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新
摘 要:具有較好的語文自學能力,利于發(fā)展學生其他各學科的自學效果,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水平,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新課程的要求,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更是學生自身能力發(fā)展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
一、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yǎng)小學生自學能力的重中之重
1.課前預習應養(yǎng)成
在語文的學習中,課前預習至關重要。因為,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事先知曉課文內(nèi)容,先去準備學習資料,找尋課文作者的寫作意圖,探尋課文的主題思想,提高小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
2.學習要有目的
在學生自學課文的時候,能自己有目標去自學,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再經(jīng)由課堂學習探究解決疑難。
3.與工具書為伴
工具書是學生學習的有力助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要養(yǎng)成使用工具書的好習慣,它關系到學生自學的效果和水平,教師要把學生使用工具書作為學生自學能力的一項最為基本的訓練。
二、指導正確的方法是培養(yǎng)小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
1.注重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指導學生自學既要學會語言的理解與鑒賞,又要學會語言的摘錄與積累,還要學會語言的運用與提升。
2.掌握課文的學習步驟,理解課文主題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不少的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往往沒有目的,沒有頭緒,東一頭,西一頭,看看這,看看那,根本就沒有條理;或是一篇文章就讀一遍,再也不去讀了,不能夠去深刻地朗讀、多讀課文,做不到深入去體會課文內(nèi)容。為此,我指導學生學習課文時,要求學生必須多讀課文。第一遍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找出課文生字詞語;第二遍找出課文理解的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注;第三遍朗讀或默讀課文,知道課文的主題思想。對于不理解的地方,在課文的學習時由同學或教師輔助解決。
3.根據(jù)課文的不同類型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
我們所學習的課文的類型是不一樣的,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指導學生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去自學課文。這樣就讓我們的小學生抓住不同類型課文的特點,用不同的方法去自學。這樣的指導利于小學生節(jié)省寶貴的時間,還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果,最重要的是利于訓練學生,讓他們依據(jù)課本的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方法,抓住文章的重點,從而在課文學習的時候去重點攻破。抓住文章的特點,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分析,使小學生在自學語文的時候能夠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學習,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效果。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