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楠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及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果,是教師教學工作的核心內容。本文探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在正反轉控制電路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正反轉控制電路實訓教學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主要盛行于英國。2000年以來,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一直與廣東省教育廳開展職業(yè)教育合作,在廣東省大力推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筆者以自己的親身體驗,闡述此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
1.分組教學,學生參與
學生參與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教具、資料等,積極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分組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是參與,而不是灌輸。在這種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fā)生了轉換,老師由講臺上退到幕后,成為整個教學過程的幕后策劃者、促進者,成為幫助學生學習的一個工具或設備,而不是站在那里推薦介紹所謂的知識,不是知識的呈現者。老師從一個專家角色退化為一個學生學習的輔助者或幫助者;學生則由講臺下面被動地聽老師講轉變成為整個課堂的積極主動參與者,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核心力量,因此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否定、不斷求知的過程。
2.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的充分發(fā)揮
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老師提出的課題要求,小組內成員針對課題的不同方面各有分工。學生已具備的知識和經驗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如所見所聞、想法、網絡信息、書籍報刊等等均被充分地發(fā)揮利用起來,并付諸行動。這樣不僅發(fā)揮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開發(fā)了潛能和就業(yè)能力。
3.評價
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進行評價,類似于口頭點評;終結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結果做出恰當的評價,類似于我們傳統(tǒng)教學中的期末成績。評價的形式有學生自評、小組內成員互評、小組與小組之間互評以及教師的評價,評價應是準確、公正、可靠的。通過各種評價,對學生各自積極的一面做出恰當的肯定,學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與滿足;通過評價,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開發(fā)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需求和希望的學習方式得到滿足,并最終成為獨立的學習者。
4.合作與分享
在小組共同完成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既有分工,也有合作,通過對共同問題的不斷溝通、摩擦、碰撞,最終達成一致。以此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加強信任、責任、學習;鍛煉學生的自尊、自強和自信,共同分享成功帶來的喜悅,也分擔共同付出過程中所帶來的艱辛。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在正反轉控制電路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1.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
根據教學需要,對全班學生以抽簽的形式按3~4人一組分成若干個小組。分組以抽簽的形式進行,而不是由任課老師、班主任或班干部來分,以此顯示對全體學生的公平、公正性。
2.寫出正反轉控制的例子
首先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寫出正反轉控制的應用實例,看哪個組寫得最多而且是正確的,并且每個小組派代表到講臺介紹本小組寫出來的實例及其使用場合;然后由大家對各小組寫出的正反轉控制應用實例進行點評,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師對發(fā)言進行點評,對學生及各小組寫出的應用實例進行點評。通過這一活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學生已具備的網絡知識和生活經驗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需求和希望的學習方式得到滿足和尊重,并且開發(fā)了他們的潛能。
3.設計出正反轉控制線路、布線并進行通電試驗
首先要求每個小組按正反轉電路預定的功能設計出相應的線路圖,然后根據設計的線路圖進行布線并通電試驗。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比較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老師并不進行操作示范,也并不直接指出電路試驗不成功的原因所在,而是當有學生主動向老師詢問時給予適當的提示,或是當通電試驗有觸電的危險時加以及時的制止和提醒。在最終通電試驗時總會出現電路設計上的缺陷或布線上的問題而無法實現預定電路的功能,此時小組內成員通過對出現的共同問題既有分工,也有合作,進行不斷探索、不斷的改進,又不斷的否定、不斷的求知,直至最終的試驗成功。這樣,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加強了信任、責任、學習,鍛煉了學生的自尊、自強和自信,共同分享到了成功帶來的喜悅,也分擔了共同付出過程中所帶來的艱辛。
4.點評及總結
大家自由發(fā)言,對整個正反轉控制電路的實訓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與總結。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點評,并對積極的小組和個人加以肯定。
參考文獻:
[1]張勍.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廣西玉林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