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芳
【摘 ?要】誦讀作為我國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方法,強調通過語感的培養(yǎng)來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對于高中語文教學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學習趨于功利化,如何做好高中語文的誦讀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學素養(yǎng),則尤為重要。因此,本文探討高中語文誦讀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誦讀教學 ?方法策略 ?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1270(2015)02-0055-01
一、高中語文誦讀教學概述
誦讀教學是一種兩方互動的教學模式,要求語文教師通過一系列的課程內容來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誦讀教學法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是實踐性。誦讀是由聽者和讀者共同進行的閱讀活動,如想要準確的理解文章內涵和作者思想,就必須不斷進行實踐,在實踐中鍛煉閱讀能力,提升語文水平。因此誦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其次是音象性。音象性指的是聲音的意境化和形象化,誦讀需要通過逼真形象的聲音,將語言文字的內在含義表現出來,把握文章的內涵,這也是誦讀學習的核心意義之一。最后是規(guī)范性,即誦讀需要使用規(guī)范性的有聲語言。使用普通話,能促使語法、詞匯和語音變得規(guī)范,消除多地區(qū)不同方言之間的交流障礙。而且規(guī)范的語言能突出誦讀的韻律和內涵,從而使得誦讀過程更加有效。
二、高中語文誦讀教學方法分析
(一)培養(yǎng)教師的語文誦讀教學意識
誦讀是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掌握的教學方法,然而這種教學意識在很多學校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遵從,特別是在一些落后地區(qū),誦讀教學方法的應用還不是很廣泛。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誦讀教學意識的提高,應該從思想意識和經濟條件兩方面考慮。在思想意識方面,學校應該定期開展一些培訓和講座,向教師闡明誦讀教學的好處,讓教師在思想上逐漸認識并接受誦讀教學方法,從而培養(yǎng)誦讀教學意識。在經濟條件上,應該根據本地區(qū)、本學校的經濟條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量、適度的開展誦讀教學,為誦讀教學配備一定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促使誦讀教學在高中常態(tài)化、合理化。
(二)營造語文誦讀教學的課堂氛圍
語文誦讀教學氛圍的營造,指的是學校引導老師、老師指導學生,通過思想教育、激勵方法和制度建設等方法,營造出崇尚誦讀、尊重誦讀、老師以誦讀為榮、學生喜歡誦讀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處于開放、活躍、和諧的教學氛圍。如此一來,學生的主動性被大大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也會得到很大的挖掘。對學校來說,應該從政策上鼓勵和倡導誦讀教學,對老師來說,應該從學生意識和教學方法著手,徹底執(zhí)行誦讀教學方法并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應該通過對學校政策的領悟,積極的參與到教師組織的誦讀教學活動中,從中體驗到語文學習的喜悅,同時在教師的激勵下,將被動接受學習轉化為自發(fā)主動學習,從而讓學生從誦讀學習中受益。
(三)掌握語文誦讀教學的方法技巧
科學合理的語文誦讀教學技巧,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1.可以巧設情境。充分利用視覺和聽覺的作用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如在《滕王閣序》一文的教學中,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如今滕王閣的美妙景色和壯觀景象,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作者王勃肆意瀟灑的文筆特點。同時,在教學中可以播放由藝術家、播音員等朗誦的錄音帶,提高學生對語文語言的感知,從而促使誦讀教學事半功倍。
2.可以巧設問題。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心中產生好奇感,使得學生的思維、記憶和注意力有效集中,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如在《雨霖鈴》一文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想要表達什么?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去誦讀文章,邊讀邊思考,這樣能將作品的思想和感情基調準確把握。
(四)高中語文誦讀教學案例分析
本文以《蘭亭集序》為例,分析誦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浙江蘭渚山景色美麗,而越王勾踐也曾在蘭渚山種過蘭花,教師可以以此典故為例,引入《蘭亭集序》,同時向學生展示王羲之的《蘭亭序帖卷》。如此導入,具有歷史內涵,且學生具有較高的學習興趣。接著挑選幾名學生進行文章的誦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評價。對于存在疑問的地方,分小組進行討論并解決,并將重難點問題總結后讓老師幫忙解答。最后老師和全班學生進行齊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讓學生感受到誦讀的魅力,達到良好的師生互動效果。在課程的最后,教師用板書寫下樂、痛、悲三字,樂指的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痛指的是人生苦短、死生亦大,而悲指的是人之生死、千古同悲。引導學生學習并用心感受,從而理解文章中作者的偉大情懷。同時緊緊圍繞課堂學習內容,為學生布置課外作業(yè),即朗讀并背誦《蘭亭集序》全文,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課堂學習效果,為后續(xù)的深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以高中語文誦讀教學方法為研究內容,在理清高中語文誦讀教學方法相關概念及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誦讀教學的策略,包括教學意識的培養(yǎng)、教學氛圍的營造、教學技巧的掌握,并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分析了誦讀教學方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具體應用,這對于現階段高中語文教學的改善有很大的參考意義。然而誦讀教學法是語文教育者普遍關注的問題,因學識、時間和條件等的限制,本文的研究也多有不足之處,希望專家學者多加指正,研究出更適合高中生的誦讀教學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