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金芳
摘 要:文章針對小學生愛音樂卻不愛音樂課現(xiàn)狀,提出在音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主張,并結(jié)合教學實際進行實踐探索,以提高音樂教學陶冶情操、情感育人的功能,提升音樂素養(yǎng)的實效性。
關(guān)鍵詞:音樂;教學;情感教育;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3-00013-01
一、緣起
過年的時候和女兒一起看2014年《星光大道》總決賽,我們被總冠軍獲得者楊帆的歌聲深深吸引。他壓軸演唱的一曲《燭光里的媽媽》感動了全場所有人,女兒甚至激動地流下了熱淚。我問女兒:“為什么這么喜歡楊帆大哥哥唱歌呀?主持人說他從來沒有進過專業(yè)音樂院校學習,唱歌完全是靠自學。”女兒說:“因為楊帆唱歌時特別投入,還有楊帆哥哥在生活中吃了那么多苦,努力拼搏,要讓母親生活得更好,他的《燭光里的媽媽》是用心在唱的?!迸畠旱囊幌捵屛也挥上肫鹞覀兊男W音樂教學,大多數(shù)教師反映現(xiàn)在的孩子喜歡音樂(這從電視上音樂真人秀節(jié)目火爆程度可窺見一斑),但是不喜歡音樂課。我曾經(jīng)對全校學生進行過一次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喜歡音樂課的學生占87%,其中喜歡的原因大多居然回答是“音樂課沒有作業(yè)”,而認為音樂課讓自己學到不少知識、技能、提高音樂欣賞水平的學生只占21%,顯然,我們的小學音樂教學離我們的預期還有很大的差距。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這應該是一個分內(nèi)之事,因為音樂是情感的藝術(shù),音樂的本質(zhì)就是人的情感與音樂在美的形象中的交融與互動。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一個現(xiàn)實而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我的研究便從這里切入。
二、行動
《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在音樂教學中要把情感體驗、態(tài)度和價值觀放在首位,突出情感體驗,強調(diào)對音樂興趣、審美能力、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的培養(yǎng)?!睋?jù)此,我以“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實踐研究”為小課題,嘗試通過多種方法途徑,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受到美的啟迪,得到情感的熏陶。
1. 營造意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多媒體等直觀媒介營造意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觸景生情,激發(fā)情感。如唱《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曲時,可以將母親含辛茹苦勞作的畫面出示在多媒體上,讓學生對母親的辛勞有直觀的感受,就容易帶著感激之情學唱。在小學階段,有不少季節(jié)美景、小動物的歌曲,教師可以先通過圖片、Flash動畫讓學生入境并借此展開教學,容易讓學生引發(fā)情感共鳴。
2. 唱游體驗
唱游是一種滲透情感教育的很好的學習形式,學生在唱歌、游戲時能發(fā)揮主體作用,改變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被動接受多、主動參與機會少的格局。學生在主觀能動性得到發(fā)揮的前提下,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容易激發(fā)學習音樂的興趣,抒發(fā)情感,對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感受和表現(xiàn)音樂美的能力有重要的價值。同時,唱游作為一項集體活動,還能增強學生之間的友誼,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陶冶美好的性情。
3. 角色扮演
每一個學生都是天生的演員,在音樂課堂上,讓學生選擇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可以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例如,在教學欣賞課《鴨子拌嘴》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扮演拌嘴的鴨子和鴨媽媽,在角色體驗中對音樂形象“鴨子”有進一步的理解,使他們在動中學、趣中學、樂中學。
4. 綜合運用
“立德樹人”是我們教育的核心,小學音樂教學也承擔著立德樹人的任務。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有大量的表達愛國主義情感的作品,以五年級教材為例,我統(tǒng)計了五年級一學年教材,發(fā)現(xiàn)教材中要求演唱的歌曲數(shù)目是38首,其中直接性愛國主義歌曲12首,間接性愛國歌曲(愛家庭、愛社會、愛生活)16首;欣賞歌曲56首,其中直接性愛國歌曲14首,間接性愛國歌曲26首。毋庸置疑,這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如何通過這些愛國主義歌曲的教學和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呢?教師可以對以上方法綜合運用,通過觀看愛國主義影片(這個過程很多時候是教師布置的預習作業(yè))和結(jié)合時事(如2015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在討論交流、角色扮演的基礎上充分體味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讓學生成為音樂的表現(xiàn)者、欣賞者、創(chuàng)造者。
三、反思
《全日制義務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聆聽音樂,表現(xiàn)音樂和創(chuàng)造音樂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含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的豐富的感受?!苯處熞谝魳方虒W中通過引導學生領(lǐng)略音樂作品的豐富情感,在交流體驗中獲得情感共鳴,培養(yǎng)他們對于音樂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能力,豐富自身的情感世界,獲得精神世界的成長。針對學生年齡小、社會閱歷少、生活經(jīng)驗不足、情感內(nèi)涵單薄等特征,在教學中,我嘗試通過營造意境、唱游體驗、角色扮演等方法讓他們從多維度體驗情感,抒發(fā)情感,實現(xiàn)情感共鳴。必須正視的是,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能力有高低,每個人所處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有差異,必然導致他們的認知有差異,情感體驗有不同,教師要認識到這種差異,求同存異。
四、結(jié)束語
總之,在音樂課堂滲透情感教育時我們必須清楚音樂學科有人文性特點,不能把音樂課上成思想品德課。我們要通過音樂課堂教學提升學生音樂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興趣,讓他們感受音樂美,感受生活美,努力創(chuàng)造美。
參考文獻:
[1]劉沛.音樂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2]崔美玉.論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