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澄
摘 要:作文教學中,是寫作理論重要還是寫作實感重要?一噸的寫作理論,似重實輕;一兩的寫作實感,似輕實重。怎樣培養(yǎng)寫作實感?教師要給枯敗的情感家園植綠,給沙化的心靈荒漠澆灌。
關(guān)鍵詞:寫作實感;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
巴金先生曾說,他在創(chuàng)作《家》《春》《秋》三部曲之前,并沒有接受過什么寫作理論,出于一種不吐不快的激情,洋洋灑灑就寫成了整百萬字的三部輝煌巨著。所以說一噸的寫作理論和一兩的寫作實感,孰輕孰重,顯而易見。
魯迅后來這樣會寫文章,想來也不是壽鏡吾老先生傳授給他什么作文的秘訣。如果說壽鏡吾先生對魯迅寫作上有什么影響的話,我想也許是他搖頭晃腦讀子曰詩云的沉醉樣子讓年幼時期的魯迅跟著讀了不少的古典詩文。魯迅自己也從沒說過寫作水平的提高是受了誰的點化,或得益于某某某的教誨。
很多作文很好的學生非常反感我們的作文指導,覺得古板枯燥而無用。比如怎樣寫景,怎樣記敘,怎樣描寫,怎樣議論,怎樣安排線索,怎樣進行鋪墊,怎樣前后照應,怎樣烘云托月,怎樣入題,怎樣扣題,怎樣點題,怎樣開頭,怎樣結(jié)尾,怎樣曲折達意,怎樣委婉傳情……這些條條框框,九法十八式的招數(shù),大多數(shù)是建立在個別人狹隘經(jīng)驗基礎(chǔ)上的。這些技巧、經(jīng)驗,也許講的時候看得出,用的時候想不出;專題訓練的時候想到了,真刀真槍寫作時丟掉了。所以,寫作理論沒有轉(zhuǎn)變?yōu)樽约旱膶懽鹘?jīng)驗,再講也是白費,甚至把學生的思維框死了,學生盡寫出一些八股式的東西,那可真慘了。
為什么有的人就喜歡做寫作理論指導?我想這種人自己并不經(jīng)常動筆寫文章,于是就有了膽氣亂說一通。我們試想一下,自己根本不怎么會寫文章,他哪有那么多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呢?所以,所謂的經(jīng)驗不是偽經(jīng)驗,就是他人的老經(jīng)驗。你想,一個沒有結(jié)過婚的人如果偏要大談生孩子、做母親的經(jīng)驗和感受,那一定是很不合適的,而且會讓人覺得滑稽可笑。
光說不練,述而不作,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做派,是我們很多語文老師的通病。我怕這樣時間一長,可能導致“心智萎縮”“手腳麻痹”,除了會批評,會空談寫作理論,就什么也不會了。我想,這不是我們心中合格的語文老師。
一個理想的體育老師應該是一個運動健將,一個理想的美術(shù)老師應該是一個畫家、雕塑家,一個理想的音樂老師應該是一個歌唱家;同樣,一個理想的數(shù)學老師也應是一個數(shù)學家,一個理想的外語老師也該是個翻譯家……以此類推,一個語文老師也應該是個詩人、作家,如果由于職業(yè)的關(guān)系,不能做一名完整意義上的詩人或作家,至少也得做半個。
從前我也以為技巧有多么重要,現(xiàn)在看來,這其實都是不重要的枝節(jié)問題。所謂方法,其實是最后達到的效果。比如開頭應該引人入勝,結(jié)尾應該精警果斷,文句講究簡潔……這些和沒說有什么差別?作文有法,可文無定法。有法是大的原則,可小的技巧,微妙到必須自己去領(lǐng)悟。
那怎樣領(lǐng)悟,培養(yǎng)寫作實感呢?其實寫作是一個人表達生命的重要方式,每個文字就是你情感血脈里流淌出來的血液,有喜怒哀樂。有些孩子數(shù)理化做得漂漂亮亮,寫作起來卻是疙疙瘩瘩,這些說明他情感中有障礙。
前一個月電視里報道過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出書,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她上了一段時間學后,就回家了,自己在家看書。家里雖不富有,但是在買書上可謂不遺余力,她家里一間房子四面堆的都是書。那孩子的確有幾分天賦,她所寫的一本書,顯然不是老師教出來的。
所以,寫作與一個人的性格特征、思維習慣、明敏程度、生活歷練、見識深淺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更與一個人的情感態(tài)度密切相關(guān)。寫作雖然不是生命的全部,卻是一個人表達生命的一種重要方式。每個文字應該是一個人情感里流淌出來的血液,有思想靈魂。有些東西可以超越年齡閱歷,但寫作無法超越,因為它不是純技術(shù)上的東西。我們很多的孩子天天做題目,無書可看,沒有時間閱讀,導致他們對世相人生漠不關(guān)心,失去了喜怒哀樂之情,除了分數(shù),似乎再沒什么能激起他們情感的波瀾。這就是一種情感的枯萎、心靈的荒漠化。他或許可以在理科上很好,但是寫作絕對不行。
有位成績很不好的學生,整天優(yōu)哉游哉,作業(yè)不好好完成,作文是最讓他頭疼的作業(yè),自然更懶得動筆,每天就等著混日子畢業(yè),所有的老師都覺得他沒救了,然而一件事,讓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無意間看到他寫給一位女生的情書,這絕對是全校一流:第一,字一筆一畫像在練書法;第二,語言流暢生動,文采飛揚;第三,感情充沛,一往情深;第四,洋洋灑灑,下筆千言??傊?,個人的全部才智全超水平凝聚在情書上,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形式,都讓我驚嘆不已。我因勢利導地說:做一件事,只要你喜歡就能做好,寫作文也是這樣,以前也許我沒有發(fā)現(xiàn),從今天起,我要好好培養(yǎng)你這方面的才能。你也認認真真寫,因為寫作能力對一個人來說終身有用。就是這話,讓他寫作熱情高漲。作為每一個從事過作文教學的老師,我們確實應該好好想想,如果能讓我們的學生對待作文像對待寫情書那樣執(zhí)著、認真、投入,作文水平不能提高那倒是件稀罕事。
要讓學生能把作文當情書來寫,關(guān)鍵是要提高他們對寫作的認識,提高對語言的興趣,在態(tài)度上接受作文;要讓學生把作文寫得像情書那樣精彩,一定要提高對世界、對生活的明敏程度,讓他們的心變得純真、敏銳、細膩,在情感上給作文做好鋪墊。
古人云:“見花落淚,見月抒懷?!闭且驗檫@些文人對世界懷有一顆敏感的心,所以才寫出了撩人情殤的詩文。文人往往有多愁善感的特質(zhì),一些對其他人可能無動于衷的事,在他們心里早就熱血沸騰了。將心中所感付諸文字,那文字就成了在紙上怦怦跳動的心。一般說來,自己沒有被感動過,千萬不要指望去感動別人。不能感動人的文字也絕不是精美的作品。
不精不誠,不能感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所以,寫作不是寫字,而是思想的歡歌,靈魂的舞蹈,生命的旅行。只有將人生賦予生命的情感,筆下才會流淌出充滿靈性的歡歌,文字里才會站立出一個個鮮明的自我。
參考文獻:
錢亮.開發(fā)寫作資源,寫出真情實感[J].文學教育:上,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