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雙
摘要:小學階段,學生需要養(yǎng)成的諸多習慣,習慣一旦形成就不已更改。但是習慣形成的過程是一個略顯漫長的過程。小學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好的行為習慣方面有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這諸多的習慣中,傾聽能力尤為重要。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做到:激情引趣,誘使傾聽;耐心指導,逐漸養(yǎng)成傾聽能力;鼓勵性評價,使傾聽成為習慣。促使學生養(yǎng)成較好的傾聽習慣,以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沒有辜負家長和社會對教師的期望。
關鍵詞:培養(yǎng)? 學生? 傾聽? 能力
【分類號】G623.2
對于小學生而言,上學伊始,正是各種習慣開始養(yǎng)成的之始。作為一名執(zhí)教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師,我一直致力于找到培養(yǎng)小學生傾聽能力的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一、激情引趣,誘使傾聽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其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貪玩、好動。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很難使學生40分鐘注意力集中的去聽課。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傾聽的內容感興趣,才會想聽,才能主動學習、掌握知識。所以,我們的教學設計,教學手段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教學要善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積極調動孩子參加到傾聽活動中,讓他們想聽,愛聽。
二、耐心指導,逐漸養(yǎng)成傾聽能力
雖然人的習慣當中,有些是先天因素決定的,但是后天培養(yǎng)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發(fā)揮極大的效果,傾聽亦如此。雖然傾聽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善于傾聽卻是需要后天培養(yǎng)的。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呢?學生對此認識比較模糊。老師應該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的要求。
1. 簡單復述
當老師或學生講話后,問問學生,剛才老師提出了什么問題,同學說了什么,讓學生從簡單地復述別人講過的一段話開始學習傾聽。
2. 傾聽前有明確目標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表現(xiàn)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是學生在回答問題,另外的同學卻在干別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事可做,這時教師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聽后“評一評他的發(fā)言”,“你有什么反駁的意見”,“你還能想到什么?”等目標指令性問題大大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
3. 細化“聽”的要求
我在教學中就明確提出了“學會傾聽要五心”,即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fā)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fā)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fā)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fā)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fā)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并重,相互促進。
三、鼓勵性評價,使傾聽成為習慣
任何人都喜歡聽好話,小孩子更是如此。小學生往往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欲,就是因為希望得到肯定。古人說得好:“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边m當?shù)卦u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聽”的培養(yǎng)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1. 良言一句暖三冬
激勵可以是一句句深情的話語。課堂上,對于認真傾聽的學生,我總是及時地加以激勵,如:“你聽得最認真”,“你不僅聽得認真,還動腦分析了”,“你聽的真用心”,“李浩的耳朵真靈,一點小問題都逃不過她的耳朵?!薄扒?,高亞楠真有禮貌,一直在聽同學的發(fā)言呢!”“你看這位同學的眼睛里一直有老師,善于動腦,回答的問題有創(chuàng)意,我們應向他學習”,“這位同學能認真傾聽別人發(fā)言,并能指出不足,真棒!”“看,蔣金汝聽得多認真呀,眼睛亮亮地看著老師”“這么一點小錯誤都被你聽出來了真是金耳朵呀 !”,“這位同學不僅認真聽懂了別人的發(fā)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 !”,“你不但聽明白了,而且還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 !”……一句句深情的話語溫暖著學生的心靈,被表揚的學生會再接再勵,更加認真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給其他同學也指明了努力方向,未被表揚的學生會被喚回飄飛的思緒,集中思想認真傾聽,誰不希望自己也被表揚一次呢?
2. 激勵可以是一個個細微的動作
學生的心靈極其敏感,教師的一個贊賞的眼神,一次輕輕的撫摸,一個動人的微笑,對于正在傾聽的學生來說都是莫大的鼓舞。
3. 激勵可以是一個個誘人的榮譽小稱號
像“記憶之星”、“神耳朵”等榮譽小稱號對于學生來說,那是擋不住的誘惑,為了獲得這一個個充滿魅力的小稱號,學生會挺直腰板,豎起耳朵,洗耳恭聽。適當?shù)谋頁P鼓勵能充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認真傾聽,長此下去,既能促成學生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更能保證學生傾聽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總而言之,小學生傾聽能力的養(yǎng)成需要教師付出很長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作為教師我們可能會掌握一部分孩子的未來。不是曾有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笨梢?,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化為學生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經(jīng)常的提醒、督促和長期的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教師善于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讓他們在聽中生疑,聽中解惑,聽中成長,聽出聰明的頭腦,聽出精彩的人生。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