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淺析
裴中華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小學 054100)
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意識,使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形成良好的性格,具有健全的人格,從而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要把學生當做主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去。教師要營造活躍、寬松的課堂氣氛,以便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那么應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呢?本文對此做了簡要論述。
小學 語文 興趣 課堂氣氛
教師的教態(tài)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比如教師的衣著,教學時的心情、表情、動作、神態(tài)等,這些都是能否搞好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學生在課上會不自覺地觀察教師的教態(tài)。教師的教態(tài)于無形中會影響課堂氣氛,而這種氣氛又直接作用于學生。所以教師在進入教室之前首先要調(diào)整好自己,良好的教態(tài)往往能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教師除了要注意外在的衣著整潔外,還要注意用親和、自然的態(tài)度去面對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以及精神面貌。具體可以做到以下兩點:1.進入教室的那一刻要面帶微笑。對學生微笑能讓學生消除對教師的懼怕感,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設(shè)想如果教師一走進教室就板著臉,一副心情不好的樣子,學生必然會感到壓抑,上課時變得緊張,課堂氣氛也會變得壓抑,從而達不到預想的效果。相反,如果教師微笑著面對學生,課堂氛圍自然就會輕松很多。2.給學生鼓勵。鼓勵帶給人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教師的肯定、鼓勵能讓他們充滿信心,更加有動力。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用肯定的目光看著學生,對學生微笑;回答完后教師要多夸贊學生,無論是否答對,都應先鼓勵學生:“敢于表達就是好樣的”“你真棒”“回答得真好”,等等,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還可以獎勵小紅花或者一些其他的小獎品,以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教師不能用有色眼光看待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讓學生自信地學習,快樂地學習。
動作是思維的具體體現(xiàn),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手腦結(jié)合,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自然都能得到訓練。原來的語文教學很少有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如何讓語文教學變得更靈活是教師一直在認真思考的問題。加入動手操作可讓語文課變得更加形象,不再單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習生字,如果讓學生通過抄寫很多遍來記憶,難免會枯燥,學生記憶起來也比較困難。這時教師可以把一些生字拆分開,把只有生字一部分的卡片打亂,讓學生拼湊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增強了對文字的記憶,還能學習到新組成的生字。再比如學生很難做到堅持記日記,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圖畫的形式來“寫”日記,讓學生把自己當天的生活畫到日記本上,等到課上,教師選幾位學生講一講自己畫的是什么,或者讓學生在圖畫上標注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日記,而且還豐富了表達能力。
多媒體已經(jīng)成為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多媒體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jié)合,可讓語文課變得生動有趣,這樣的教學形式能使學生對語文更感興趣,同時也改善了教學效果。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這就更需要良好的課堂氣氛和有效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認真聽講。比如在學習《黃山》一課時,單單依靠文字描述,學生很難感受到黃山的美麗景色,為了讓課堂更加真實、生動,教師在課前準備了一些黃山景色圖用于制作幻燈片,再加入合適的背景音樂,這樣不僅很好地感染了學生,還讓學生感覺到語文課很有意思,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傊?,沉悶的教學氛圍會抑制學生的思維,消耗學生的學習熱情,而良好的課堂氛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始終處于最佳狀態(tài)。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教師不習慣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道怎樣才能活躍課堂氣氛,擔心課堂氣氛太活躍會無法維持課堂紀律,導致學生沒有太多心思學習。其實不然,太過安靜、整齊往往會壓制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教師在講臺上唱獨角戲,學生只顧低頭記筆記,師生之間的交流少之又少,沉悶的課堂氣氛反而難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設(shè)置一些有趣味、有挑戰(zhàn)性的、充滿懸念的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對疑問往往有探究的欲望,在講課文之前先把故事的一些關(guān)鍵情節(jié)“透露”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更加集中,也更有興趣去學習。對于下一節(jié)課要講的內(nèi)容,教師也可以像下集預告一樣提示學生,使學生對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有所期待。學生為了早點知道結(jié)果,不用教師要求,往往自己就會主動預習,有助于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留作業(yè)也是一種教學技巧,適合學生的作業(yè)能夠起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作用。相反,不恰當?shù)淖鳂I(yè)形式只會加重學生的負擔,甚至削弱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比如作業(yè)過量、難度大,或者罰抄罰寫,往往都會產(chǎn)生和教師預想相反的效果。教師應該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把強制性的作業(yè)改為可供選擇的作業(yè)方式。對于基礎(chǔ)知識掌握不太好的學生,可留一些鞏固性的練習題;對于成績好的學生,可以減少基礎(chǔ)性的作業(yè),推薦他們做一些課本外的練習。這樣,學生在不感覺作業(yè)是負擔的情況下學習,會更有積極性。
總之,提高學生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究。在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要結(jié)合語文學科的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熱愛學習、主動學習。
(責編 吳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