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玥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小學階段的教育,該項改革方案主要提出了“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達到的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的基本要求。針對小學語文作文評價方式進行研究,僅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作文評價;評價方式
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最為頭疼的事情莫過于批改作文。面對一堆字跡潦草和錯別字百出的作文本,很多時候會因此而感覺懊惱不已。為什么簡簡單單的一篇作文,這些學生只是為完成而完成呢?通過一學期的調(diào)查與了解,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小學語文作文評價方式進行改善。
一、布置寫作任務時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作文是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具有諸多要求,如,詞匯量多少、素材累積和表達能力等,這些要求無疑給小學生造成一定的壓力。因此,作為老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在寫作中大膽發(fā)揮想象能力,暢所欲言,應用啟發(fā)式教學做到老師“啟”而學生“發(fā)”。在教學中,老師不能端架子,要以平和商量的口吻去和學生交流,引導他們寫什么和怎么寫。除此以外,首先,老師要針對學生進行一些審題訓練,教學生把握作文題目的“表”和“里”、“露”和“含”。例如,《記難忘的一件事》,一定要引導學生把握題目中“難忘”這個字眼;又如,《記一位辛勤的老園丁》還需引導學生領(lǐng)悟“里”與“含”。其次,老師要針對學生進行辨析訓練,將一組作文題目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比較它們的異同,了解題目要求的內(nèi)容、中心思想和入題角度。例如,將《記一個勤奮學習的同學》和《記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同學》對比,后一題顯然范圍更大,除了有“勤奮學習”以外,其他好的品質(zhì)也應該被寫入。而沒有設定固定題目的作文,老師要引導學生去分析具體的作文要求。言而總之,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點撥、引導和評價。
二、小學語文作文評價方式——講究評語藝術(shù)
1.將學生實際需要作為作文評價的出發(fā)點
作文是學生花時間和花精力完成的勞動成果,需要從老師這里得到一些肯定。從心理層面上講,每一位學生在拿到自己的作文本時最想看到的是老師給予自己的評語是怎么寫的。因此,老師應該在第一次作文課堂上專門設計一些問題,對班里所有學生進行一項調(diào)查。如,“作文本拿到手以后你最關(guān)注的是什么?”“你認為你以前的語文老師對于作文批改的態(tài)度怎么樣?”“你喜歡什么樣的作文評語?”“你覺得你以前的語文老師在作文評語方面該如何改進?”等等。通過調(diào)查,老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走入學生內(nèi)心,對于他們的想法和感受有了初步了解。
2.認真批改,多寫鼓勵的評語
老師在批閱學生作文給予評語時一定要講究藝術(shù)性,萬萬不能千篇一律,如“通篇語句不通順”這樣的情況,作為老師,完全可以從作文中找到幾個通順的語句,劃線提示“這幾句話比較通順連貫”。這樣一來,更能凸顯老師對于學生的幫助意味,不至于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更能促進學生寫好作文的熱情。而批閱作文也不能總是以“句子通順連貫、內(nèi)容豐富多樣、中心思想明確”給予學生批閱回復,這樣的話在學生看來自己的作文并不受太多關(guān)注。老師要從作文的用詞、用句來具體批閱,通篇指點精華和不足,好的語句要劃出,不好的語句同樣要劃出,最后在作文方法上給予一定總結(jié),并多多鼓勵。這樣方能保證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作文技巧。
3.寫作要寄予真情實感
作文評語也是老師與學生之間情感交流的一種形式,有的學生通過老師的評語會有進步,有些則因此遭遇不幸,有的則出現(xiàn)思想偏差問題。因此,老師應該掌握合理的評語以促進情感交流。例如,某位學生在《我的媽媽》中自然流露出來父母離異造成的悲傷情緒,行文流暢,情感真切。老師應該給予如此評語:“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個堅強的孩子,是個懂事的孩子,因為你寫出了這樣一篇令人感動的佳作。我為有你這樣的學生而高興,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來一定會是美好而幸福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評價學生的要重點評價語文表達水平,還要評價學生選擇寫作材料和修改作文的能力,要評價學生寫作的態(tài)度、興趣、習慣和寫作活動中與人溝通、與人合作的情況。小學作文教學整體改革把對學生進行一次作文訓練視為整體、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視為部分,在服從整體目標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各部分的作用,從而實現(xiàn)作文教學的整體優(yōu)化,讓作文評價更科學、更藝術(shù)、更有效。
參考文獻:
[1]林小英.多元評價 講求實效[J].小學語文教學,2010(02).
[2]湯建英.打開過程 著力指導:小學作文教學過程化指導初探[J].作文教學研究,2011(02).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