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瑜
摘 要: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毛澤東詩詞內涵豐富,意蘊深刻,風格絕殊,學生大量誦讀,可以豐富文化內涵,提高文學素養(yǎng),還可以獲得某種精神上的啟迪,是提高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資源和途徑。
關鍵詞: 毛澤東詩詞 誦讀 語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可見新課程理念對提高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高度重視。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筆者認為,誦讀毛澤東詩詞是提高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毛澤東詩詞是中華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毛澤東思想智慧的結晶和精神風貌的體現。詩人賀敬之曾評述:“毛澤東詩詞以其前無古人的崇高優(yōu)美的革命感情、遒勁偉美的創(chuàng)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藝術思想、豪華精美的韻調辭采,形成了中國悠久的詩史上風格絕殊的新形態(tài)的詩美,這種瑰奇的詩美熔鑄了毛澤東的思想和實踐、人格和個性?!泵珴蓶|詩詞視點高,氣勢宏,想象奇,在當代獨樹一幟,是中國現代詩詞創(chuàng)作的一座奇峰,是適合中學生學習的重要文學資源。誦讀之,可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還可獲得某種精神上的啟迪。
一、挖掘毛澤東詩詞的豐富內涵,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1.誦讀毛澤東詩詞,鑒賞詩中的形象、意境,領略偉人的胸襟和氣魄。毛澤東詩詞中的形象多是積極向上的,如《卜算子·詠梅》中的梅花雖俏麗但不爭春,是報春的使者,送來春的訊息,當寒冬逝去,春花爛漫時,梅花則隱逸在萬花叢中發(fā)出欣慰的笑,這一形象是何等堅貞美麗,讀之可以感受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培養(yǎng)學生的骨氣和人格。又如《沁園春·長沙》“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雖是問天,但讓人感受到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具有高度責任感的詩人形象。
毛澤東詩詞的意境博大,氣勢恢宏,往往不經意的描寫就展示縱橫萬里的境界,顯示偉人的胸襟和氣魄。如《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詩人用“千里”、“萬里”兩個詞就描繪出北國萬里山河冰封大地、瑞雪紛飛的景象。一個“望”字把雄偉的長城、滔滔的黃河、綿延的山脈、突兀的高原盡收眼底,以如此輕松簡潔的筆觸展現出如此博大壯美的境界,誦讀之,怎能不為詩人的博大胸襟所折服?又如“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百萬工農齊踴躍,席卷江西直搗湘和鄂”等詩句的描寫,視點高遠,場面闊大,氣勢磅礴,顯示詩人氣魄之豪邁。
2.誦讀毛澤東詩詞,體味詩中明麗的景物特點,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毛澤東詩詞中有許多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句,如《沁園春·長沙》中的“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好一幅生機勃勃,萬類活躍的美麗畫卷。詩人在對大自然萬類生物的激情關注中融入了自己對人生的積極追求,對國家民族命運的由衷關懷。
毛澤東筆下的景物色彩明麗,如“萬山紅遍”、“漫江碧透”、“白浪滔天”、“紅裝素裹”、“萬木霜天紅爛漫”,還有“蒼山”、“黃花”、“紅雨”、“青山”等,使毛澤東詩詞的意境新美如畫,反復吟誦,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壯美河山的熱愛之情。
3.誦讀毛澤東詩詞,體會豐富的人生哲理,收獲寶貴的人生啟迪。毛澤東詩詞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镀呗伞と嗣窠夥跑娬碱I南京》寫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痹娙烁嬖V我們:宇宙間萬事萬物都要經歷產生、發(fā)展、消亡的過程,滄海與桑田總是更迭著,新的總要戰(zhàn)勝腐朽的,正如“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澤東詩詞還有藐視一切困難和強權的氣魄。《七律·長征》中“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把紅軍長征中的艱難險阻比作“細浪”“泥丸”?!队斡尽分小安还茱L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困難在詩人的筆下是何等渺小,戰(zhàn)勝困難是那樣輕而易舉,這是怎樣的豪壯、樂觀?
還有諸如“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等詩句都蘊含人生哲理。反復誦讀,能在學生的心中不斷地反芻、發(fā)酵,成為他們一生高遠見識、健全人格的源頭活水,滋養(yǎng)著他們的人文精神。
二、誦讀毛澤東詩詞,領略毛澤東詩詞獨特的藝術魅力,提高文學素養(yǎng)
1.毛澤東詩詞想象豐富,巧妙運用比喻、擬人、夸張,極具浪漫主義特色。如《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中的“白云山頭云欲立、白云山下呼聲急,枯木朽竹齊努力”,作者巧用擬人,想象奇特:白云怒不可遏要沖下高山,草木也奮勇殺敵?!赌钆珛伞だ觥贰鞍驳靡刑斐閷殑Α保嫦胪怀?,堪比李白的“推倒黃鶴樓、捶碎鸚鵡洲”。《十六字令三首》中“刺破青天鄂為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更是集比喻、夸張、擬人于一體,形象地表現中國共產黨中流砥柱之頂天立地的作用。
又如《七律·長征》中,把“五嶺”、“烏蒙”當做是“細浪”、“泥丸”有意夸張,縮小視覺比例,反襯紅軍的英雄氣概,突出紅軍藐視并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精神。
2.毛澤東詩詞經常引用典故,包括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大大拓展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意境范疇。如:《菩薩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詩人用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形象喻示國民黨反動派制造的反共反革命的政治形勢。用神話傳說中的鶴去樓空表現詞人對國民黨政府已由過去的革命政府變?yōu)榉磩诱目畤@,表現詩人對大革命前途的憂慮。
毛澤東詩詞用典卻不顯艱深晦澀,反而使詩歌更顯生動形象。如:《七律·答友人》“九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支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詩人化用古代湘妃滴淚成斑竹的歷史傳說,展示湘妃和斑竹的形象,描繪出一幅仙女下臨人間色彩繽紛的圖畫。詩句沒有因用典而生澀,反而使詩歌畫面清新、色彩鮮明、形象生動。
毛澤東詩詞中還?;霉湃嗽娋滟x予新意,達到意想不到的表達作用。如《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正西風落葉下長安”,就是化用唐代詩人賈島的“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的詩句,使人能產生聯想?!端{歌頭·重上井岡山》“可上九天攬月”化用李白詩“欲上青天攬明月”,創(chuàng)造出新的形象和境界。這樣的詩句,學生誦讀多了,自然可以豐富知識,提高詩詞鑒賞能力。
3.毛澤東詩詞韻律講究,平仄協調,節(jié)奏感強,富有音樂美,讀之朗朗上口,給人以美的享受。以《七律·長征》為例: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平平仄仄仄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中平。
……
這首詩韻律整齊,對仗工整,平仄相對?!捌健甭暵曊{悠長,“仄”聲聲調險仄,讀來抑揚頓挫,節(jié)奏鮮明,宛如樂章,把漢語聲調的優(yōu)勢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讀之令人蕩氣回腸。
總之,毛澤東詩詞意蘊豐富、意境深遠、氣勢磅礴、風格豪壯、韻律整齊,是語文課程中的一個重要載體,大量自主長期地吟誦,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百度文庫.毛澤東詩詞.
[2]劉年喜,賴勇.在反復吟誦中體會古詩詞的優(yōu)美[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02).
[3]網絡文章.淺談古詩詞誦讀對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作用.
[4]語文新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