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芳
(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山西 臨汾 041000)
?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探究
王麗芳
(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山西 臨汾 041000)
摘要: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高中英語教學中要提高課堂語用意識,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充分挖掘現(xiàn)有教材的文化內(nèi)涵,在課內(nèi)課外進行文化的滲透;重視交際文化的教學,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
關鍵詞:語言文化;課堂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
所謂“跨文化交際”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際。新課程標準明確歸定:英語學習的較高階段要通過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外語教學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外語教學是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由J.Schumann創(chuàng)立的文化移入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現(xiàn)代外語學習的主要理論之一,該理論認為語言學習就是文化移入。
1高中英語跨文化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
現(xiàn)行使用的高中英語教材是依據(jù)“結構-功能大綱”編寫的,每個單元有一個話題及交際功能項目。每個話題均反映了中外不同的文化,對話和閱讀課文就是圍繞這個話題展開的,既體現(xiàn)了交際功能項目又體現(xiàn)了知識文化。英語教師應充分開發(fā)利用現(xiàn)行英語教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主要途徑。
1.1詞匯教學
詞匯是最明顯的承載文化信息,反映人類社會文化生活的工具,詞匯中的成語,典故,諺語等更與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在詞匯教學中要充分挖掘英語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歸納總結對比這些詞與漢語含義有別的特殊文化含義。比如dragon(龍)在漢語中是吉祥動物,中國人將自己比作龍的傳人,還有望子成龍的說法。而在英語中龍則是一種兇猛的怪物,常被看作邪惡的象征。對于英語中大量的成語、典故、諺語等,在學到相關詞語時教師要不失時機地介紹給學生,不可望文生義,要從文化的角度進行特殊處理。
1.2對話教學
為達到在某一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的交際目的,除了必要的語言知識外,還必須有一定的社會文化知識。沃爾夫指出:在與外族人交談時,本族人對于他們在語音和語法方面的錯誤比較寬容。與此相反,違反說話規(guī)則則被認為是不禮貌的。為了實現(xiàn)交際的得體性,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礙及誤解,英語教師在對話教學中一定要將語言形式與語用、文化形式結和起來。自然對話教學中的語言呈現(xiàn)、反復操練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真正掌握某一交際功能不能只停留在常識性的交際方式上,更要培養(yǎng)學生深層次的交際技巧,諸如語言的場景、說話者的交際風格、交際策略、交際意向等。
1.3課文教學
高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課文無論題材和體裁直接涉及到英語國家的文化內(nèi)容,除了對語篇模式進行分析外,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習語典故等需要教師作適當?shù)难a充,讓學生了解言外之意,根據(jù)語言習得理論:只有當語言習得者接觸到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即略高于習得者現(xiàn)有的語言水平的第二語言輸入時才能促成。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內(nèi)涵外,還應通過各種渠道,拓展學生課外接觸英語國家文化信息的渠道??蓮囊韵氯矫孢M行工作:
1.3.1拓展課外閱讀。通過時文選讀,了解西方國家新的價值觀并可學到最新的俚語。如讓學生訂閱《上海學生英文報》(Shanghai Students Post)21 st Century 等英文報紙,教師還可從China Daily及Times、Digest等國內(nèi)外英文報刊雜志中選些文章讓學生讀;通過名著欣賞,誦讀英語優(yōu)美句子來提高文化鑒賞能力。
1.3.2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wǎng)絡等媒體。利用網(wǎng)絡讓學生搜尋與課文相關的材料:利用學校電視廣播系統(tǒng)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觀看英文教學片《走遍美國》(A Family Album)和《跟我上舊金山》(Follow me to San Francisco)等和適合學生觀看的英語原片如《音樂之聲》,欣賞英文歌曲。
1.3.3創(chuàng)設校園英語氛圍。在教學樓、實驗樓、課室、走廊等地方貼上英語指示牌,英語格言諺語;開設英語角活動,舉辦講座,介紹英美文化,舉辦英語演講比賽;有條件的學校還可提供場所,開設模擬場景,讓學生在較為真實的環(huán)境中用英語進行交際;結合英美國家的一些重大節(jié)日,舉辦英語晚會。
2高中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原則
語言是承載文化的工具,文化教學應與語言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而文化的滲透又必然會牽涉到世界觀價值觀等方面的內(nèi)容,因此在培養(yǎng)高中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2.1實用性原則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應與所學內(nèi)容緊密結合,尤其是涉及到日常交際的內(nèi)容。教師不能只停留在常識性文化知識的講解上,應創(chuàng)設各種語言場景,把抽象的文化與語言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實踐中去體驗感悟。尤其是那些與中國文化有差異的交際規(guī)則及言語行為習慣一定要讓學生反復操練,做到舉一反三熟練掌握。
2.2循序漸進原則
根據(jù)認知規(guī)律,學生的語用能力是逐步發(fā)展起來的?,F(xiàn)行教材正是根據(jù)這一規(guī)律,以螺旋式循環(huán)往復的方式編寫的。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中不同的語言功能,在不同語境中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多元逐步滲透,把握英語語言文化進而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2.3思想性原則
中學生的價值觀正在形成中,教師在介紹英語國家文化的時候一定要把握思想性的原則要多介紹主流文化,多向?qū)W生介紹積極健康的內(nèi)容。頹廢的不健康的或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內(nèi)容,教師要引導學生批判地認識。總之通過文化學習讓學生認識到文化無所謂孰好孰壞,讓學生認識到世界是多樣性的,從而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價值觀,培養(yǎng)世界意識。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注意文化的教學,引入不同的文化和思維方式,不但有利于學生掌握英語知識,事半功倍,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開放包容、積極樂觀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胡泓主編.外語素質(zhì)培養(yǎng)概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力非.現(xiàn)代外語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大——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王麗芳(1980.4-),女,漢,山西左權,助理講師,研究生,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學科教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4-01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