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庾南
“教育就是引出”,教育是通過一定的手段,把本來潛在于學生身體和心靈內(nèi)部的智慧、力量引發(fā)出來。在我50余年的教育教學生涯中,我樂此不疲、做得最為成功并將矢志永遠為之的一件事正是,“引出”學生“天賦”的各種智慧與力量。
教育首先是教育者對自我潛在智慧與力量的“引出”。1956年,我由南通二中高中畢業(yè),同年走上教育工作崗位。我從未接受過一天正規(guī)的高等教育,到目前為止最高學歷就是高中??梢哉f,我是自學成才的,我自學了數(shù)學學科知識、數(shù)學教學論,自學了教育學、心理學,還有前輩或同事各種鮮活的教育經(jīng)驗與智慧。58年來,我一直在從事教育活動,也一直在學習中;我首先是一個學習者,其次才是一名教育者。我所擁有的教育教學智慧是通過不懈學習而從自我內(nèi)心世界源源不斷“引出”的,我立志終身學習,終身成長,也立志終身“引出”,以此成就各種美好的可能性。
教育主要是對受教育者潛在智慧與力量的“引出”。當然,這一點我并不是從走上講臺開始就認識到并加以踐行的。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期,也有過對學生的硬性灌輸,有過對學生有意無意、有形無形的“管控”,對他們潛在智慧與力量的壓抑。后來才慢慢地意識到,學生其實都有向?qū)W的天性,都有能學的秉賦,都有樂學的欲望,作為教師,我們最需要做的是,順其天性而育之,幫助他們把這些天性、秉賦和欲望淋漓盡致地釋放或解放出來。我之所以在“文革”結(jié)束兩年后,整個國家百廢待興之際,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聲,響亮地提出“要讓學生自學,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說到底是因為,我相信學生有著很好的潛在智慧與力量,教師最需要做的是一種類似于“助產(chǎn)婆”的工作——適時地、適度地給予學生一些點撥、一點助力而已。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我非常贊同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痹谖铱磥?,“自我教育”的實質(zhì)就是“自我引出”。
教育還可以是師生、生生以及生師之間的互相“引出”。相信只要有良好的環(huán)境,在每一個學生的身上,都能“引出”智慧與力量。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積極而巧妙地促成各個個體情感以及認知的碰撞與對話。所以,我主張的教學法中不僅有“自學”,還有“議論”“引導”?!白h論”就是把各自的智慧呈現(xiàn)出來,進而實現(xiàn)“整體涌現(xiàn)性”;“引導”則基于“引出”,又超越“引出”,它要確保所“引出”的是一股股智慧的甘泉,確保這一股股智慧的甘泉朝著正確、科學的方向流淌。毋庸諱言,在一段時間內(nèi),我把“引導”僅僅理解和踐行為教師對學生的單向活動,后來愈發(fā)覺得,學生也可以、也能夠“引導”同伴,“引導”教師。就學生對教師的引導而言,它不僅表現(xiàn)為在教育學、教學論方面的啟迪,就像著名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所說,“向兒童學習兒童教育學”;也表現(xiàn)在對學科知識等的學習、理解和運用上,譬如,學生的思維方式、解題思路就很有可能勝過教師,每一個教師都要以足夠的熱情、耐心和虛心歡迎和接受學生的“引出”,唯有如此,師生所共在的教育場才能成為知識的“策源地”,成為智慧的“發(fā)射場”,成為力量的“激活器”……
(作者系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首批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