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燕
摘要:多年來,英語教師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上,卻很少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英語教學既是語言教學過程又是情感教育過程。因此,教師要在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把情感教育與英語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用自己的“情”點燃學生的“火”,用情感去影響、感染學生,激活其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情促教,以情優(yōu)教。
關鍵詞:高職英語;情感教育;實施思考
多年來,英語教師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上,卻很少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新課程頒布以來,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關注教學三維目標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落實,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英語教學既是語言教學過程又是情感教育過程,積極的情感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激發(fā)、推動和調節(jié)的作用。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有效實施情感教育,是學生生理因素使然,也是英語教學本身的必然。
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一般比較薄弱,加上高職院校的辦學目標往往偏重于應用型人才,這就導致很多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專業(yè)學科,對英語的學習缺乏足夠的重視,存在一定的畏難心理。高職的英語教師認為英語學科對高職學生用處不大,教學的認可度不高,缺乏熱情,師生之間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這一切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利的影響。我們教學的對象是一個個具有情感的學生,除了對知識的渴求,他們還需要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體驗到信任、尊重、快樂,無疑將極大地增添學生學習的興趣、熱情,提高學習的質量。那么,如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本文結合筆者多年在英語教學中積極實施情感教育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思考。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情感教育的切入點
只有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才能促進教學,許多學生就是由于喜歡這個老師進而喜歡這門學科的,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情感教育的切入點。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為此,教師要拋棄傳統(tǒng)教育中過分強調“師道尊嚴”和“教師權威”的陳腐觀念,應當以尊重、熱愛、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使學生有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和睦的朋友關系,要盡可能走進學生心里,進入學生的情感世界。第一,教師應以愛為先,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信任學生,消除學生的憂慮心理和師生間的緊張,讓學生具有安全感,在“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狀態(tài)下,學生才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教師交流。第二,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對于學生的問題教師要設身處地地思考,以同情的態(tài)度理解之。這樣,就容易走進學生心里,教師的諄諄教誨才能引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才能轉化為學生積極的行動,成為學生自我實現的驅動力。第三,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目標,樹立自信。有些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對英語學習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有些學生心理素質差,承受挫折能力差,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既教書又育人,讓學生懂得成長比成績更重要,因為教育是讓一個人獲得知識進而得到智慧并快樂成長的過程。成績差一點不要緊,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才是學生的立身之本。
二、提升教師的自身素質是實施情感教育的關鍵點
高素質的英語教師是實施情感教育、培養(yǎng)高素質學生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要重視提升自身素質,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yè)功底,而且還要有高尚的情感品質。
第一,要深入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把自己的學識與所教的內容融會貫通,根據教材的特點把自己的情感注入課堂教學,課堂就會變得生動而有趣,充滿生機,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提高對英語課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第二,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情感修養(yǎng),用自己的“情”點燃學生的“火”,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教師用積極和愉快的情緒教學,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好;相反,教師以消極、低沉的情緒教學,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差。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狀態(tài)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緒,也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力求發(fā)揮積極情感的促進作用,要有意識地調控自己在教學中的情緒狀態(tài),用飽滿的熱情來感染學生,引發(fā)學生感情上的認同和共鳴,對教師的工作產生親切感和認同感,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效果。
第三,要注意言傳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文明、端莊的言行舉止能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進而遷移到對教師教學的認同,提高教學的效益。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在學生面前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三、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是實施情感教育的著力點
心理學的研究證明,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情感,增強記憶的效果,提高掌握運用英語的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活動和個性的發(fā)展,因此,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抓手。民主、平等、寬容、合作、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減少學生的緊張和焦慮的程度,有助于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達到學生身心合一的最佳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效率;相反,呆板、乏味、嚴肅、緊張的氛圍會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引發(fā)學生消極的、抵制的心理,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死氣沉沉,成為教、學雙方均不情愿的應付式教學,造成雙方心理上的負擔。
教師在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時要注意:第一,避免學生出現高度的緊張和焦慮。因為高度焦慮的學生難以發(fā)揮自己的認知水平,會因此降低學習動機和熱情。第二,多采用合作化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為共同目標而努力的合作化教學方式,能幫助學生完成較為復雜的智力任務,增強學習的成就感,增加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熱情和動機,還可以促進同伴之間積極的知識、技能、情感交流。第三,善于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學生的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是一個有機整體。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飽滿的熱情,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積極的情感對認知活動起著啟動和積極的作用,提高智力活動的效果。第四,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教師要有目的、有意識地給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教師的“點擊”,要根據每一環(huán)節(jié)不同的難易程度,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表現自己,體驗成功。
四、給予積極的分析評價是實施情感教育的增長點
課堂上教師給學生適時適當的定性評價是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最好激勵,是實施情感交流的增長點。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每個學生在學校里都能抬起頭來走路??梢?,適時的給予學生積極、肯定的評價是聯(lián)系和溝通師生感情的重要紐帶,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知識、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對學生的評價應以肯定和表揚為主,多用鼓勵性的話語,充分表達教師對學生發(fā)展的期許,使學生受到鼓舞,從而激發(fā)其探索求知的熱情。教師要善用各種表達方式,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句言語,都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鼓舞。當學生有進步時,要給予認可;當學生獲得成功時,要給予贊賞;當學生受到委屈時,要給予安慰;當學生犯錯誤時,要給予寬容;當學生遇到挫折時,要給予鼓勵。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充分發(fā)掘每個學生的個性長處,并做出積極的分析評價,讓學生能感受到自己的獨特性,這種積極的、正面的評價對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五、結語
英語教學既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又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過程,教師要把情感教育與英語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用情感去影響、感染學生,通過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激活其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情促教,以情優(yōu)教,把情感教育落到實處,真正搞好高職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