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歡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能夠準確全面地對師生關系進行分析,將傳統的“尊師重道”教學觀念轉變?yōu)椤敖虒W相長”,對如何構建新課程標準下的師生關系相關活動進行思考,從而保證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之上,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從而成為學生的良師密友。
關鍵詞:師生關系;主體地位;教學觀念;教育工作
師生關系作為我國現代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所需要密切關注的一個研究領域,其研究成果也通過新課程以及課程改革活動實現了推廣和實施。很多教師也開始意識到師生關系重建的重要性,要想順利完成階段性的教育教學工作,就要能夠對師生關系進行重新審視,并結合實際狀況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作為現代教育事業(yè)的中心和基礎,在進行師生關系重建過程中,要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傳授知識的方法實施調整,利用激發(fā)性的教育教學方法來替代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做好學生內部的激勵工作,從根本上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興趣作為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任課教師要能夠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進一步引導他們對系統的理論知識進行學習,選擇符合現代學生心理以及生理特點的教學方法,從而讓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其中。
二、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新課程標準下的師生關系重建要能夠從根本上重視教師自身的影響。首先,要轉變自我教學觀念,把更多的學習空間和學習時間交給學生,并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自我責任感,提倡學生更多地開展合作式的學習活動,從而能夠實現每個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合作式的師生關系能夠對教學目標的共同實現產生促進作用,這種交往方式還能夠讓學生之間養(yǎng)成的合作精神實現與發(fā)揚。教師要能夠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以相對積極的態(tài)度對學生進行了解和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思想品德。通過權威的調查來分析,很多學生都希望在與自己的老師能夠成為朋友,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行為和想法,才能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從而產生更加顯著的教育效果。
新課程標準下定義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能夠發(fā)自內心地關心和愛護所有學生,并正確對待他們所犯下的錯誤——積極進行引導和諒解,從根本上改變和幫助每一個學生。對于那些較為敏感的學生,其自尊心一旦受到傷害,就很容易出現較為消極的情緒,失去前進的動力。教師要能夠充分了解和尊重學生,立體、全面地對學生進行了解,建立并完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只有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社會背景、興趣愛好、個性差異、發(fā)展特點以及心理變化,才能夠與學生實現和諧相處。
三、學校教育要獲得社會的重視
政府有關部門要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支持教育事業(yè),對于師資力量差、辦學條件落后的地區(qū),要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關注,做好軟件和硬件的同時支持,還要對這些學校所實施的新課程改革以及教師培訓工作創(chuàng)造更多的有利條件和優(yōu)惠政策。例如通過資金傾斜,對于那些“弱勢學校”所開展的建設工作提供專項經費,從根本上彌補其資金不足誘發(fā)的各種問題。在進行教師培訓工作時,要率先對那些“弱勢學?!边M行培訓,并向老師們傳授新課程改革的相關理念以及方法,積極鼓勵這些教師主動參與到新課程改革活動中。還要鼓勵不同學校之間積極開展各種合作,引導辦學條件優(yōu)良的學校能夠主動與“弱勢學?!斑M行結對活動,從而實現教學資源的均衡配置,讓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能在區(qū)域學校實現共享。社會有關部門要能夠對“弱勢學?!奔右灾匾?,為每個學校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才能夠從根本上杜絕學生群體和教師群體之間出現的不平等現象。
四、做好學困生和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工作
轉化學困生是新課程理念下師生關系重建需要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能夠做好學困生轉變工作。若教師不能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學困生很容易出現厭學、自暴自棄、同學關系以及師生關系不和諧的現象,若能夠采取有效措施轉化學困生,則會讓他們的榜樣和標兵作用發(fā)揮得更加透徹,從而幫助其他后進生樹立努力學習的信心。教師在幫助學困生學習的過程中,要能達到仔細、耐心以及有始有終的要求。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有的教師都會面臨各種問題學生,包括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留守等學生。這些學生性格很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缺陷,教師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這些學生進行關愛和理解,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感受到溫暖,從而找到自我,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提出和推廣對師生關系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和衡量標準,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所以,教師要在日常教育教學觀念中對師生關系進行重新審視和衡量,及時發(fā)現師生關系發(fā)展過程中不和諧的負面因素,從而與學生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個和諧、民主、活躍的師生關系,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楊文娟.雙向尊重:品德課程師生關系的基石[J].江蘇教育研究,2008(20):31-32.
[2]季培珍.在新課程背景下對師生關系的新認識:樹立新的學生觀[J].科技資訊,2006(12):114.
[3]施海燕.淺談高中新課程美術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的轉變[J].美術教育研究,2013(22):111.
注:此文章為甘肅省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一般課題成果,課題號BY[2013]G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