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娟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音樂教學在各個初中學校已經(jīng)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如何提高音樂課程教學質量,首先就需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因此,本文就師生互動的特征、原則以及影響因素等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策略,以期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互動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2-0051-01
雖然我國教育制度不斷的改革和推進,但是我國音樂課堂教學依然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采用填鴨式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使得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偏低,無法使學生進行主動積極的學習,更不用說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由此可見,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問題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特征和原則
1.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特征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特征歸納起來主要有兩點,首先是質量要求高,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互動。由于音樂教學著重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感知能力,這是學生無法用眼睛看到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質量比較高的互動才能將師生之間的感受和體驗進行相互的傳達;其次是關系密切,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可以加深彼此的聯(lián)系和了解,從而使師生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厚,同時由于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入不同的感情因素,會讓師生之間產(chǎn)生強烈的感情共鳴,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了加深了師生之間關系的密切性。
2.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原則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原則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多情景原則,由于音樂教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不同的情景,從而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第二是雙向構建原則,這主要是以音樂互動的運用為主基礎的,即沒有音樂互動建立便沒有音樂互動的使用;第三,整合性原則,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注重對作品背景、思想等內容的介紹,而且還需要在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中構建一個整合性的機制,從而使學生對作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第四,主導性原則,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第五,統(tǒng)一性原則,將音樂的科學性與音樂的思想性進行統(tǒng)一協(xié)調。
二、初中音樂教學的師生互動影響因素
1.音樂特點
音樂特點主要具有抽象性、主觀的差異性以及語言表達的模糊性特點。其中抽象性特點主要是由于教師在唱歌的時候,無法讓學生用眼睛看,只能憑著感覺和教師的引導去學習,因此具有抽象性;主觀的差異性特點主要是由于音樂學科沒有固定的對錯標準,只有發(fā)音是否到位,旋律是否優(yōu)美的判別。但是由于每個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對音樂作品的主觀感受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而語言表達的模糊性特點是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將音樂信息進行量化,從而造成師生之間理解上的困難。
2.教師方面的影響
對于初中音樂教學的師生互動影響因素還包括有教師方面的影響。由于教師在音樂課堂中具有主導作用,因此需要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新學的知識和舊知識有效的聯(lián)系起來,通過教師的引導,形成新的知識系統(tǒng)。但是在這過程中,首先需要教師向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傳輸,才能使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的引導方法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從目前來看,教師方面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有,思維定式因素、教學手段因素、語言表達能力因素、人格魅力因素、角色意識因素以及教學水平因素。
3.學生方面的影響
在音樂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將音樂知識傳輸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大腦,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形成一個新的知識系統(tǒng),從構建學習理論上來說,學習質量好壞的決定因素是學生,這主要是因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學習也是影響音樂教學的重要因素,同時學生的影響因素又可以分為理解因素、觀念因素這兩種。
三、開展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策略
1.構建和諧氣氛
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表達自我的意向,但是由于青少年的認知不高,心理不成熟,一旦教師無法正確理解其意思,便會出現(xiàn)焦慮的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從環(huán)境上消除學生的焦慮情緒。當學生表達出的內容或意思與答案不相符合的時候,教師不要急著否定,而是用寬容的態(tài)度對學生,通過合理的引導,讓學生逐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處,并進行改正。這樣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充分調動其他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2.改進教學方法
從目前來看,還有不少的初中音樂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手段,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沒有意識到將相同的音樂概念進行比較。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利用類比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每個音樂知識的概念,并將新的音樂知識與舊知識有效的聯(lián)系起來,從而形成一個新的知識系統(tǒng),從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3.增強情感體驗
由于每個學生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彼此之間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對同一個音樂作品有著不同的情感體驗。這種不同的情感體驗不僅能夠影響學生大腦中的知識形象,而且還能影響音樂互動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此,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觀察學生對于音樂的情感體驗,并及時作出調整,從而保證學生對音樂有著良好的感性體驗。
4.提升互動技巧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實質上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因此交流技巧在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教師應該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斷積累和學習科學合理的交流技巧,并將這些技巧傳送給學生,共同提高互動技巧,從而提高互動質量。
結語
提高師生之間互動的有效性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積累教學經(jīng)驗,利用各種手段形成科學合理的互動模式,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
(作者單位:貴州省錦屏縣民族中學)
參考文獻:
[1]陳靜.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淺談[J].教育教學論壇,2010,(10):8.
[2]金慧萍.淺談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8):153-153.
[3]徐曉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合作藝術初探[J].大觀周刊,2011,(28):142-142.
[4]芮永紅.淺析如何實現(xiàn)初中音樂課堂師生的有效互動[J].文理導航(中旬),2014,(6):84-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