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全東
摘 要:隨著高度信息化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微課程”這一新型的教學資源表現(xiàn)形式以其具有復雜性、知識表現(xiàn)能力強、靈活性好、短小精悍等特性在數(shù)字化時代的發(fā)展背景下應運而生,因此研究“微課程”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以達到優(yōu)化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便存在一定積極的研究意義。
關鍵詞:微課程;信息技術課程;應用
一、微課程概述
1.微課程的概念及特征
微課程是指一線教師自行開發(fā)、時間在五分鐘左右的微小課程,源于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為教師所需,為教師所用,解決了工作中的棘手問題,微課程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教師成長的新范式。綜合微課程的定義,筆者發(fā)現(xiàn)微課程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1)微課程是依據(jù)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為目的的微型學習專題;(2)微課程是微時代下以在線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相對半獨立的教學內(nèi)容;(3)微課程主要是以教學視頻為載體的短小精博的實際教學內(nèi)容;(4)微課程的內(nèi)容較為單一,每個微課程只講述一個知識點或教學內(nèi)容;(5)微課程有時間限制,一般時長為3~5分鐘,不宜超過10分鐘。
2.微課程的應用原則
(1)與實際教學活動相結合。微課程核心內(nèi)容的確定是依托具體的學科要求所產(chǎn)生的,如果最終脫離實際教學,不能應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微課程便失去了其核心的價值和開發(fā)意義。
(2)與其他教學資源有效統(tǒng)整和銜接。微課程的最終成果還是一種教學和學習資源,它的應用必須充分考慮其他教學資源的統(tǒng)整,以免知識的重復出現(xiàn)和資源的重疊應用,造成不必要的資源冗余,其次微課程這類教學資源的應用又要具有其一定的特色,做到與其他教學資源既有聯(lián)系又有所區(qū)別。
二、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微課的特點分析
從微課本身的層面來說,微課具有時間短的特點,一般的微課課件都在3~5分鐘左右,有的甚至更短,只有一分鐘;然而,微課卻在這短短的幾分鐘時間里,把一個重要的概念講清楚,把一個具體的操作演示明白,這是它內(nèi)容精要的特點。同時,微課課件是集聲音、圖像和動畫于一體的微視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
2.小學生學習能力分析
從小學生學習能力的層面來說,小學生正處于認知發(fā)展階段的具體運算階段,在這一階段,小學生對自己行為的管理能力很弱,學習時的持續(xù)專注時間大概只有幾分鐘,但是,三年級以后的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具有一定的策略性,能夠對學習的內(nèi)容按照自己的記憶策略進行記憶和理解。
3.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內(nèi)容特點分析
從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內(nèi)容的層面來看,相對于數(shù)學和語文等科目而言,信息技術離小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是最遠的,而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意義的教學,才是高效率的教學。
4.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勢
綜合以上三個方面,可知微課、小學生學習能力和小學信息技術課三者是相互協(xié)調(diào)的關系。一方面,微課時間簡短的特點正好與小學生集中注意力時間短的特點相吻合,當小學生在注意力最集中的這段時間學習微課課件時,微課可以發(fā)揮的效果是最好的。另一個方面,微課生動形象和趣味性的特點恰好符合小學生學習的心理特征,能夠有效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學生對微課的關注,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三、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策略
1.“微課程”導入階段的策略
(1)適應教師風格特點的差異性
情境創(chuàng)設需要教師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教師有各自的性格特點,有的表達能力很強,也有些教師教學技能很強但不善于情境表達。有些教師往往使用“下面開始上課”這樣的直接引入,雖然簡潔省時省事,但是學生并不能從課下的放松狀態(tài)中立即緊張起來,全身心投入課堂中?;诮嬛髁x學習理論的觀點,教師須作適當時間的情境導入。
(2)促進時間分配合理化
“微課程”一般通過精心選取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素材,通過視頻方式呈現(xiàn)出來,沒有時間的限制。情境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作為課堂的關鍵部分需要予以重視,但并不要求時間很長,課堂導入切記冗長繁雜,喧賓奪主。導入的時間安排一般為1~2分鐘,這樣學生既能提高學習興趣、集中注意,也不會因為情境的真實性而沉溺其中,影響教學的持續(xù)性。
2.“微課程”課堂講練階段的對策
(1)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微課程”按照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重難點制作成簡短的視頻課件,教師既可以從已經(jīng)做好的資源庫中選取相應的章節(jié),也可以按照課堂具體安排自行錄制。這種課件增加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既可以由教師進行講解,也可以直接由學生自己進行相關知識學習。對于學生自主學習時遇到的困難,這時教師可以進行相關監(jiān)督和指導,對學生遇到的問題做下記錄。
(2)針對性強,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將“微課程”引入課堂講練中,教師位置相應地改變,由原來坐在教師機前或站在講臺前轉變?yōu)樵谂_下指導學生學習、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這不是簡單的答疑解惑的過程,教師從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認知特點,學生也可以通過教師單獨指導習得解決問題的思路并建立學習自信心。
通過論文的研究可以看出,隨著信息與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微課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微課不僅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而且對單個知識點的講解更加透徹,利于閱讀理解。
參考文獻:
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