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小勇
【摘要】近幾年來,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我國進行了多次教育改革。作為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分支,高中生物在整個高中學科中占據(jù)著重要的比例。然而,在其具體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較為明顯的問題,它們嚴重阻礙了教學過程的進度。對整個教學水平的提高起著阻滯作用。本文就從新課改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學的主要問題出發(fā),通過仔細分析和認真探討,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對于整個高中生物教學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高中生物教學 問題 解決方案
在新課程改革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力。高中生物教學同樣如此。其凸顯出的問題越來越多,對新課程改革的阻礙力越來越大。如何有效改善其面臨的教學問題,成為各個高中院校面臨的新挑戰(zhàn)[1]。學校除了要強化教學工作之外,各生物教師也做好相應的教學工作[2]。在教學時,教師應該以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為出發(fā)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達到提高生物教學水平的目的,并使教學過程更加滿足新課改的要求。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觀念陳舊,學生的積極性不高
對于很多高中教師而言,他們的教學思想依舊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觀念比較陳舊,從而導致整個生物教學的水平不高。比如在生物教學時,老師只是一味地把生物知識灌輸給學生,卻忘了觀察學生的吸收能力。在課堂上,依舊沿用“老師講,學生聽”的舊方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3]。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時,逐漸養(yǎng)成了死記硬背的的學習方法,被動地學習生物知識,學習方式呈現(xiàn)出機械化特點。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學習的熱情大大下降,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對生物學科逐漸表現(xiàn)出厭煩心理。
2、教學手段過于單一,教學重點不明晰
在很多高中生物課堂當中,多是對生物教材進行講解,將教材內(nèi)容作為整個課堂的中心,而忽略了引用其他教學手段。學生的接受能力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若一味地從課首講到課尾,學生并不能做到很好的吸收和鞏固,使得課堂效率并不高。并且,在課堂教學時,多是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解,而忽略了知識技巧的傳授,使得學生在面對較為復雜的題型時,不能夠做到及時的變通。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單一的教學手段顯然不能滿足課改的高要求。
3、指導力度不強,實驗教學落后
作為一門實驗性質(zhì)較強的學科,高中生物在具體的實驗教學中,卻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在進行課堂實驗時,老師只是通過簡單的模范操作對學生進行實驗講解,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沒有時學生參與到具體實驗中來。又比如,當對學生進行實驗指導時,只是讓學生按照指導步驟按部就班地進行操作,所做的實驗也一般都是簡單型的。該實驗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大大下降,與此同時,也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問題解決方案
1、更新教學觀念,提倡“以人為本”
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應該樹立一個全新的教學觀點,使教學思想能與新課改更加適應。在教學時,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具有不同的思想和特長。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對于其優(yōu)勢要進行大力培養(yǎng),而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要做好針對性的輔導工作,從而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在課堂學習之余,老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樹立平易近人的良好形象,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為生物教學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
2、豐富教學手段,明確教學目的
教學過程是一個雙向互動過程,在老師指導之余,更需要學生的配合。使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多樣起來,不僅能夠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還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主積極性。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各大高中院校逐漸引進了不同的先進設備。其中,最常見的便是計算機設備了。所以,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物質(zhì)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比如,在講解DNA和RNA的知識時,老師可以利用計算機網(wǎng)絡設備,對DNA和RNA的優(yōu)秀資料進行下載,做好備課工作。在講解時,利用PPT播放的形式,讓學生對該內(nèi)容進行全面的掌握。在制作PPT時,可以適當?shù)丶尤雸D片、視頻等,使DNA和RNA的結構能夠更加直觀化,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記憶。有效利用計算機資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好奇心,為整個課堂氛圍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在其輔助作用下,學生能夠做到自主查閱資源,自主學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
3、加大對生物實驗課的開設力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校應該平衡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之間的關系,加大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加大對實驗課的設置,使學生擁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在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做好相應的指導工作,并注意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例如對“細胞吸水原理”進行實驗時,老師可以先創(chuàng)造出一個良好的實驗情境,通過帶領學生觀察植物是如何吸水的,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思考的習慣,并提出相關問題,使教學目的先入為主。然后通過指導實驗的方法,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了解到細胞吸水原理,強化學生對這一實驗內(nèi)容的認識。該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精神。對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
三、結束語
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化時代,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跟上新課改的發(fā)展腳步,各個學校應該把強化教育工作放到首要位置上來。各個老師也應該在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中進行不斷總結和反思,在教學思想和手段等各個方面進行不斷突破,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加優(yōu)質(zhì)的全方位人才。
【參考文獻】
[1]鮑世穎,張平新,王國成.淺談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10(54):883-884.
[2]楊金玲,涂欣欣,萬思華.對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的理解[J];教學與管理;2014,22(43):994-995.
[3]魏少梅,鄭建新,蔣澤平.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應注意的問題[J];教育評論;2014,20 (43):52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