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文明素養(yǎng)的提升來推動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是許多高職院校的做法。高職院??梢园褜W生文明素養(yǎng)的提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互滲透和結合,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過程中實現(xiàn)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高職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明素養(yǎng) 提升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3C-0032-02
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有一個能夠引領全社會思想行為進步和有廣泛民眾基礎的價值體系。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辦公廳2013年12月印發(fā)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強調,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在高職院校中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涵養(yǎng)、不斷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水平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同時,通過提高高職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使他們具有良好的遵紀意識和道德修養(yǎng),又會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職院校的踐行,并推廣到全社會中。
一、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的現(xiàn)狀
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任務。文明素養(yǎng)是高職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包含了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精神境界等方面內容,并通過良好的行為習慣體現(xiàn)出來。從主流上看,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總體上是積極向上的,但個別學生在人格、精神、道德等素質方面或多或少或強或弱地存在一些缺陷,部分學生社會公德水平低下,文明意識薄弱,沒有理想信念,校園存在著種種與大學生形象極不相稱的不文明行為。誠然,高職學生底子薄,生源素質偏差,一些人入學前接受的文明教育偏少,在文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上“先天不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高職學生價值觀的缺失。在當前社會改革加快推進的背景下,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多元價值觀交織沖突,這給處于價值觀形成重要時期的高職學生帶來許多困惑,社會道德領域中出現(xiàn)的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的突出問題又給高職學生帶來不少的負面影響,造成部分學生理想信念淡薄,是非善惡混淆,價值目標短期化、物質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激勵高職學生文明向上的正氣、醫(yī)治文明素養(yǎng)疾病的一劑良藥。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的聯(lián)系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提升的指導思想。“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皭蹏?、敬業(yè)、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這幾個關鍵詞,體現(xiàn)了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要求。高職院校在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中,必須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以“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四個方面作為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
(二)提升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是高職院校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之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了社會主義國家公民人格塑造和精神風貌提升的要求。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和接班人,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文明素養(yǎng)培育是高職院校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通過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推動學生的自我塑造,加快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可以使學生的思想質量、政治素質與專業(yè)技能全面發(fā)展,從而輻射、影響和推動整個社會的公民道德建設。
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文明素養(yǎng)的提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筆者和同行在課題研究和實踐中提出了“知恥教育、感恩教育、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等文明素養(yǎng)提升的基本內容。在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提升的過程中始終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兩者相互滲透、相互結合: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明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善惡美丑的界限,為人們判斷行為得失、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準則。在高職學生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羞恥感,激發(fā)知榮求善之心,從而自覺地接受道德教育,自我反省,及時糾正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行為,逐步提升道德修養(yǎng)的層次。
2.感恩是一個人最基礎的良好品格。在高職學生中進行感恩教育,使學生學會用感恩的心對待所有的人和事,推動友好相處、團結互助的人際關系的形成;學生因感恩而學會用責任回報父母之恩、師恩、國恩等各種恩情,社會責任感得以樹立,愛國之情得到激發(fā),從而由小到大、循序漸進最終升華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蘊涵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升華。在高職學生中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引導他們自覺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與時俱進中更好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促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同時中華美德的營養(yǎng)成分,也可以彌補高職學生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不足,幫助他們更好地提高文明素養(yǎng)水平。
(二)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過程中實現(xiàn)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的提升。廣西印發(fā)的《關于全區(qū)各級各類學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幾項主要任務基本涵蓋了各級各類學校師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這與高職院校提升學生文明素養(yǎng)的途徑是一致的。
1.思想觀念是決定行動的先導。宋代理學家朱熹說:“論先后,知為先?!苯鉀Q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的缺失,首先要從“知”、從思想教育開始,從幫助學生確立正確價值觀和道德觀開始。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要首先把一系列的理論問題說清講透: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什么重大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我”有什么關系……只有解決學生思想觀念上的疑惑,才能深化高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悟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而高職學生由于理論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相對薄弱,這無疑給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增加了難度,因此,必須注意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說服力,使社會主義價值觀入眼、入腦、入心;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紀念活動、報告會、文藝表演、競賽活動等,利用網(wǎng)絡QQ群、手機微博、微信等新載體,進課堂、進宿舍、進班級,通過思政課教師、專業(yè)課教師、輔導員和各職能部門共同組織策劃,齊抓共管,合力育人,弘揚主旋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各方面,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為文明文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思想基礎。
2.實踐是知行相融的載體。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是形成行為習慣的認知性前提,只有知行統(tǒng)一,才是文明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而重視實踐、強調身體力行是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高職院校通過精心設計載體,拓展各類實踐活動,使“三個倡導”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互融合,通過每個人的參與和行動增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如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等,引導學生從具體事情做起,從基本規(guī)范做起。學生在這些實踐中也體會到什么是符合公德規(guī)范的文明言行,什么是不符合公德規(guī)范的粗俗言行,學會從小事做起,從小節(jié)改起,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文明素養(yǎng)。
3.典型示范是催人奮進的正能量。當代高職學生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個性,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他們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必須在他們內心引起共鳴?!抖Y記》中說“善教者使人繼其志”。高職院校的教職員工應自覺樹立育人的觀念,注重以身作則,在點滴生活中通過言傳身教,以正確的價值追求引導學生,以文明的言談舉止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同時,注意挖掘學生中的先進典型,以鮮活的實例觸動學生心靈,以情催化,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激勵他們以先進人物為榜樣,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校園中形成見榮知榮的濃厚氛圍,從而使學生趨榮拒恥,促進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提升道德境界。
【參考文獻】
[1]曾紅萍.知恥道德: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提升的新視角[J].廣西教育,2013(7C)
[2]曾紅萍.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與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的構建[J].學園,2013(22)
[3]曾紅萍.感恩教育: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提升的正能量[J].科教文匯,2014(3)
[4]曾紅萍.高職學生文明素養(yǎng)的缺失及對策研究[J].科技視界,2012(9)
[5]范廣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高職學生公民意識的培育[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5)
【基金項目】北海職業(yè)學院“十二五”規(guī)劃第一批科研重點課題(2012YZ02)
【作者簡介】曾紅萍(1967- ),女,北海職業(yè)學院社科部教師。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