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亮
摘 要:“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真誠的贊賞和期待會極大地促使被期待者向著被期待的方向努力。面對社會發(fā)展對英語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及高中階段存在的部分學生英語基礎弱,缺乏英語學習興趣的現(xiàn)狀,廣大英語教師應明確工作性質,注意控制語言和行為,不斷調整工作態(tài)度和教學方法,通過點點滴滴的努力讓“皮格馬利翁效應”在英語教學中發(fā)揮巨大的促進作用,從而真正實現(xiàn)師生的和諧相處,教學相長。
關鍵詞:“皮格馬利翁效應”;贊賞;英語教學
在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性情孤僻,擅長雕刻。孤寂中他雕刻了一座理想中女性的雕像。長久與雕像相伴,他竟然對雕像產生了愛慕之情。他的真誠打動了愛神,愛神賦予雕像生命使她成為一個活生生的少女。故事向人們表明內心對別人真誠的期望最終會成為現(xiàn)實。
在心理學領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在小學教學上實驗并提出了“皮格馬利翁效應”。這一效應指個體真誠的贊賞和認可以及積極的期待會極大地提高個體做事的積極性,并激勵個體向著被期待的方向發(fā)展。在這次著名的實驗中,他和助手在一所小學進行了一個“未來發(fā)展實驗”,并隨機挑出一些孩子的名字列在了“最有發(fā)展前途者”的名單上。8個月后,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
顯然是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fā)生了作用。因為這個謊言左右了老師對名單上學生能力的評價;而教師又將自己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情緒、語言和行為無意間傳遞給了學生,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尊、自信,從而不斷努力,取得了超乎尋常的進步。由此可見,皮格馬利翁效應在教學中有很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皮格馬利翁效應”對教師工作態(tài)度的啟示
由于種種原因,高中階段部分學生存在英語基礎弱,英語學習興趣低等問題。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有教師單方面的知識傳授,缺乏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教學效果自然不盡如人意?!捌じ耨R利翁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者對被教育者的真誠關心和愛護是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前提。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無法改變學生的學習能力,卻可以正確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通過改變自己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實現(xiàn)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從而點燃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
1.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潛能,以此激發(fā)其內心對于學生的熱情和期待,并在與學生的接觸中有意無意地把這種期待傳遞出去。受其影響,學生會朝著教師的期望積極地努力。對于英語學不好的學生,教師應該意識到可能他們只是學習方法有問題,需要老師更多的鼓勵和方法指導;或是他們只是語言能力差而其他方面的能力很突出。所以,教師絕對不能以學生一方面的不足全盤否定他們的能力。否則,英語課上老師對那些英語差而其他科目好的學生的負面評價甚至可以影響其他科目的表現(xiàn)。
2.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鼓勵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實,教師更應該成為皮格馬利翁一樣的雕塑家,通過正確運用贊揚和鼓勵,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對學生的鼓勵應貫穿于整個學校生活中。這種鼓勵可以是學生取得進步時的一句稱贊;可以是學生表達看法時的一個贊許的微笑;也可以是學生氣餒時的一句“加油”;或是學生迷茫時老師期待的眼神。點點滴滴的關心和愛護在這些鼓勵中充分體現(xiàn),使學生無時無刻不感受到老師的愛與期待、尊重與希望,從而明確了學習目標,重新燃起學習的信心。
二、“皮格馬利翁效應”對教師工作方法的啟示
高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年齡上還沒有達到成年,但他們的思想和心理已接近成年人。只有在老師的關心和鼓勵下,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不斷產生學習的熱情。
1.關注每一個學生
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都是老師關注的對象。盡管他們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長經歷和不同的學習能力,但他們都應得到老師同等的尊重和信任。在此基礎上,教師才有可能真正了解每個學生最需要什么。對于英語基礎好的學生,教師應提高要求;對于英語學習中取得進步的學生,教師要及時鼓勵;對于英語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除了更多的鼓勵,教師還應給予有針對性的方法指導,及時幫助他們走出迷茫。課堂提問時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使全班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通過獨立思考完成學習任務,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樹立學習
信心。
2.嚴格要求
每一位熱愛學生的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對象總是充滿熱情和期望,這是師愛的真實流露。但這種真愛應該和嚴格要求結合在一起才能體現(xiàn)師愛的目的性和原則性。嚴格的要求主要表現(xiàn)為:教師嚴肅的教育態(tài)度、嚴明的紀律和嚴厲的行為。嚴肅的教育態(tài)度保證了教育的純粹性;嚴明的紀律保證了教育的規(guī)范性;嚴厲的行為能夠對學生的不良行為起到威懾作用。一旦有學生違反了相關規(guī)定,教師有理有據(jù)的嚴厲批評和嚴肅的教育態(tài)度不但能讓學生心服口服地認識并改正自己的錯誤,更能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嚴厲之中真誠的關愛和期望。
哲學家羅素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發(fā)展?!弊鳛榻逃ぷ髡撸瑹o論面對什么樣的學生都應該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作皮格馬利翁一樣的雕塑家,對每個學生都充滿熱情和期待,以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把教師無私的關愛播撒到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愛和尊重。同時,這種愛和尊重會激勵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給予積極的回報,從而激起內心深處對于老師的信任和愛戴,兩方面互相作用就會產生神奇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參考文獻:
[1]吳瑞民.皮格馬利翁效應給英語教學帶來的啟示[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34):100-101.
[2]楊燕秋.“皮格馬利翁效應”對于提高初中英語學習有困難學生學習效果的研究:以昆山市玉峰實驗學校為例[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