居江蘇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