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紅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彪S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學越來越注重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采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方式去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英語,并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也就是說在培養(yǎng)語言技能,傳授語言知識的過程中應當涵蓋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而在現(xiàn)實的英語教學中,往往是老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根本難以較理想地達到上述的教學目的。學生總是處在被動的地位,學習是以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為主的,毫無主動性、趣味性可言。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更談不上服務于學生的長遠的、全方位的發(fā)展了。下面,本文就此與同仁探討一下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愉快。
【關鍵詞】快樂 學習興趣 英語課堂活動教學
一、教師改變觀念
首先,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當前社會片面追求升學率,人們把考試升學幾乎變成了衡量、評價教育的唯一手段,因此變片面追求升學率為素質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英語教育教學也不例外。英語教師應明白基礎教育以全體國民素質為目標,以面向全體學生、淡化選拔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宗旨,以育人為根本,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健體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統(tǒng)一的發(fā)展。我們應真正從應試教學轉向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交際能力的形成和對知識的運用。使新課程、新理念真正走進中學課堂,讓學生能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在獲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并具有健康的人生觀。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轉變:
1、從重視給學生傳授知識轉變?yōu)橐龑W生體驗知識的產(chǎn)生過程。給學生創(chuàng)設條件,使他們經(jīng)歷困難和障礙,并在此過程中探索和獲得新知識,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從重點給學生灌輸知識轉變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上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課堂已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我們應在教學工作中重視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輔導、促進學生各種學習能力的形成;
3、從重視課程轉變?yōu)橹匾晫W生。新課標要求教師要用“心”施教,在教學過程中傾注自己熱切的情感,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他們的心理體驗和成長過程。尤其對差生的引導和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效率很關鍵的因素,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感化他們,使他們逐步地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體驗英語學習帶給他們的快樂;
4、從單一評價學生的方法轉變到靈活多樣的評價體系。新課標強調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要從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各個方面來評價學生,其中包括學生學習過程的努力程度,創(chuàng)新精神,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的發(fā)展趨勢等。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要想學好英語,必須做到“聽,說,讀,寫,譯”全面發(fā)展,但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缺乏英語語言環(huán)境,在班級中,總能找到這樣的學生,筆頭功夫頂呱呱,筆試成績遙遙領先,但一落實到張嘴講,上臺馬上臉紅,結結巴巴講不出幾句英語來,既膽怯,又有自卑感。還有些同學上課回答問題時,其他同學常常要笑他們。究其緣由,主要是學生始終接受的是被動型英語教育,學的是“啞巴英語”。針對這種現(xiàn)狀,我采取了幾項相應可行的解決此問題的措施,來激發(fā)同學們學英語,講英語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并令學生們由衷地感到學英語是快樂的。
三、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斯賓塞曾說過:“在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fā)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fā)現(xiàn)的盡量多些。”要把教學過程從“教師一人言”變?yōu)椤氨娙搜浴?。只有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學生的參與,教師可及時掌握學生的實情,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更好地做因材施教。究竟怎樣建構“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教學方式呢?
1、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氛圍
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傳遞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融、人際交往、思想共鳴的過程。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的、民主的、愉悅的課堂教學氣氛,是促進學生愉快學習英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
以往學生的學習都是由教師“包辦”的,所以首先教師要放下“權利”,充分相信學生,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課堂上,可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討論教學內容,并找出疑難點,通過互相幫助、借用詞典等學習工具或求助老師得以解決,不必要重復贅述、面面俱到,既浪費時間又使學生感到枯燥,效果往往也不好。當然,分組和教學內容都要精心考慮,要使每個組都有A、B、C三個層次的學生,教學內容也要有梯度,適合各個層次學生的需要,這樣才能使他們的自主學習有效。
2、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課堂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就要盡可能地給學生多一些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余地,多一些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多一份嘗試成功的愉悅,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中。要努力將“一言堂”變成“群言堂”,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討論、合作,自己去領受,理解知識,將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教學全過程中。整堂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嘗試、討論中發(fā)現(xiàn)、領悟知識、運用知識。因此,提倡“以學生為主”的英語課堂教學結構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力量源泉。
3、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高效率的英語教學應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fā),給學生創(chuàng)設充分進行英語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掌握和運用英語。以往教師在過去“應試教育”傳統(tǒng)觀念的支配和影響下,總以為自己比學生高明,喜歡把學生框在自己的主張、見解和意識之內。這樣教學的結果是:學生沒了個性,沒了主見,沒了興趣,沒了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沒了創(chuàng)新意識,他們只是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知識。如果我們經(jīng)常注意學生的英語實踐活動能力,充分體現(xiàn)英語的交際能力,不僅學生的思維能活躍起來,而且也能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意識。
4.應用情感英語教學策略
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現(xiàn)代師生之間具備的不應僅僅只是師生關系,同時應具有朋友的雙重關系,教師通過言傳身教,給學生樹立人格榜樣,學生就會崇拜他,會樂于與之交往。
【參考文獻】
《英語課程標準 解讀》.第十一章關于“教學原則”,江蘇教育出版社
丁麗云.《關于課改若干問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