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摘 要] 英語口語教學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shè)出生活化的場景,為學生的交流營造愉悅的氣氛,幫助學生形成語感,在口語交流中能夠脫口而出。英語口語訓練要養(yǎng)成習慣,多開口、多實踐,逐步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關(guān)鍵詞] 初中英語 口語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 6058(2015)34 0045
英語作為交際工具,學習的目的就是能夠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我們的英語教學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語言環(huán)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形成英語思維。學生在用英語交流時,總要先經(jīng)過“翻譯”的過程,這樣在交際上會顯得“不合拍”。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需要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緊密結(jié)合教學實際多措并施,讓學生用英語交流成為常態(tài)化習慣。
一、創(chuàng)設(shè)生活化場景
英語口語教學應從實際生活出發(fā),選擇學生熟悉的內(nèi)容,通過在具體的場景模擬中交流與對話,使學生掌握用英語溝通的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如學習蘇教譯林初中英語八上Unit 1 Friends時,教師可先出示宋祖英等名人的圖片引出新單詞slim, generous, singer等,讓學生討論圖片上人物的外貌特征,學生會帶著好奇心在不知不覺中去看、去聽、去說、去感受……漸入狀態(tài)之后,教師用自己好朋友的照片做示范:This is my best friend, she is slim and has short hair. She is generous and helpful.引導學生描述各自好朋友的長相;隨后在班內(nèi)展開討論: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 What makes good friends? 要求學生運用A部分的單詞:helpful, honest, keeps a secret, makes me happy等作為話題,在各小組內(nèi)交流,再選出代表在班內(nèi)展示。最后做猜測游戲:讓學生描述某一同學或教師,其他學生猜猜是誰。生活化英語口語教學方式能極大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其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欲望。
二、采用多樣化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用固定不變的模式教學,而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
如學習蘇教譯林初中英語八上Unit 1 Friends時,教學時安排學生聽音做題:Is Betty generous? What does she want to be when she grows up? 回答完問題,教師讓學生反復跟錄音模仿、正音,培養(yǎng)語感;接著教師指導學生對Betty,Max和May的信息進行復述,這是一種有效提高口語的好方法。復述之后,教師鼓勵學生對Betty,Max和May的信息進行限時背誦,學生記憶了大量的句子和部分范文,組織語言就更加容易;這時教師要因勢利導與學生展開對話:Who would you choose as your best friend? 有的學生會說:“Id choose Max. Because he can tell funny jokes, so Ill never feel bored with him.”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學生開口;最后教師可在講臺上設(shè)立“English corner?”讓學生秀一下各自的“Best friend”。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運用不同的教法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口語的語言環(huán)境和氣氛,同時還要不斷地為這種口語氛圍“添油加醋”以增添動力,不斷地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勁頭。
三、養(yǎng)成常態(tài)化習慣
英語口語教學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與堅持的語言教學過程,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盡量用英語教學,學生的問答也要全部用英語進行,課堂內(nèi)外,盡量做到:“Whenever and wherever you are.Just talk in English.”
如學習蘇教譯林初中英語八下Unit 2 Travelling時,教師在大屏幕上滾動展出長城、黃山、大海等風景點問學生:“Do you like travelling? ”接下來師生對話,進行Where did you go? How did you get there? How long did you stay there?等自由交流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看圖討論Travelling in China: Chinese gardens/Museums/Places of natural beauty等。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體驗,愉快地表達個人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練習了口語。在充分討論的基礎(chǔ)上,教師把學生分成五組,分別代表Kitty, Simon, Sandy, Daniel, Millie要求填空—復述—背誦各自的旅游信息。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延伸到課外,和家人商量之后準備一篇口頭作文:Where are you going to visit?教師在教學中利用旅游這種日常的話題,讓學生針對問題開展口語訓練,使學生有話能說,有話想說,課上課下都有說英語的機會,將口語訓練常態(tài)化。
總之,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shè)生活化場景,采用多樣化方法,養(yǎng)成常態(tài)化習慣,不斷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機會,讓他們多開口,多實踐。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優(yōu)化英語口語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多措并施,提高口語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李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