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燕 王國橋
摘 要:留守兒童是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一個必然現(xiàn)象,由于缺少親情呵護,他們往往容易產生一些問題。對此,教育者負有對他們進行教育管理的責任。
關鍵詞: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策略方法
作為一名農村老師,所任教的班級中有不少留守兒童。作為他們的班主任,我對他們進行了一定的關注,現(xiàn)就這方面提出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缺少呵護的“花兒”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工作,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
由于城鄉(xiāng)二元結構、戶籍制度和城市生活成本高等原因,外
出務工的父母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fā)“留守兒童”缺乏父母呵護、缺少家庭溫暖、缺乏有效管教等問題,這些祖國的花兒過早經(jīng)受了本不屬于他們的生活風雨。作為教育者,如何教育管理好這些留守的孩子,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目前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卻十分令人擔憂。
二、“花兒”的現(xiàn)實困境
從很多資料上來看,目前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學業(yè)狀況令人擔憂
留守兒童中,不完成家庭作業(yè)、逃學、厭學等現(xiàn)象較多,由于隔代管教,當他們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臨時監(jiān)護人往往不能進行有效引導,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
2.生活狀況令人擔憂
留守兒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務工的父母寄錢回家或者在家的臨時監(jiān)護人提供。由于小孩子對如何花零花錢缺乏有效約束,導致他們隨便吃零食、買無關玩具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一有空就想吃零食、玩玩具,從而無心學習。
3.心理狀況令人擔憂
留守兒童的父母(或一方)不在其身邊,缺少應有的關愛。父母在外務工,大部分身心疲憊,與家人聯(lián)系較少,與孩子也就缺乏交流和溝通。正由于留守兒童親情的缺陷,與外界不愿接觸或接觸太少,大部分孩子表現(xiàn)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對集體漠不關心。
4.監(jiān)護狀況令人擔憂
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都把孩子留給各自的父母來照顧。一方面,這些孩子無法享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幫助;另一方面,由于照顧他們的一般都是老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于這些孩子,老人們更是不會管,由著孩子自己的性子來。這樣,留守孩子就表現(xiàn)得比較自由散漫,沾上一些不良習慣。
此外,在安全方面也讓人擔憂,留守兒童面臨玩耍、勞動、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在他們的臨時監(jiān)護人不力或無力時常發(fā)生安全事故。
三、讓“花兒”在留守中綻放
有教育專家說:“一個母親,能勝過100個教師;一個父親,能勝過100個校長?!钡牵斵r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趨勢無法避免時,在這些孩子缺少親情呵護的現(xiàn)實面前,從事陽光下最受人尊敬的職業(yè)——教師,我們該做些什么呢?抱怨他們的父母、求助社會顯然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我們的真情彌補他們親情的不足,用我們的關心鼓勵他們學習進步的自信,
用我們的嚴格管教克服他們的各種不良習慣,讓這些留守的“花兒”綻放出美麗的光彩。
1.用真情補親情
當孩子在生活中受到傷害時,是多么想爸爸媽媽第一個在身邊義無反顧地幫助他們;在孩子還沒有學會基本的生存方法時,
是多么想爸爸媽媽能心對心地教他們;在孩子遇到挫折時,又是多么想爸爸媽媽細心地提醒他們和寬慰他們!但此時父母卻遠在天邊,爺爺奶奶耳聾口鈍,由于性格內向,他們也不敢找老師幫忙。沒有人幫助孩子解決,他們的苦悶會越積越多,“親情饑渴”也就越來越強烈。這時老師應該擔當起父母的角色,以無私的愛給予他們親情的關懷。
2.用關心樹信心
有人說:關心是對學生進行身心教育的一劑良方。那么,對于留守孩子來說,老師的關心使他們的心靈得到慰藉的同時,也會幫助他們培養(yǎng)信心,樹立起對學習生活的自信。正如海倫所說:
“教師的信任和關心是學生進步最大的動力?!?/p>
3.用嚴格養(yǎng)習慣
留守兒童身上表現(xiàn)的許多不足及壞習慣,都與他們缺乏有效的管教有密切聯(lián)系。父母對他們鞭長莫及,臨時監(jiān)護對他們力不從心,學校和老師就應該擔負起管教的責任。“家長把小孩送來,是家長的信任;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健康愉快地生活學習,是我們的神圣職責?!币晃簧酱褰處煹臉銓嵳Z言表達了所有教師的內心信念。
我認為應以嚴格的管教來約束留守孩子身上的壞習慣。一是在學習方面嚴格要求,二是在紀律方面嚴格要求。
4.用溝通提高技巧
加強與幫扶學生父母或監(jiān)護人的交流與溝通。通過電話家訪、實地家訪等方式充分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或臨時監(jiān)護人掌握與學校和孩子溝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師要及時與學生父母進行交流,達到真誠溝通、解決問題的目的。還要通過書信、電話、網(wǎng)絡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定期聯(lián)系,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質,轉變教育觀念和育人方式,共同關注學生生活、學習情況和心理、生理狀況,引導鼓勵學生努力學習、自愛自強,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弊詈螅柽@句對留守兒童滿含深情的寄語作為結束語,讓留守的“花兒”在教育者的呵護下,綻放出最美麗的光彩。
參考文獻:
[1]中共重慶江津市委關心下一代課題組.留守兒童關系整個農村教育和社會進步[J]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06(1).
[2]劉云勇.留守兒童管理之我見[J].人民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