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娟
摘 要: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核心,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還是溝通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橋梁。班主任素質的高低,對整個班級的教學質量的評估、管理工作進行、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有重要的影響,本文針對如何搞好小學班主任工作做了初步分析。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生差異;學習興趣激發(fā);加強溝通;促進發(fā)展
小學是義務教育的基礎,正是因為在教育的奠基階段,所以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生學習路上的領路人,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起著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與實踐是現(xiàn)在小學教育工作的重點。小學生心理單純,崇尚善良和美好;活波好動,模仿能力強自制能力較差,崇師心理在此時期為高峰期,那么如果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和學習、接受特點,更好的搞好小學班主任管理教學工作,促進孩子們的身心和學習健康發(fā)展呢?
一、建立科學的班級管理制度
良好的班級紀律是教育和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做到抓好班級紀律管理,對于敢犯錯和經(jīng)常犯錯的同學,教師要找其談話,用感恩和感化等各種教育手段來糾正其犯錯的心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絕不能怕吃苦勞累,要相信再頑皮的學生在自己持之以恒的教育下定會有所進步。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班級日常生活、學習管理條例。囑咐學生要嚴格按照班級管理條例約束自己,不做違規(guī)的事情;擺正自身的心態(tài),多向優(yōu)秀的學生學習,鄙棄不良的習慣。有了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學生的一切日常行為都有章可循,科學的班級管理制度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前提。
二、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
教師要建立班干部隊伍,增強學生的集體感,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首先要建立公正的班干部選拔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競選中,根據(jù)學生投票選出班長、學習委員、生活委員等職位,協(xié)助班主任的工作。由于學生更了解學生,因此班干部這個小團隊對于班級管理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班主任要定期與班干部成員溝通,了解近段時間班級同學的學習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處理;同時要定期與班級同學溝通,鼓勵大家提出對班委會成員的意見,避免班干部由于“自我膨脹”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消極作用,樹立班干部的責任意識,另外,班主任要做到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不能讓學生產(chǎn)生“老師偏袒班干部”的感覺。對于班長這一特殊職位,可以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輪崗制”,即每位學生都當一個星期的班長,使每位學生的能力都得到鍛煉,同時體會班長這一職務的辛苦,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更配合班干部的工作。
三、營造班級氛圍,培養(yǎng)集體精神
現(xiàn)在的小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在對學生的家庭教育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溺愛,嬌慣等現(xiàn)象,造成學生在班級中自我意識突出,無法與同學和諧共處。針對學生的這種現(xiàn)象,小學班主任應積極發(fā)揮班級的做用,在班級中營造出家庭的氛圍,促進學生之間友誼的產(chǎn)生。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可以盡可能的多組織學生進行團體活動,增加學生的團體意識。通過團體活動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在班級中的責任感,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精神,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四、關注學生心理,促進健康成長
小學班主任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加以關注,更應對學生的心理動向給予重視。小學生雖然年紀偏低,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學生心理往往早熟而脆弱。因此學生很容易受到家庭,社會中的一些負面現(xiàn)象的影響,導致學生的心理波動,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小學班主任應全面細致的掌握學生的心理,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給予及時的疏導,幫助學生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挫折,引導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五、樹立榜樣,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
近代心理學家麥獨孤認為,人類有一種天然的沖動去照樣做其他人的行為。所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無論是正面理解還是反面理解。每個班內總有一部分做事認真,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我在班級管理中,充分運用這些做事認真和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將他們樹立成其他學生的榜樣,要求其他學生在做事和學習中學習他們,有了這些身邊的“參照物”,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就有了一種有形的行動準則和學習動力,使班級形成一種凝聚力和向上力。同時,我利用班會和語文課堂,經(jīng)常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一些成功者的勵志勤學、自強不息的人生經(jīng)歷,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爭取后來居上。競爭是一股巨大的、潛在的、其他任何外力都不可能達到或代替的動力。在班內,無論是優(yōu)秀生、中等生,還是學困生,我都會想盡辦法激起他們的競爭意識,在班內掀起一種激烈、持久、友好、互助的競爭活動,爭取使所有學生取得共同的、更大的進步。比如,我在班內設立了“學習之星”、“文明之星”、“勞動之星”、“紀律之星”、“衛(wèi)生之星”、“進步之星”,每周都要在班會上評選這些“星”,促進學生的競爭意識。
六、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合理的教育方法。以往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談的都是學生的缺點,導致家長的自尊心被挫傷,并將不良的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因此出現(xiàn)學生害怕開家長會的現(xiàn)象,班主任應該多在家長面前贊美學生,樹立家長及學生的自信心,即使學生真的存在什么問題也要注重溝通方式,不僅要從自身的管理中找問題,還要了解家長在平時生活中是怎樣教育學生的,如果發(fā)現(xiàn)教育方式有問題要及時糾正,告訴家長過于嚴厲或者過于寵愛的方式會對孩子的心理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使家長信服,愿意與自己溝通,配合學校的工作。
總而言之,班主任工作不是立竿見影的工作,而是復雜艱巨的工作,任重而道遠。班主任面對的對象是活潑、可愛的孩子,他們就像一顆顆茁壯成長的幼苗,需要耐心、愛心,對班級中每一個成員細細地“澆灌”。相信今后工作中多觀察、多動腦、多學習,實踐加總結,一定能使班主任工作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張俊琳.課改下如何做好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3):22-22.
[2]韓新梅.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共建和諧師生關系[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274—276.
[3]吳海軍.小學班主任如何進行民主風格管理[J].才智,2013(3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