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 文言文教學應充分體現(xiàn)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的基本特點。學好文言文不僅有利于字詞句的積累,還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語文文化功底和精神底蘊。因此,應初步構建文言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即主動探究,重視組織自學——團結合作,鼓勵交流釋疑——誦讀感悟,要求爛熟于心——深入理解,強調(diào)知人論世——拓展創(chuàng)新,注重學科滲透——小結應用,落實當堂檢測。
關鍵詞: 文言文 發(fā)展 自主 合作 探究
文言文是我國古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教學應充分體現(xiàn)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的基本特點。學好文言文,不僅有利于字詞句的積累,還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語文文化功底和精神底蘊。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薄俺浞旨ぐl(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蔽难晕慕虒W作為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所當然應把學生當做主體對象。因此,文言文教學不能成為“訓詁課”,但不完全等同于現(xiàn)代文美文鑒賞課。我在多年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對文言文的上課方式進行了許多探索與實踐,初步構建了文言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即主動探究,重視組織自學——團結合作,鼓勵交流釋疑——誦讀感悟,要求爛熟于心——深入理解,強調(diào)知人論世——拓展創(chuàng)新,注重學科滲透——小結應用,落實當堂檢測。
一、主動探究,重視組織自學
從現(xiàn)行實驗課本的編排看,文言文無論篇幅長短,無論是講讀課還是自讀課,注釋都十分詳細,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學初步弄懂課文。如果老師一味精講,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就得不到培養(yǎng)。
當然,學生有能力通過自學讀懂課文,不否定教師在學生自學環(huán)節(jié)中的組織作用和指導作用。一般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組織學生自學:
1.要求學生必備幾本工具書?!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首先要求學生準備《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老師激發(fā)興趣,讓學生自學,學生就能圍繞教材,根據(jù)工具書積極主動地學習。
2.出示自學目標。教師應根據(jù)每課書重難點的不同,有所側重地給學生出示自學提綱,為他們的自學提供方向。
3.強調(diào)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動手習慣的養(yǎng)成?!安粍庸P墨不讀書”,要特別強調(diào)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做記號,如勾、圈、點、畫、評,尤其是那些有疑惑的地方,更要做好標記,以便質(zhì)疑交流。
二、團結合作,鼓勵交流釋疑
在自學的基礎上,對一些疑難問題,要組織學生討論解決。在“交流釋疑”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要把現(xiàn)成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對學生討論后尚不能解決的疑難進行啟發(fā)講解。
三、誦讀感悟,爛熟于心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篇文言文教學剛開始時,完全不必走老套路,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第一件事就是要讀。范讀、領讀、齊讀、散讀、默讀,依次進行。朗朗書聲中,文言文虛詞的語氣讀出來。學生在誦讀中體會感悟,進一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四、知人論世,強調(diào)深入理解。
古文離學生生活較遠,不好理解,除了字詞理解外還有感情與深義的理解,這就需要補充作者的生平事跡、寫作背景等,了解了這些,理解文章來自然容易,《小古潭記》、《記承天寺夜游》、《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名篇莫不如此。如講《記承天寺夜游》時,一旦老師補充“烏臺詩案”背景,對“閑人”的理解就會比較到位。
五、拓展延伸,注重學科滲透
“生活有多寬,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寬”。近年來,文言文閱讀的考查,有由課內(nèi)向課外發(fā)展的趨勢,如中考語文試卷,大多以課外文言文為考試題材。上述因素使得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必須跳出傳統(tǒng)“照本宣科”的狹隘的語文教學觀,以課文為引子,引導學生將語文的外延擴大到生活中。在文言文教學中,這種拓展延伸主要體現(xiàn)為以下兩點:
一是對課文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揮和理解。如在學習《木蘭詩》時,學生根據(jù)樂府詩便于吟唱的特點,將《木蘭辭》配上適當?shù)那?,用歌唱的形式唱出來,既在興趣中加快背誦速度,又增強想象能力和大膽的表現(xiàn)能力。
二是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指導學生搜集同類的資料或教師發(fā)一些相關資料,組織學生同步閱讀或比較閱讀,大大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如教《桃花源記》時,就指導學生讀《五柳先生傳》及《歸去來兮辭》。事實證明,兩年多的實踐,我看到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效果。
六、小結應用,落實當堂檢測
“文言文考點”注重對文言文積累與閱讀的考查,這就要求教師在文言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注重抓好雙基,及時反饋小結。教師可根據(jù)考綱要求,通過測驗的形式,出一些文學常識、文言實詞虛詞解釋,重點句翻譯等方面的練習,做到當堂檢測,強化記憶,鞏固知識。
總之,只要教師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閱讀訓練為主線”,就一定能改變文言文教學字斟句酌的枯燥板滯的局面,為文言文教學注入活力。
參考文獻:
[1]王相文,韓雪屏,王松泉,主編.語文教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錢夢龍.文言文教學改革芻議.中學語文教學,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