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
【摘要】情感教育是高中素質教育和新課標共同提出的教學要求之一。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描述性研究法和實證研究法,以高中物理為研究對象,詳細而深入地探討了實現和落實將情感教育滲透到高中物理教育中去的具體途徑,以及為高中物理教師們提供情感教育方面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情感教育 高中 物理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6-0084-02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心理反饋和對現實事件的態(tài)度體驗。高中的情感教育包括道德、理智和審美這三個方面的教育。將情感教育融入到物理教學中,不僅有利于在師生之間建立起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物理成績。此外,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積極健康的心理情感。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奠定情感教育的基礎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任何一門學科教育的課堂教學中所必需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來進行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需要物理教師轉變教學的思想觀念,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和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要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設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地位的平等。這里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對學生提出學習要求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以外,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另一方面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公平對待,這里特指教師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
例如,像是“怎樣才能更好地掌握住物理公式的應用方式”和“背誦復雜而枯燥的物理概念有沒有什么訣竅”這樣的問題完全可以在和諧寬松的聊天氛圍中,把學生作為一個平等的主體來展開討論。通過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來提升師生之間的信任感,就為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打下了堅實而穩(wěn)固的基礎。在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物理教師還要注意“一碗水端平”的道理,不能過多地將注意力放在優(yōu)等生或是學困生身上。不然,既會增加這些受關注學生的心理壓力,又會讓其他未受到關注的學生產生心理上的落差,從而在師生之間筑起疏遠的圍墻。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感和理智感,完善情感教育
高中的學生正處于人格中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三觀的形成階段。所以,高中教師有職責也有義務通過教育和引導來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三觀,進而培養(yǎng)起健康且健全的人格特征。作為高中教師之一的物理老師也應該在物理的課堂教學中滲入道德感和理智感的教育,對物理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教育進行內容上的補充和完善。道德感教育涵蓋的內容很多,包括愛國主義、民族主義、集體主義和責任感等。理智感教育則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的愉悅體驗等方面了。教師利用學生的喜好,鼓勵學生探索這些喜好中的物理知識,經過艱難的努力來獲取物理答案,使學生從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轉變?yōu)橹鲃訉W習的狀態(tài)。不管是道德感的教育內容還是理智感的教育內容,高中物理的教材中都有很多相關的教學內容,非常利于教師的引入和滲透。
比如,記載了小孔成像等物理知識的《墨經》和收錄了聲、光、電、力學的《夢溪筆談》就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這些先進的技術原理至今也在世界性的物理學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中的物理老師完全可以在授課的潛移默化間培養(yǎng)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再比如,高中女生一般都會在體育課上接收排球運動的教學和訓練,而男生則一般都會參與籃球運動。即便是不經常參與排球比賽或籃球比賽,也會關注NBA、CNA或排球錦標賽等國內外的賽事。在學習高一下學期《曲線運動》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對排球和籃球運動的熱愛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拋體運動的規(guī)律”和“圓周運動”等物理知識的意識和愿望。經過刻苦的學習來掌握排球中接球、攔網的知識原理和籃球中運球、投籃的知識技能,學生就能享受到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實踐體驗。
三、化解學生的情感困惑,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十六、七歲的高中學生具有青春期少年敏感而沖動的典型心理,內心埋藏著豐富而復雜的情感,對世界充滿了探索的欲望和反抗的意識。但是,這些心理特征也很容易產生偏差而將學生的情感和性格引向錯誤的發(fā)展方向。所以高中物理老師在展開物理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但要了解學生內心的情感困惑,還要鼓勵和幫助學生走出情感困惑,主動地對這些困惑進行正向的引導和解決,使學生建立和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情感。具體的解決方式有兩種:一是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來轉移學生的情感困惑;二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去向,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來引導學生從封閉的自我世界中走出來。
四、情感教育要為學生提供和創(chuàng)造出成功的機會
從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研究中可以得出,人的心理需求之一是被人認可和承認。用心理學范疇的專業(yè)用語來說的話,就是成功的體驗具有讓人進步和提高的激勵作用。學生也一樣,會因為在物理教學課堂上得到了教師和同學的認同而形成參與物理學習的意識和提高物理成績的愿望。所以高中的物理教師應該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當堂課程的教學內容而精心設計出教學的難易梯度,因材施教,讓物理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滋味。通過滿足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心理需求而培養(yǎng)起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物理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比如,在學習高一下學期《萬有引力與航天》這一單元的時候,物理老師在課前設計課堂問題時要結合學生實際上的知識能力水平而設計出層次不同的問題。像“萬有引力由誰提出的”和“牛頓是再怎樣的啟發(fā)下發(fā)現萬有引力的”這樣的簡單問題,可以在課堂開始時提出,讓學習成績相對來說不是很好的學生來回答。一方面順利引出了課堂的主題內容,另一方面又讓物理能力較差的學生從課堂開始之初就得到了一種成功的心理體驗,可以專心致志地進入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而像“宇宙行星之間的引力原理”和“萬有引力和航天之間的關系”這種難度較高的問題,需要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思考和探索,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還能讓回答出問題的學生得到極大的成功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和熱情。
可見,高中的物理老師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情感教育奠定好穩(wěn)固的基礎;然后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審美能力,完善情感教育;接著,應該化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困惑,確保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最后還要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體驗成功的機會,利用學生對成功的心理需求來推動其進步。
參考文獻:
[1]魏正賓.情感教育:淺析高中物理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2,11:93-94.
[2]金萍英.如何將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J].文理導航(中旬),201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