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排鍵電子琴因為其音效之豐富,能模仿各種樂隊,而深受演奏者追捧?!队⑿鄄ㄌm舞曲》改編自肖邦的鋼琴作品《Polonaise in A-flat major》,通過改編者音色搭配,成為了一部宏偉的管弦樂作品。本文通過對作品的音色模擬與搭配、演奏方式的分析,使演奏者在演奏作品時能夠準確把握作品核心,了解改編者對作品的理解,把握音樂風格特色,從而更進一步了解從鋼琴作品到管弦樂作品的轉變,和在演奏中應注意的細節(jié)問題。最終完整地、準確的詮釋作品內容,把音樂表現(xiàn)地更加完美。
【關鍵詞】《英雄波蘭舞曲》;雙排鍵電子琴;藝術處理
雙排鍵電子琴又被稱為電子管風琴,從電子音樂的全面發(fā)展開始,這種電子樂器開始出現(xiàn)在人們眼中,并發(fā)展成熟。其音色豐富,演奏方式多樣。由于這些特點,雙排鍵的演奏與其它鍵盤樂器又有著相似卻又不同的地方,因此在雙排鍵的觸鍵、不同樂器的模擬演奏,音量控制以及作品處理等方面需要探究。本文以改編自肖邦的鋼琴作品《英雄波蘭舞曲》為研究對象,分析樂曲在雙排鍵上的實際操作,演奏技巧,踏板控制,管弦樂音色的模擬等,從而掌握不同樂器的演奏技巧,把握作品的風格和特點,從而更好的駕馭不同時代的作品。
一、作品分析
演奏作品前,首先要對作曲家的音樂和音樂作品背景文化進行了解。深入了解作曲家所處的大時代有利于掌握音樂風格,了解作曲家寫作目的有利于演奏者更準確表現(xiàn)音樂作品的內涵。一切藝術都來源于生活,所以每一部作品都是作曲家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應。演奏要深刻了解作品的內涵以及表現(xiàn),就要掌握作曲家的時代背景,以及作品的大時代背景。在了解上述內容后,要了解改編者的理解,從音色編輯和搭配上,找出改編者對作品的詮釋,不同的樂器演奏相同的作品,改編者通過管弦樂想描繪出一個什么樣的畫面,展示給聽者。從作曲家的“覺”,到改編者“覺”,再到演奏者的“覺”,從感覺到聽覺的不斷轉變,演奏者最終需要抓住的作品內涵,是需要掌握的。
(一)作曲家與作曲背景
肖邦是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代表人物之一,他創(chuàng)作幾乎全部是鋼琴作品。1810年肖邦生于波蘭,但是在1831年后都居住在巴黎。他一生對祖國有著熱烈的感情,當時的波蘭在俄國的統(tǒng)治之下,他一直期望著祖國的獨立?!禤olonaise in A-flat major》作于1842年,是他所作的16首波蘭舞曲之一,也是其中最為宏偉的一首作品,因為它充滿了戰(zhàn)斗力量,所以稱其為《英雄波蘭舞曲》。這首作品氣勢磅礴,一氣呵成,簡直就是一首波瀾壯闊的交響詩。因此有人認為這首作品是作者用來描述十七世紀的一位波蘭民族英雄抵抗外敵入侵的光輝史詩。肖邦的作品中有各式各樣的英雄形象,這首作品中的主人公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肖邦在這一形象中傾注了自己全部的愛國熱情。 肖邦的作品非常內省,形式明確下有著即興的特質。演奏時需要踏板技巧以及速度上的伸縮處理,演奏者需要有完美的技巧以及敏銳的觸鍵。
(二)簡要分析《英雄波蘭舞曲》
《英雄波蘭舞曲》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調性為降A大調,在音量逐漸增強的引子下,呈現(xiàn)出剛勁有力的主題,表現(xiàn)了一種不屈不饒的戰(zhàn)斗精神。第二段從E大調轉回到降A大調,左手連續(xù)的八度十六分音符,描繪出戰(zhàn)場上的堅定步伐,右手的旋律仿佛像號角,激發(fā)著戰(zhàn)士們向前沖的信心。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現(xiàn),更加豐滿的織體旋律使得整體氣勢更加宏偉,最后在壯烈中結束。
二、音色編制與演奏
傳統(tǒng)的樂器,發(fā)出聲音只能是單一的音色,而雙排鍵電子琴進過多年的發(fā)展和科技技術者們的不斷研究,雙排鍵電子琴在音色質量和種類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在雙排鍵電子琴中,弦樂和管樂的音色是最為常用的,在現(xiàn)在很多作品中都被采用。演奏前,了解作品的音色組成,以及分析各種音色的特點,對演奏有很大的好處。對于管弦樂吹奏的氣息問題,弦樂器在拉奏中的弓弦彈撥表現(xiàn)等,了解每種樂器發(fā)聲特點,掌握每種樂器的發(fā)聲原理,有利于演奏者更快更好的理解作品,分析作品,并準確地抓住作品核心。
(一)模仿的樂隊編制
管弦樂由木管組、銅管組、打擊樂組和弦樂組組成。改編后的《英雄波蘭舞曲》涉及到的樂隊成員有:
木管組(woodwins):單簧管(clarinets)、大管(Bassoon)、長笛(Flutes)、雙簧管(Oboes)。
銅管組(Brass):圓號(Horns)、小號(Trumpets)、長號(Trombones)、大號(Tuba)。
打擊樂組(Percussion)與色彩性樂器組:定音鼓(Timpani)、豎琴(Harp)、鐘琴(Chime)、排鐘(Glocken)。
弦樂組(strings):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e)、大提琴(Violoncelli)、低音提琴(Contrabassi)。
(二)模仿的效果
改編者用弦樂組和圓號的搭配,來描繪黎明的號角,用弦樂組加上管樂組和一個突出的小號,描繪波蘭民族英雄的英勇畫面,在第一部分通過管樂組和弦樂組音色的不斷變換,來描繪出波蘭人民的英勇抗戰(zhàn),無數(shù)英雄如洪水般勇猛的場景。第二部分的開始用左手用弦樂組和大號的色奏出十六分音符的固定節(jié)奏型,模仿戰(zhàn)爭中的馬蹄聲、腳步聲,描繪出戰(zhàn)斗英雄們以排山倒海的氣勢由遠及近。右手的旋律聲部,從圓號到木管組再到整個銅管組,描繪出抗戰(zhàn)人民收到號角鼓舞奮勇前進的情景。第三部分所有樂器音色的融合,把戰(zhàn)爭場面推向極致,最后的四分音符在定音鼓和銅管組、弦樂組的演奏下,戰(zhàn)爭取得勝利,把整個民族氣魄推向了高潮。
(三)演奏分析
“由于立式雙排鍵電子琴的高科技成分含量很大,其演奏技巧,特別是手指上的技巧相對于其它鍵盤樂器較為簡單,故而有不少的初學者錯誤的認為只要弄清楚并能較為熟練的掌握其基本組成——鍵盤、鍵鈕(特別是控制鍵鈕的音色、節(jié)奏、和弦部分)和揚聲器,就可以較容易的演奏樂曲了,豈不知要想用雙排鍵電子琴較為完美的演奏好一首樂曲,堅實地掌握諸多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連奏、斷奏、手腳技術的訓練、音量踏板和表情踏板的使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彼栽谘葑嗟臅r候,要注意容易忽視的細節(jié)問題,這些細節(jié)構成了作品的靈魂,細節(jié)處理也就是藝術的體現(xiàn)。
引子的第一個音,音色為弦樂組加上圓號,這里要注意的就是模擬管樂器音色的彈奏問題。因為管樂器演奏的時候是吐音,所以在解決演奏吐音樂器所發(fā)出的音色問題時,首先要考慮到音頭的問題。音色的強弱問題決定于音頭力度的控制大小,所以譜中第一個音,想到達到清晰、干凈而且富有力量的音色,就必須在觸鍵前做好準備,在觸鍵的那一刻,把所有力量集中在手指尖,并且最好采用斷奏的演奏方式。
接下來的一串十六分音符,最重要的樂器為單簧管,單簧管的低音區(qū)渾厚、神秘,改編者用這種音色來描繪出戰(zhàn)爭前的那種緊張感,在演奏的時候,要注意管樂器的換氣問題,在這里,一句話完了,就要換氣。(見譜例2)
第二小節(jié)第二拍撥弦后,第三拍雙手都在上鍵盤時,要注意,此處要防止后觸的產生。此處主音色為圓號和大管,這兩種樂器都為管樂器,所以在演奏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上面所講到的音頭力度控制問題,因為管樂器突出音后,音量是減弱的,所以這里在彈奏前要控制手指力度,防止后觸產生,發(fā)出樂器不應該發(fā)出的聲響。這一句可以想象鋼琴的聲音,發(fā)音后不能中途改變,只能自由衰減或者被制音。
此處左手與腳,號角依次吹響,整句話做一個大的漸強,突出戰(zhàn)爭即將開始的時刻,引出后面主題的開始。既然是漸強,那么就要從弱音開始,然后依靠第二表情踏板,從弱到強,右手連續(xù)的十六分音符,固定的節(jié)奏型,代表戰(zhàn)士們奮勇向前的決心,左手與腳代表著號角的吹響,在最強的聲響來臨時引出主題,拉開戰(zhàn)爭的序幕。在演奏的時候,要注意在漸強的同時,不要漸快。因為往往很多人在演奏漸強的時候,會不自覺的漸快。這個是在演奏中要避免的。(見譜例4)
此處要注意呼吸,在C段開始之前做一個大的氣口。段落之間的連接,每一次新的主題或者情緒的變化,都要調整自己的呼吸,這樣演奏者的感受才能傳達給聽眾。(見譜例5)
此處在表情術語加強與很弱這里,同時可以做出一個小氣口,仿佛是場景的轉變,開始描繪由遠到近的英勇戰(zhàn)士。(見譜例5) 這一段描寫部隊的步伐,奔馬版的節(jié)奏,描繪出雄壯的戰(zhàn)爭場面。中段開始的前兩個小節(jié),鋼琴演奏家在演奏這里的時候,通常采用斷奏的形式,彈奏出雄壯之勢。這里改編者用了弦樂組的音色和排鐘的音色。右手排鐘的音色彈奏時要模仿鐘聲,而左右因為是弦樂組,所以 在斷奏的時候要注意平均,不要拖泥帶水,同時此處也要注意后觸的觸發(fā),譜面上標有重音記號,在此處,結合器樂發(fā)聲和所要營造的環(huán)境,可以考慮輕觸琴鍵,以防止不協(xié)和的樂器聲音出現(xiàn)。
結語
演奏好一首作品,首先要了解作品的相關時代,作曲家生活的大時代背景,充分了解作曲家的動機,以及創(chuàng)作初衷和思維。然后才能把握中作品的中心。其次,在練習中,要找到自己演奏樂器的特色,雙排鍵作為電子樂器其現(xiàn)代化功能帶來很多方便,可是卻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演奏者在演奏每首作品時,一定要嚴格按照不同樂器的發(fā)聲原理,不能為所欲為、隨心所欲,在細節(jié)上面,多下功夫,對譜面一定要認真讀,練習中認真聽,仔細想,慢慢揣摩,這樣才能做到演奏者與作品完美結合,從而也提高自身的音樂理解能力和表現(xiàn)力,更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
參考文獻
[1]謝及.雙排鍵電子琴與鋼琴的演奏特點比較[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4.2.
[2]意何.論音樂表演技能培養(yǎng)[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8.1.
[3]馮效剛.音樂表演中的“理解”問題探析[J].音樂與表演,2008.4.
[4]施詠康.管弦樂隊樂器法[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11.
作者簡介:劉振庭(1989—),女,漢族,湖北巴東縣人,2013級研究生,研究方向:雙排鍵電子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