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凌
【摘 要】每年都會有一大群的師范院校畢業(yè)的大學生走出校園登上講臺,成為人民教師。從一名學生到教師,面對角色轉換,這些新教師會有很多困惑,如何盡快適應新角色至關重要。
【關鍵詞】新教師 身份轉變 課堂教學 學校管理
本人從2004年參加工作,駐過村,支過教?;叵肫鹞覄倧膸煼对盒.厴I(yè)還沒來得及做好心理準備,就被分到一個學校當教師,這一干就是好幾年,在這關鍵的幾年時間里,我實現(xiàn)了由學生向教師角色的大轉變,真正適應了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生活,也已融入到了學校教師集體的大家庭當中。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我的教學工作已逐漸步入了正軌,并且在教學成長之路上收獲一個又一個可喜的進步,教學能力、學習能力和專業(yè)水平都得到了明顯地提升。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就新教師的成長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身份的轉變
所謂的身份的轉變,就是將以前求知的學生身份轉變成一名專業(yè)的合格的教師身份,這個轉變并不只是有了教師資格證或站上了講臺就能夠轉變的,它必須先是從自己的內心深處將這個已經(jīng)根深蒂固很久的學生身份,在一年或者幾個月之間轉變成為一個專業(yè)的合格的教師身份,因為之前學生是分階段完成特定的學習任務,而教師則需要放眼全局,提綱挈領。古希臘人曾把“能認識自己”看成是人的最高智慧。?作為一名新教師,應懂得“人貴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到既不目空一切、也不自慚形穢,理智的給自己一個客觀評價,以增強自己的上崗自信心。要做到這種程度著實不易,需要教師不間斷地去讀書、去學習。其次是“身正”。有些新教師往往對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有著很高的期望值,有著很美好的職業(yè)向往。但由于教師角色行為的復雜性,新教師在角色適應中總免不了受到角色沖突的心理考驗。所以,我們要降低期望值,同時,也要我們找一下自身的原因,盡快調整心態(tài)。如果這些轉換我們都做好了,我們就在學生面前亮好了第一次相,也樹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這就為我們下一步的教學工作作了一個小小的鋪墊。
二、教學前的課前準備
一堂課上的成功與否,除了教師對教材內容是否嫻熟及是否適當?shù)剡\用教學手段之外,還與教師是否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密切相關。所以有些老教師就說教學要有苦的準備,要有辣的精神,要有甜的回味,還要防止酸的結局。從廣義上講,是上課之前,教師為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而做的所有工作,如分析教材、分析學情、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撰寫教案、制作課件等。從狹義上說,課前準備專指上課前,教師為提高課堂效率,保證課堂教學順利實施,根據(jù)教案為上課進行的有關準備工作。課前準備主要包括:1、物質準備,如電教設施(硬件、軟件)的調試待機、準備教具等。2、學生要做的準備,如預習、教材、作業(yè)本的待用、準備學具等。3、教師要做的準備,如溫習教案、教學的主要教學流程、調整自己的心緒等。上課之前先總體瀏覽一下教案和課本,以便控制講課的深度、廣度,看哪些知識比較生疏,針對較生疏的知識,我們就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在弄清楚的前提下,再來寫教案,寫教案的過程中,不要照著別人的抄,一定要寫出真正屬于自己的教案來,教案出來后,一定要反復看,反復記,琢磨這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同時做一些題目,如果講一節(jié)課,重點、難點不突出,給學生的感覺就是“東打一錘,西打一棒”,最終會影響你的教學效果。充分的課前準備是上好課的前提。因此,做好課前準備在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課后的教學分析
課后反思能夠把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變成信息,暫時貯存、不斷積累,極大地提高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曾經(jīng)法國的著名牧師納德藍塞姆聆聽過一萬多人的臨終懺悔,他說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會成為偉人。雖然時光不能倒流,我們也不確定世界上會不會多出那一半的偉人,但是我們可以把反思提前到幾年甚至幾十年,作為新老師我們應該在我們的教學中多一份反思,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首先要回顧反思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景設問,再就是要繼續(xù)研讀所教授的教參教輔,接著是回顧自己在課堂上所進行的講析研討,然后就是回顧課堂上的訓練,自己在課堂上對于分層訓練是否落到實處,對于不同層次的訓練也是否落到了實處,最后對于學生也要進行分析,其中包括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聽課的情緒、學習的效果、學習的困惑、需要教師怎樣教學的愿望等。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提高,只有反思,教師才會不斷地剖析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細致地、冷靜地加以推敲,具體地對于某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學生的質疑展開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經(jīng)驗得以積累,成為下一步教學的能力?!安环e蛙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痹诮虒W中只有不斷的日積月累,這種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才能日益豐厚。
四、聽課
聽課往往是年輕教師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第一步。但是作為一名新教師,聽什么怎樣聽呢?新教師不同于學生,聽課的目的是回去教學生,所以,首要目的是要看指導教師怎樣教;再就是堅持經(jīng)常去品悟不同類型、不同科目、不同階段和不同教師的課,及時向授課教師討取授課感悟,聆聽評課教師的意見,并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讓其他教師評議,就必然使自己的授課水平產(chǎn)生大的飛躍。新教師在聽課時的最佳角色應該是審美者而不是批評家,要多學習老教師的長處與閃光點,為我所用。從這個角度講,新教師不僅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老教師的儀態(tài)美、語言美、板書美、直觀教具美等外在的美,還要去領略老教師如何通過精巧的構思、嚴密的推理、嚴肅的實證來充分展示科學的理性美,更要用心去體會教學過程中的尊重、發(fā)現(xiàn)、合作與共享,這是更高境界的美,值得我們去永遠追求。
【參考文獻】
[1]徐光興:學校心理管理[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
[3]趙凱:班主任必讀[M],河海大學出版社,2007年。
[4]王枬:王彥教育敘事:在實踐中體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