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從蓉
摘要: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時代讓我們輕松獲得了大量的知識、信息,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創(chuàng)造了便利,同時也使許多人上網成癮,特別是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在分析網絡帶來的不利影響的基礎上,提出家庭、學校、社會都應承擔起教育的責任,讓網絡更好地為人們的生活服務。
關鍵詞:網絡時代 身心健康 正確引導 思想教育
如今,互聯網己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工作中,很多事情都要利用互聯網來完成;生活中,人手一部手機,在家有寬帶,出門有流量,看新聞、讀小說、玩微信,己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學習中,查資料、做課件、寫論文,更離不開互聯網。但互聯網除了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便利,還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一、網絡的影響
1.對健康的影響
看一看我們的學生們。從小學生到大學生,走路在看手機,吃飯在看手機,睡覺伴著手機入睡,上課不少學生也在玩手機。且不說電磁輻射有沒有影響,單我們看到的,一大幫中學生帶上了眼睛,有不少小學生都帶上了眼睛。長時間盯著手機或電腦屏幕看,會頭昏目眩,心肌缺血,影響視力,也影響智力。再就是總是低著頭對脊柱的影響,會使脊柱彎曲,產生駝背等。青少年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種對身體的傷害會貽害終生。
2.對心理的影響
網絡已經讓我們上癮。如果我們出門忘了帶手機,就像丟了魂一樣空落落的。家里要沒有網絡,我們就不知道該干些什么。工作中更離不開網絡。這種對網絡的依賴,讓我們對許多事情都沒有興致去做。對于成年人來說,這種依賴還小些。而對于青少年來說,這種依賴和影響就非常大,尤其對男孩子。男孩子對網絡的熱衷和迷戀遠遠大于女生。越是聰明的男孩子越是喜歡玩電腦、玩游戲。特別是在中小學階段,一旦迷戀上了,再想專心學習就很困難。如果我們的男孩子們大多數因為迷戀網絡而不能得到進一步深造,這將是一件非常令人擔憂的事情。因為男孩子精力旺盛,更富有激情和創(chuàng)造力,男孩子在理工方面比女孩子更有優(yōu)勢,他們更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
3.對精神的侵蝕
每天從網絡上獲得大量的信息,對成年人來說都很難進行篩選、甄別。對于青少年來說就更難選擇。很多信息他們都一股腦地全盤接收,真的、假的,好的、壞的,積極的、消極的,健康的、不健康的,都在不經意之間影響著他們的思想、信仰、行為。特別是一些消極的思想、言論,一些蓄意詆毀國家、政府形象的政治段子,總是放大我們國家的弱點,美化西方國家的優(yōu)勢,這些思想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我們的意識當中。無形中影響著青少年對世界的認知、對國家的認知,從而影響著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致使有相當一部分人崇洋媚外,覺得我們國家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喪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缺乏愛國熱情。
二、教育的責任
針對上述現象,教育的責任是什么?
1.家庭的責任
網絡成癮很多是從幼兒就開始了。我們很多家長在家一有時間就玩手機,孩子跟著看、跟著學。孩子的好奇心很重,模仿能力很強,不知不覺間就上癮了,見到手機就要玩,慢慢地對書本就不感興趣了。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是一個榜樣的作用。對中小學生家長來講,要讓孩子知道玩手機、玩游戲的危害,在家里要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盡量讓孩子看一些紙質的書,有時間多帶孩子到戶外運動,既克服手機成癮,又鍛煉了身體。
2.學校的責任
作為一個職校教師,每天上課面對的學生多半都在玩手機,晚自習幾乎都在玩手機,這讓老師一點上課的激情都沒有了。連高?,F在也是如此。平時上課不聽課,考試應付過關。這種狀況如何改變?
一個學習氛圍好的環(huán)境會讓一些不愿學習的孩子也能融入進來,他們或多或少受到感染而努力學習,特別是在中小學階段。在學校這樣一個集體環(huán)境里,如何能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覺自愿地學習,是我們每一所學校都要積極探索解決的問題。重視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一種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從思想上克服手機成癮,把精力都用到學習中去。
3.社會的責任
社會是一個大課堂,一個大熔爐。青少年直接跟社會接觸不多,但通過家長,通過電視、網絡、媒體,可以了解社會,感知社會。電視、網絡、媒體這些輿論宣傳媒介,應該多做積極健康的輿論宣傳,使每一個人都能意識到過度依賴迷戀手機、網絡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特別是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危害,讓每一個家長都能在家里承擔起教育子女克服網癮的責任。
三、小結
總之,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網絡時代使我們獲得了大量的知識、信息,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創(chuàng)造了便利,同時也對人特別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家庭、學校、社會都應承擔起教育的責任,讓網絡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作者單位:蚌埠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