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永
摘 要:小學是教育的啟蒙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是為往后的學習打基礎的,在學生整個的學習生涯中可謂是非常重要的,書法學習對小學生學習耐心、學習興趣等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能發(fā)揮很大的作用。而在我國現(xiàn)階段的小學教學中還是以文化課的教學為主,對書法、音樂、美術等藝術方面的學習重視不夠,并且在教學方法上也不得當,那么在目前小學書法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又該采取怎樣的教學視點和方法進行小學書法教學。
關鍵詞:小學書法;教學;視點;方法
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同樣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它記載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內涵深厚,同時中國書法作為既具有書寫美感又具有文化內涵的特性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隨著國家經濟的進步與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的地位逐漸衰落,所以從小學起開展書法教育意義重大。
一、在小學實行書法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教學
學習書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堅持與練習,這就需要學生有很大的耐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對學生進行書法教學,讓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書法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并且有利于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常規(guī)的文化課教學中開設書法教學也更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在日常的學習中更有動力。因此在小學教學中進行書法教學既能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自身素質,同時也是更加有利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從而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發(fā)展。
2.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承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承方式,其中書法就是最重要的傳承方式。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加的注重對經濟的追求,忽視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因此在小學教育中逐步開展書法教育并不斷的擴大,有利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二、小學書法教育教學視點和方法上的不足
在實施素質教育之前,學校主要抓的是“文化課”,認為書法教學在短期內不能取得很大的成效,對學校在教學成果的排名上沒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對書法教學也就不重視;學校運用在書法教學上的資源也是非常有限,有時候甚至是不投入資源使用;與之相應的,學校關于書法教學的教師隊伍的建設也是不夠重視,所以也就沒有很好的師資。
實施素質教育之后,就一把抓,就認為什么都是好的,不分主次,認為只要上課了就能提高學生的素質,學校的教育目的就達到了,完全不顧在實際情況中學習的學習情況。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書法教學基本處于一種邊緣化的狀況,沒有專業(yè)的教師,充足的教學資源,以及完善的制度。
三、小學書法教學新的視點和方法
1.生命的視點和方法
教育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培養(yǎng)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人類通過教育可以傳承自己的文化,同時也可以提高生命的價值,重構生命的意義,所以說教育是有生命的,并不是毫無意義的客觀事物。在教育活動中,這里的生命包含多重含義,既包括教學敘事的生命,也包括教學主體的生命,同時還包括教學教學對象的生命。
生命的視點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把書法教學看成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實現(xiàn)書法教學的生態(tài)化。我們可以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風俗人情、社區(qū)文化等內容融入到小學的書法教學中,既可以作為小學書法教學的資源,為學生在進行學習書法或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的時候提供素材或靈感;也可以作為是對書法教學的生態(tài)補充,在相對動態(tài)的環(huán)境下對學生進行書法教學使學生更能夠感同身受,更能體會到某些書法內涵,進而更能促進學生書法素養(yǎng)的提高。再具體的說,就是要求學生在平時的書寫中要注意書寫的筆序、筆劃、結構,把握好行間距和字體的大小等,書寫規(guī)范。生命的視點還要求我們要運用人體美學的規(guī)律來進行楷書的教學。在書法教學的實踐中,有經驗的老師都會用人體的高矮胖瘦等形態(tài)和人體的結構來比喻字體的機構和形態(tài)特征。
生命的觀點和方法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的思想,是書法教學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四、兒童的視點和方法
兒童是學生群體中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的認知尚處于感知運動階段或前運算階段,對事物的掌握和理解尚處于表面階段,所以在對兒童進行書法教學時就要利用他們對圖片、游戲感興趣的特點開展教學活動。
如在教授單個字的時候可以將字的書寫注意事項和方法編成一些兒歌,這些兒歌將字的書寫順序、字的結構、字中所包含的文化精氣神都概括在內,并以一種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樣就更能引起兒童的興趣,也更能幫助對書寫知識的掌握。
五、專家的視點和方法
在過去的小學教學中把書法教學等同于語文課中的練字教學,只是單純的教學生認字、寫字,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書法教學。專家的視點主要是指書法教師的獨特性,書法教師不同于一般普通的教師,也不同于書法教育家,算是兩者的結合[4]。書法教師首先是作為一名教師,因此書法教師除了會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外更重要的是要會“教”,要能講的透、教的好;然后是作為一名書法藝術家,要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素養(yǎng)和素質,能“看得懂”、“看得精”。
專家的觀點要求書法教師要掌握跟書法和書法教育相關的理論、技巧、法則,理解與我們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書法鑒賞等方面的知識[5]。既要懂得教材的知識,還要懂得怎樣教授教材的知識。專家的視點還要求教師要有嚴格的規(guī)范意識,每上一節(jié)課前都要備好教案,要有清晰的講課思路,講課方法以及獨特的教學理念。
六、結語
書法教學在小學教學中算是比較新的一門課程,其作用更注重的是對學生內在氣質的培養(yǎng),其教學效果不會如常規(guī)的課程一般明顯,但我們卻不能忽視它。小學書法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應堅決堅持生命、兒童、專家這三個視角和方法。
參考文獻:
[1] 沈顯龍.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J]. 小作家選刊(小學). 2008(06) .
[2] 李昊穎,王麗娜. ?“文字”小組倡議書[J]. 小學生(快樂新讀寫). 2011(12) .
[3] 陳殿軍. ?花開淡墨痕,清氣滿乾坤——濟南市明湖小學書法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 中國教師. 2013(24) .
[4] 陳丫歡. ?讓學生感受“書藝”之美——《蘭亭序》教學反思[J]. 青少年書法. 2013(01) .
[8] 姚猛. ?讓孩子徜徉在墨海中——淺談小學書法教育的策略[J]. 考試與評價. 201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