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
摘 要:本文提出,從學生狀況、新德育教材特點及德育課程教學現(xiàn)狀來看,中職學校德育課可以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以提高中職學校的德育教學水平、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職業(yè)能力。
關鍵詞:中職德育 行為導向 教學
目前,許多中職學校都在進行教學改革。行為導向教學法以其獨特的教學形式走進了眾多職業(yè)學校的視野,并被應用于多門公共課、基礎課、專業(yè)課的實際教學中,受到了師生的好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將行為導向教學法引入德育課程教學中,通過多種教育形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可提高中職德育教育水平,并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
一、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內涵及特征
行為導向教學法是以職業(yè)活動為導向,以提高人的職業(yè)能力為核心,注重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突出職業(yè)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現(xiàn)代教學模式。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主要形式有下列幾種:項目教學法、模擬教學、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法等,其教學組織形式可根據(jù)學習任務的性質靈活變化。行為導向教學主要有獲取信息、計劃、決策、執(zhí)行、檢查、評估六個環(huán)節(jié),也可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減少教學環(huán)節(jié)。
二、行為導向教學法在德育教學中的應用
1.以項目教學法為主的行為導向教學
將學生能夠自主完成的德育課程內容設計成各自獨立的項目,圍繞項目按照獲取信息、計劃、決策、執(zhí)行、檢查、評估六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師生直接參與項目提出和解決的全過程。整個過程要求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活動,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社交能力。例如,德育教學中的中職學生上網的問題就可以作為一個課題分給班級各學習小組,讓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包括上網搜索、社會調查、學生調查、資料收集、案例分析等)學習正確使用網絡、安全上網、文明上網、節(jié)制上網等。即先讓學生收集各種信息,然后制訂行動計劃,有目的地實施計劃,最后得出結論,并向班級全體成員展示成果,各學習小組之間進行評價,教師進行總體評價。學生通過實際教學活動教育了自己,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以案例教學法為主的行為導向教學
將德育課程中涉及的經濟知識、法律知識及道德方面的內容的諸多案例提取出來,讓學生根據(jù)事實分析問題,收集信息,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通過案例分析和研究,一方面深刻認識與理解學習內容;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學生的自身素質,為今后就業(yè)做準備。選擇的案例要具有現(xiàn)實性、綜合性、直觀性和可判定性。在應用案例教學時,教師需要事先將案例的內容通過文本、影片、文章等方式介紹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小組分工協(xié)作,通過各種途徑課外查閱與此案例相關的信息資料并進行小組討論,最后在課上展示小組的分析過程及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并進行討論。學生不但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到了知識,而且還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以角色扮演法為主的行為導向教學
在特定的情境中,通過師生共同或學生自己扮演教學內容角色,體驗角色行為、語言和情感,達到教育學生和掌握知識的目的。德育課程中許多涉及人際關系和法律方面的案例都可以應用這種教學法,使學生體會人的心理,受到教育。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具體情況安排角色,為加強教學效果,使學生體會不同角色的行為及心理活動,可讓學生換位多次表演。對中職學生而言,不尊重他人、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案例應用角色扮演教學法效果更佳。
4.以任務驅動法為主的行為導向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強調學生在與學習、生活相關的任務情境中,通過完成任務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形成能力、培養(yǎng)道德情感。任務驅動教學法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易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例如,在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樂于助人的意識方面,教師可以分配給各學習小組不同的任務,可以讓第一組幫助清潔工人清掃道路,讓第二組去圖書館幫助教師整理圖書,讓第三組發(fā)放公益宣傳單并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等,讓學生體會尊重他人、幫助他人的快樂,并將任務完成的情況向全班匯報。新德育教材中的許多案例都可以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也可以自己布置一些有教育意義的任務讓學生去完成。
學生的品德教育是一個嚴肅的話題,但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教師表情嚴肅的枯燥的說教,改變教育教學方法。教師要加強對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學習,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對待每一節(jié)德育課,明確對中職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目標。要改變中職德育課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具體德育內容運用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增強德育課的靈活性、趣味性。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生活中接受德育教育,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達到德育教育的預期效果。
(作者單位:承德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