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艷 夏洪波
摘 要: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強化作文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均具有重要作用。結合新課標下的教學新要求,從教學實踐入手,對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進行了思考,旨在為相關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新課標對初中的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鼓勵個性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轉變教學理念,通過教學互動,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不斷探索,切實提升初中作文教學效率。
一、注重日常積累,提升作文素質
作文是抒發(fā)情感的重要途徑,有話想說,才能豐富作文內容,避免為完成作業(yè)而敷衍作文的情況發(fā)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進行日?;恼?,將讀書看報時見到的好詞、好句、好段落摘抄或者剪貼下來,豐富自己的作文素材。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日記習慣,及時將身邊發(fā)生的新鮮事、自己的觀點看法進行記錄,通過大量的練筆,有效保持寫作水平。每個學生都擁有獨特的生活環(huán)境與個人經歷,對于同一事物的體驗也各不相同,鼓勵學生記日記,能夠為學生作文注入生命,充滿生機與活力,讓作文抒發(fā)學生的真正看法與真實感受。只有留心生活,發(fā)現生活,積累素材,勤于練筆,才能拓寬寫作思路,提升學生的作文素質。
二、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引導個性發(fā)展
初中生活潑好動,個性鮮明,因此,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合理發(fā)揮想象與聯想,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與作文內容,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F代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思維水平,只有鼓勵學生大膽思考,主動探索,才能使學生作文散發(fā)出應有的活力。例如,在寫作題為《我的好朋友》的作文時,教師首先可以組織學生對寫作對象進行自由討論。有的學生認為應當描寫自己的童年小伙伴,有的學生建議刻畫自己的同桌,甚至有的學生準備將家中的小狗作為描寫對象。在討論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在原有描寫對象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將描寫對象塑造成學生心目中的好朋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構思平臺。初中作文的寫作應當盡量降低作文內容與形式給學生造成的束縛,讓學生感受寫作的樂趣與表達的愉悅。
三、拓展教學方法,激發(fā)寫作興趣
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寫作熱情,拓展學生思維。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教師應當在結合作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以《春天》為題目的寫作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中尋找春天,觀察春天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感受春天的和煦微風,將自己的感受寫入作文,構筑出春意盎然卻又各具特色的春之圖景。在描寫具體人物時,可以提前布置寫作要求,讓學生利用一周的時間仔細觀察自己的寫作對象,抓住其特點,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為增強作文教學的直觀性,可以適當借助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除此之外,作文講評對于提升學生作文能力也至關重要,通過學生自評、教師點評、學生互評的評價方式評閱作文,有利于學生相互借鑒,相互診斷,在認識自身不足的同時汲取他人長處,進而取得進步。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應當循序漸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導向,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與手段,鼓勵學生留心生活,觀察生活,體會生活,以自己的視角抒發(fā)自己的情感。鼓勵學生相互欣賞,相互借鑒,讓寫作訓練不再是單調乏味的任務,而是表達觀點的有效途徑,讓寫作成為一件愉快的事情,讓學生在熱情的引導下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參考文獻:
陳阿雅.新課標下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14):61-6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