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公有制企業(yè)”理論“新”在哪里

      2016-03-16 17:57:46張作云
      管理學刊 2016年4期
      關鍵詞:股份制公有制所有制

      張作云

      (淮北師范大學當代經(jīng)濟研究所,安徽淮北235000)

      “新公有制企業(yè)”理論“新”在哪里

      張作云

      (淮北師范大學當代經(jīng)濟研究所,安徽淮北235000)

      “新公有制企業(yè)”理論,是打著“公有制”的招牌,把我國改革開放引向邪路的新自由主義理論。“新公有制企業(yè)”,不含任何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因素,在實質上是徹頭徹尾的私人資本主義經(jīng)濟。以“私有化”為核心的新自由主義理論在我國現(xiàn)階段的存在、擴展和發(fā)酵,既有其國內根源,也有其國際根源。國際根源和國內根源相互聯(lián)系、相互呼應,共同對我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施加影響。對于這一理論和思潮,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進行分析,以揭示其本質。

      “新公有制企業(yè)”理論;“新公有制企業(yè)”;實質;根源

      2004年,《經(jīng)濟學動態(tài)》在第1期刊發(fā)了題為《論新公有制企業(yè)》的論文(以下簡稱《新》論)。此文一發(fā)表,立即在理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對文中觀點,贊成者有之,反對者亦有之。因此,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進一步研讀《新》論這篇文章,弄清其中的“創(chuàng)新”之處,揭示其實質和根源,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一、“新”論產生的背景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自發(fā)地和偶然地產生的,都要經(jīng)歷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靶隆闭摰漠a生也是如此。

      1978年12月18日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我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征程。乘著這股東風,《新》論作者與其恩師開始撰寫《二十世紀的英國——“英國病”研究》一書。從這時起,他就把“所有制”問題放在首要位置,開始認識到所有制改革對改革開放的關鍵意義,并提出“以新型所有制代替?zhèn)鹘y(tǒng)所有制”的命題[1]。1980年4月,《新》論作者在中央書記處研究室和國家勞動總局聯(lián)合召開的勞動就業(yè)座談會上,第一次公開提出以“股份制”來解決“回城知青”的就業(yè)問題。3個月后,在全國勞動就業(yè)工作會議上,他再次提出“實行股份制,推進就業(yè)”的意見,并強調,“股份制實際上是一種新的公有制形式”[2]。這是他“新”論產生的始點。

      1984年世界銀行中國考察團向中國政府遞交了一份多卷本的調查報告,提出將國有企業(yè)的財產劃分為股份,分散給若干不同的公司機構所有,以此將國有企業(yè)改造成公司制企業(yè)的建議[1]。德國“五賢人委員會”訪華團也向中國國企改革咨詢機構提出以股份制改造國企的建議,認為“發(fā)展股份制是一種好形式,既保留了企業(yè)的國有性質,又有可能避免國企政企不分的積弊”[1]。《新》論作者認為,上述報告和建議,為我國“企業(yè)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1]。從此,《新》論作者更加堅定了以“所有制改革”為首位,對國有企業(yè)進行股份制改造的信心。

      1987年1月,《新》論作者在《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探索》一書中,對所有制改革作了更為明確的表述,認為“公有制的完善是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關鍵。公有制的完善是指突破傳統(tǒng)的全民所有制形式,把傳統(tǒng)公有制改為新型公有制”[2],同時,還號召經(jīng)濟學界,要把宣傳“建立新型公有制的觀念”作為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無可推卸的義務”[2]?!缎隆氛撟髡叩倪@些舉措,充分體現(xiàn)了他所主張的“所有制改革”的目的。

      20世紀90年代,在黨的十五大召開前夕,理論界對股份制的性質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論。為了給“所有制改革”開路,推進國有企業(yè)的股份制改造,《新》論作者在闡明股份制企業(yè)一些具體形式的同時,進一步論證了股份制的公有制性質。他說:“公共投資基金、職工股份制、社區(qū)的共有制經(jīng)濟組織都屬于這種形式。此外,運用社會保險基金進行的投資、工會之類的組織利用自己的資金進行的投資,也具有新的公有制的性質?!保?]573

      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對國有企業(yè)“抓大放小”的爭論中,《新》論作者又進一步提出了落實《新》論的方案,即“把一些中小型國有企業(yè)賣給私人投資者”[3]603。為了打消人們對這一方案的疑慮,他解釋說:這一舉措,“意味著國有經(jīng)濟的貨幣形態(tài)資產增加了,而私人經(jīng)濟的實物形態(tài)資產增加了,誰也沒有受損失。即使有的城市把一些中小型企業(yè)賣給中外私人投資者,這也不要緊,因為經(jīng)濟命脈部門始終掌握在國家手中,而大量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職工持股企業(yè)都是公有經(jīng)濟性質的,土地、礦藏、森林、水源也都是公有的,不會影響公有經(jīng)濟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jīng)濟的主導地位”[3]603-604。

      21世紀初期,一場關于“國企改革”或“國企改制”的爭論,在我國大地上再度掀起波瀾。這場爭論的焦點有:產權是不是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核心,管理層收購(MBO)是否應該停止,如何看待國有資產流失,民營化是不是產權改革的唯一途徑,等等[4]。涉及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國有中小企業(yè)非國有化的股份制改革,國有中小企業(yè)的管理層收購(MBO),國有企業(yè)經(jīng)營者持股,壟斷行業(yè)的分拆和產權多元化改革,等等[5]?!缎隆氛撟髡邽榱伺浜线@次爭論,在2003年9月30日第一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民營經(jīng)濟論壇上,作了題為《論新公有制企業(yè)》的報告。在報告中,他不僅進一步論證了“國企改制”、發(fā)展“新公有制企業(yè)”的理論依據(jù)、途徑和形式,而且還預測了“國企改制”“新公有制企業(yè)”發(fā)展的結果和趨勢[2]。此后,為了突破“國企改制”、國有經(jīng)濟“民營化”的阻力,使“新”論由“理論”變?yōu)椤艾F(xiàn)實”,《新》論作者又設計并參與了所謂“股權分置改革”,并向有關決策部門提出“存量不變、增量股份化”的政策建議[6]。

      由上可見,“新公有制企業(yè)”理論的推出,經(jīng)過縝密思考、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由抽象到具體等不同階段,既有明確的宗旨和目的,又有實施的突破口,既有“改革”的核心內容,又有落實的途徑和具體措施,既有“改革”的目標模式,又有作為“改革”結果的實現(xiàn)形式,真可謂完整而系統(tǒng)。

      然而,就“新公有制企業(yè)”理論的推出過程來說,它“新”在哪里呢?

      首先,《新》論作者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對“英國病”進行研究時,把“所有制”問題放在首位,并不是什么新鮮異見。從人類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史來看,自原始社會解體、私有制產生以來,先有氏族首領把“戰(zhàn)利品”攫為己有,然后氏族成員仿效,把原屬于公有的財產據(jù)為己有??梢姡忌鐣怏w就是從氏族首領對“所有制”的變革開始的。在奴隸社會,奴隸主為了維持自己對生產要素(包括奴隸)和財產事實上的占有,通過代表自己利益的國家,制定并頒布了奴隸主私有制的法律。奴隸社會解體、封建社會的產生,也是從井田制、分封制開始的,繼而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把土地等生產要素占為己有,最后由代表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封建王朝,以法律的形式把地主階級的私有制加以規(guī)范和固化。在資本主義憲法里,不也寫上“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條款了嗎?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代表壟斷資產階級整體利益的國家,依據(jù)資本主義經(jīng)濟不同周期的不同需要,運用宏觀干預政策,或者通過收購,把資本家私有制變?yōu)橘Y本主義國家所有制,或者通過出售,把資本主義國家所有制變?yōu)橘Y本家私有制。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向世界無產階級發(fā)出對“私有制”開戰(zhàn)的號召,并把“消滅私有制”作為共產黨人“理論”和“理想信念”的核心[7]286,同時,也把“奪取資產階級所有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手里,即集中在已組織成為統(tǒng)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作為資本主義社會向未來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關鍵步驟[7]293。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也是以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為典型、以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前提,展開自己的理論分析的。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蘇聯(lián)、東歐國家以及我國革命勝利以后,首先沒收官僚資本,對生產資料的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使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國也是依據(j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對所有制結構進行調整,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jīng)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jīng)濟制度。同時,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在論述生產關系的內涵和結構時,也都把所有制當作生產關系的基礎、作為生產關系結構乃至上層建筑結構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來看待??傊?,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到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都說明,所有制問題在人類社會的變革和發(fā)展中起著基礎的、關鍵的、主導的和決定性的作用。任何階級、任何國家、任何階級和任何國家的明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無不把所有制問題提到它(他)們變革社會的首位??梢姡缎隆氛撟髡咴趯Α坝 钡难芯恐?,把“所有制”問題放在首位,都是前人做過的事情,很難給人新鮮感。

      其次,《新》論作者所謂“以新型所有制代替?zhèn)鹘y(tǒng)所有制”的立論宗旨,也不是什么“新”的創(chuàng)見。從“新”論的內容來看,所謂“新型所有制”,就是“股份制”,或者就是他所設計的“新公有制企業(yè)”的四種形式,即經(jīng)過改制的新的國家所有制企業(yè)、國家控股或參股的股份制企業(yè)、沒有國家投資的公眾持股企業(yè)和公益性基金所有制籌辦的企業(yè)[2]。所謂“傳統(tǒng)所有制”,就是指大多數(shù)社會主義國家(包括我國)通過對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而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也就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jīng)濟(國有經(jīng)濟)和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jīng)濟。然而,《新》論作者所設計的“股份制”經(jīng)濟或“新公有制企業(yè)”的四種形式,是不是作者新的“創(chuàng)見”呢?筆者認為,首先,“股份制”就不是。封建社會就有“共同投資、按股分紅”的手工作坊。資本主義社會產生以來,股份制幾乎遍地開花,已存在好幾百年,目前已經(jīng)幾乎遍及世界各地。壟斷資本主義產生以后,觸角伸向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世界各國乃至整個世界經(jīng)濟政治進程的跨國公司,無論是母公司還是子公司,無不是以股份公司的面目出現(xiàn)的。至于“新公有制企業(yè)”的四種形式,也是西方世界早已有之,并且至今仍然存在,遍地生長。只要有一點西方經(jīng)濟思想史或西方經(jīng)濟史的常識,只要看一看目前西方乃至世界各國的現(xiàn)實,就不能說上述“新公有制企業(yè)”的四種形式是所謂“創(chuàng)新”之作??陀^地說,這“四種形式”,不過是把西方企業(yè)模式全套搬來,為我國所用而已。其次,《新》論作者所鼓吹的“以新型所有制代替?zhèn)鹘y(tǒng)所有制”的改革命題,也沒有新意。所謂“代替”,實質上是以帶有西方色彩的“股份制”經(jīng)濟或“新公有制企業(yè)”,代替以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由社會主義國家尤其是我國經(jīng)過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費盡千辛萬苦而培育起來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yè)。這種“代替”,早已由蘇聯(lián)東歐國家開創(chuàng)了先例,根本不是《新》論作者的所謂“創(chuàng)新”。不僅如此,這種“代替”,還使好端端的社會主義國家頃刻瓦解,實現(xiàn)了西方國家夢寐以求的資本主義復辟。在這里,也實在看不出“新”論“新”在哪里。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的事物是新事物還是舊事物,不能由人們的主觀判斷而定,而只能由歷史和現(xiàn)實來說話?!缎隆氛撟髡卟活櫄v史和現(xiàn)實,認為他的所謂”新”論及其實現(xiàn)形式是“創(chuàng)新”之作,是不科學的。

      二、“新公有制企業(yè)”理論的荒謬性

      “新公有制企業(yè)”理論,不僅在歷史和現(xiàn)實上不是什么“新”的事物,而且,就其理論本身來說,也是非?;闹嚨?。

      說“新”論是荒謬的,在于該理論片面解讀公有制企業(yè)的內涵,用單一的所有制要素替代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yè)的豐富內容。馬克思主義認為,公有制企業(yè)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載體和具體實現(xiàn)形式。公有制雖然是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yè)基礎的和具有決定意義的標志,但從其所體現(xiàn)的生產關系結構及其特點來說,并不是唯一的標志。表明企業(yè)社會主義性質的,除了生產資料公有制這一基本因素之外,還有由生產資料公有制所決定的平等而自主的勞動關系、勞動者在企業(yè)中的地位及其互助合作關系、企業(yè)內部因分工而形成的民主管理關系,以及以上述關系為轉移的按勞分配關系,等等。蘇聯(lián)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證明,一個企業(yè)如果要保持名副其實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性質,除了生產資料屬于社會主義國家或勞動群眾集體所有之外,企業(yè)勞動關系、勞動者在企業(yè)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民主管理關系以及對生產成果的分配關系,也必須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和特點。如果企業(yè)勞動關系、勞動者在企業(yè)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企業(yè)管理關系以及對生產成果的分配關系變化了,或者企業(yè)勞動關系變成了雇傭關系、企業(yè)成員之間的平等互助合作關系變成了剝削與被剝削關系、企業(yè)管理關系變成了獨裁式和家長式關系、生產成果的分配變?yōu)榘瓷a要素分配,那么,這樣的企業(yè),無論如何也不能是社會主義的公有制企業(yè),而只能是名義上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yè)、實質上的私有制企業(yè)?;蛘哒f,是掛著社會主義公有制招牌的私有制企業(yè)。

      說“新”論是荒謬的,在于《新》論作者歪曲了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關于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論述的內涵。馬克思在《法國工人黨綱領導言》中,對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內涵作了極為明確而具體的規(guī)定和論述。他說:“生產者只有在占有生產資料之后才能獲得自由,生產資料屬于生產者只有兩種方式:(1)個體占有方式,這種方式從來沒有作為普遍現(xiàn)象而存在,并且日益為工業(yè)進步所排斥;(2)集體占有方式,資本主義社會本身的發(fā)展為這種方式創(chuàng)造了物質的和精神的因素……這種集體占有制只有通過組成獨立政黨的生產者階級——無產階級的革命活動才能實現(xiàn)?!保?]264恩格斯在他的論著中,也多次對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內涵進行明確而具體的界定。他說:無產階級革命勝利以后,“國家真正作為整個社會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個行動,即以社會名義占有生產資料”[8]242,“把脫離資產階級掌握的社會化生產資料變成公共財產”[9]710,“實行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制”[10]443。列寧在他的論著中,也多次對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內涵作了說明。例如,他在《社會民主黨綱領草案及其說明》一文中指出:“要終止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只有采取一種手段,就是消滅勞動工具的私有制,所有工廠和礦山以及所有大地產等等都歸整個社會所有,實行由工人自己進行管理的共同的社會主義生產?!保?1]81他還說:“工人階級要獲得真正的解放,必須進行資本主義全部發(fā)展所能準備起來的社會革命,即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把它變成公有財產?!保?2]183總之,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都主張,在無產階級革命勝利以后,生產資料必須變?yōu)楣藏敭a或公有財產,由社會占有或由社會公共占有。然而,怎樣實現(xiàn)生產資料“由社會占有”,或者“由社會公共占有”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得很明確,就是通過勞動者結合而成的“自由人聯(lián)合體”[13]518。

      依據(jù)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論述,我們可以對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內涵得出如下結論:(1)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就是無產階級革命勝利以后,生產資料“由社會占有”或“由社會公共占有”的公有制。(2)生產資料“由社會占有”或“由社會公共占有”,就是由勞動者結合而成的“自由人聯(lián)合體”占有。(3)這種“自由人聯(lián)合體”在目前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即“國有經(jīng)濟”和“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jīng)濟”。(4)勞動者結合而成的“自由人聯(lián)合體”占有制,或者“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經(jīng)濟”以及“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jīng)濟”,并不是勞動者個體私有財產的簡單相加,如“股份制”之類。(5)勞動者只有結合生成整體即“勞動者聯(lián)合體”,才能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才能真正實現(xiàn)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經(jīng)濟。

      依據(jù)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上面的論述,我們也可得出這樣的結論:《新》論作者關于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經(jīng)濟及其基本單位“企業(yè)”的高論,完全是西方經(jīng)濟學中“經(jīng)濟人”的思維在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再現(xiàn)?!缎隆氛撟髡咴谖覈母镩_放過程中,抱著西方理論和經(jīng)濟模式不放,如此歪曲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關于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論述,使人百思不得其解!

      說“新”論是荒謬的,在于《新》論作者患了西方“科斯產權”拜物教的綜合征。大家知道,科斯是美國新自由主義理論的根據(jù)地芝加哥大學的教授,是新自由主義的分支——新制度經(jīng)濟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扑巩a權理論的基本觀點,可概括如下:(1)市場交易是有成本(即交易費用)的,企業(yè)的存在就是為了節(jié)約交易費用。(2)在交易費用為零時,只要產權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許經(jīng)濟當事人談判交易,就可以實現(xiàn)資源的有效配置。(3)產權初始界定清晰,就是界定到自然人,也就是“私有”。(4)一旦考慮到進行市場交易的成本……合法權利的初始界定,就會對經(jīng)濟運行的效率產生影響。由于私有制企業(yè)交易成本低于公有制企業(yè),私有制的效率比公有制高[14]3-4。科斯產權理論,是以私有制為前提,建立在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之上的,與西方資產階級的核心經(jīng)濟理論相比,并沒有什么突出的貢獻,因而,在該理論提出以后幾十年的西方學界,并無多大影響。但是,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后,這一理論作為西方國家為穩(wěn)固世界霸權而在全球推進私有化浪潮的戰(zhàn)略工具,特別是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和平演變”的新型理論武器,經(jīng)過精心包裝和大肆炒作之后,逐漸熱絡起來。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以科斯學生和傳人自居的香港經(jīng)濟學家張五常,以傳播和推廣科斯產權理論為宗旨,在我國大陸的許多地方、許多場合,掀起一陣陣推銷和傳播科斯產權理論的熱潮。他多次狂妄地宣稱,是科斯派他到香港大學任職的,任務是就近向中國人傳授經(jīng)濟體制運行知識,“向外行介紹產權經(jīng)濟學,目的就是引導中國的經(jīng)濟體制改革走向全面私有化的道路,在中國重建私有制”[14]5-6,“中國不放棄這些資產的國家所有權,工商業(yè)的承包困難解決不了”[15]98,“若要發(fā)展經(jīng)濟,私產制度是我所知的唯一可靠途徑”,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獨步單方”“靈丹妙藥,稍事推行,就有起死回生之效矣”[15]98。他還利用極其惡毒的語言,否定和攻擊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建設,說“共產制度在中國也推行了幾十年,行不通也是事實”,“共產制度的經(jīng)濟劣跡史無前例”,“共產制度帶來的一窮二白”“竟然淪落到今天不堪的地步,是人類的悲劇”[15]103。

      對于具有強烈意識形態(tài)色彩的科斯產權理論在我國的擴散和惡劣影響,對于充斥著反馬克思主義和反社會主義火藥味的張五常的種種狂言,我國許多正直而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家,如吳易風、吳樹青、胡代光、何秉孟、程恩富、丁冰等,都結合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踐,給予了堅決的回擊和批判,并以非常明晰的語言,對我國改革開放提出了警示,他們認為,“我國改革開放如果被以科斯為代表的新制度經(jīng)濟學所誤導,就必定會走向資本主義私有制”[14]23。然而,面對西方科斯產權理論在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的肆虐和誤導,《新》論作者作為知名學者,不僅無動于衷,反而在論及我國改革開放尤其是在論及我國公有制企業(yè)改革時,言必稱希臘,與西方新自由主義的傳教士和科斯產權理論的推行者相互呼應,認為我國的“國家所有制企業(yè)是傳統(tǒng)的公有制形式”,“在這種國家所有制下,投資主體是不明確的,產權也是不清晰的,沒有具體的投資者對國有資產負責”,“集體所有制企業(yè),名義上財產歸全體成員集體所有,實際上這個集體由哪些成員組成,哪些成員對歸屬于自己名下的財產擁有處置權、轉讓權等都是不明確的”,“集體所有制只是徒有‘集體’之名而已”[2]。他還斷言,“產權改革是最重要的”,必須“搞產權私有化”,“產權改革”應是“中國的經(jīng)濟改革的突破口”[6]?!缎隆氛撟髡叩倪@些言論,與西方新自由主義和科斯產權理論,何其相似!

      說“新”論是荒繆的,還在于《新》論作者所設計的關于“產權改革”的實現(xiàn)形式?!缎隆氛撟髡叨啻沃v道,在中國的經(jīng)濟改革中,“產權改革就要通過股份制來實現(xiàn)”[6]。“股份制”就是“一種新的公有制形式”[2]。對于《新》論作者的這一宏論,筆者很難與之共鳴。首先,關于“股份制”是不是一種新的公有制形式,本文在上面已有所述,在此即不贅述。其次,作為我國國家所有制經(jīng)濟“參股”的股份制企業(yè),也不能說是公有制經(jīng)濟,因為股份制經(jīng)濟在實質上是一種控股經(jīng)濟,其社會性質是由掌握控股權、在企業(yè)中處于領導地位、在經(jīng)營管理中起決定作用的經(jīng)濟主體的所有制性質決定的。作為投資主體,無論是控股者還是參股者,其投資都不改變原來所有制經(jīng)濟的性質。如果投資主體不是公有制經(jīng)濟(含國有經(jīng)濟和集體經(jīng)濟),股份制企業(yè)就不能說是公有制經(jīng)濟。如果公有制經(jīng)濟是投資主體,但只是參股者,股份在企業(yè)中不處于控股地位,在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中不起領導的和決定的作用,這種企業(yè)也很難說是公有制經(jīng)濟。再次,即使公有制經(jīng)濟在股份制企業(yè)中處于控股地位,在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過程中起著領導的和決定的作用,如果企業(yè)內部不具備平等自主的勞動關系、企業(yè)成員之間的互助合作關系、民主管理關系和按勞分配關系等公有制經(jīng)濟必須具備的特點,那這種股份制企業(yè)也不能說是公有制經(jīng)濟。最后,公眾持股企業(yè)也不能稱作公有制經(jīng)濟。這是因為,公眾持股,無論是直接持股還是間接持股,其投入的資金都是公眾私而有之,并不因公眾投資進入“公共投資基金”或加入“社會保障基金”,就改變其原公眾財產的私有性質。既然公眾用于持股而投入的資金來自公眾自己的私有財產,并不因通過“公共投資基金”或加入“社會保障基金”這些中間環(huán)節(jié)而改變其私有性質,那怎么能說公眾持股的企業(yè)或者“新公有制企業(yè)”是“公有制企業(yè)”呢?

      總之,“新”論的荒謬性,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都是顯而易見的?!缎隆氛撟髡?,作為在學界和政界都有很高威望和重大影響的人物,置上述馬克思主義關于所有制及其實現(xiàn)形式的基本理論于不顧,運用帶有折中主義詭辯色彩的形而上學方法,模糊我國現(xiàn)階段“公”“私”所有制企業(yè)的界限,硬把本屬于私有性質的股份制企業(yè)說成是“新公有制企業(yè)”,讓人難以理解。

      三、“新公有制企業(yè)”理論的實質和根源

      我們看到,多少年來,《新》論作者運用各種機會,利用各種媒體和講壇,竭力宣傳其“新公有制企業(yè)”理論。人們不禁要問,這是為什么?從“新”論推出的過程及其內容即可看出,其目的不是別的,就是為了借我國改革開放之機,實現(xiàn)其“以新型所有制代替?zhèn)鹘y(tǒng)所有制”[1]之目的。如何實現(xiàn)這一目的?他說得很明白,就是以“產權改革為突破口”,把公有資產“量化到個人”[16],建立“對屬于自己名下的財產擁有處置權、轉讓權”的“股份制”經(jīng)濟[2]。如何把公有資產量化到個人,建立股份所有者“對屬于自己名下的財產擁有處置權、轉讓權”的股份制經(jīng)濟?他說:通過國有資產重組,把國有企業(yè)“賣給私人投資者”或“賣給中外私人投資者”[3]603,建立“公眾持股”“國企參股”的“新公有制企業(yè)”[2]。然而,這樣做的結果,不會造成公有資產流失,公有制經(jīng)濟受損,甚至導致私有化以至動搖社會主義的經(jīng)濟基礎嗎?為了打消人們的這種疑慮,他一再申明,“把一些中小型國有企業(yè)賣給私人投資者”,“這意味著國有經(jīng)濟的貨幣形態(tài)資產增加了,而私人經(jīng)濟的實物形態(tài)資產增加了,誰也沒有受損失。土地、礦藏、森林、水源也都是公有的,不會影響公有制經(jīng)濟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jīng)濟的主導地位”[3]603-604。

      《新》論作者關于“新公有制企業(yè)”的理論,從理論依據(jù)到實施路徑和措施,是多么系統(tǒng)、嚴密和具體!這一理論的標簽是多么義正、理順和不容置疑!包裝這一理論的外衣是多么亮麗、奢華和引人入勝!然而,這畢竟只是事情的外表。如果冷靜下來進行科學分析,透過現(xiàn)象深入到問題的本質,就會發(fā)現(xiàn),《新》論作者的“新”論,原來是掛著“公有制”的招牌,企圖把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引向全面“私有化”和“中國特色資本主義”的一篇宏論!

      必須指出,在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新》論作者竭力制造輿論,在我國推動“私有化”浪潮的現(xiàn)象,絕不是孤立的。它是國際新自由主義理論和思潮在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反映,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新出現(xiàn)的既得利益者集團(或新生資產階級),利用自己的資金優(yōu)勢,拉攏和收買一批所謂知識精英,以維護自己既得利益為目的,為“私有化”造勢行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每逢我們黨和政府重要會議的召開,每逢一項和或一套重大改革方案和重大決策的制定和出臺,都有一批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或所謂專家學者,打著“建議”和“解讀”的旗號,利用其接受的各種基金資助,召開會議、舉辦論壇、發(fā)表講演、著書立說,甚至在全國各級新華書店設立專柜,簽名售書,向社會乃至向有關決策部門推銷自己的“私貨”。

      必須指出,我們同《新》論作者關于“新公有制企業(yè)”理論的分歧,同他所代表的“新自由主義”理論和思潮的爭論,絕不是單純的學術分歧和爭論,而是關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在方向、道路、路線和方針政策等方面的分歧和爭論。我們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還是堅持以西方新自由主義理論為指導,是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以國有經(jīng)濟為主導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jīng)濟制度,還是走以“私有化”為核心、由西方新自由主義者設計的經(jīng)濟制度,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還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這是關系我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任務能否順利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能否順利實現(xiàn)、老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為我們開創(chuàng)的社會主義事業(yè)能否永葆革命之青春的原則性大問題。

      目前,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引下,我們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正在勝利地推進。然而,前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還充滿著艱辛和坎坷,還面臨著諸多危險和不確定性。面對這些危險和不確定性,人們不能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西方國家向我們推銷的新自由主義理論或思潮,為什么會這樣陰魂不散,并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圍內受到推崇和得到響應?其根源和原因在哪里?

      筆者認為,新自由主義理論或思潮在我國現(xiàn)階段的出現(xiàn),并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圍內受到推崇和得到響應,并不是偶然的。聯(lián)系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的慘痛歷史,結合我國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我們不能不承認,其根源和原因,不僅有國內的,而且也有國際的。

      從國內來說,我們是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自原始社會解體以來,經(jīng)歷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有一定程度發(fā)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等不同階段,雖然經(jīng)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洗禮,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舊社會的痕跡。就目前來說,在我國社會中,既存在著封建主義的思想,也存在著西方國家通過其代理人在我國推行殖民統(tǒng)治種下的資產階級思想。同時,在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由于私營經(jīng)濟的興起,新的社會階層(新生資產階級)的產生,也存在著新生的資產階級思想,等等。這些剝削階級的思想,必然要在我國改革開放、經(jīng)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各個關鍵時期,不時地、頑強地反映和表現(xiàn)出來,敗壞我們的風氣,腐蝕我們黨的肌體和各級政權機構,使在其中工作的某些意志薄弱者和不堅定分子腐化墮落、蛻化變質,成為剝削階級尤其是新老資產階級的代理人。這些因素的存在,成為以“私有化”為核心的新自由主義理論或思潮在我國生長和發(fā)酵的內部因素。

      從國際來說,當今的世界,與以往任何時代相比,無論在深度上,還是在廣度上,都更加開放。整個世界,在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主導下,已經(jīng)成為被國際金融壟斷資本籠罩和統(tǒng)治的有機整體。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維持自己的世界霸權,鞏固自己對整個世界的統(tǒng)治,除了對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從經(jīng)濟上掠奪、政治上控制、思想文化意識形態(tài)上滲透以外,必然會把堅持社會主義道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我國當作對手,加緊對我國推行和平演變戰(zhàn)略,利用我國改革開放之機,大肆向我國輸出新自由主義,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情報,掌握我國貪腐官員和政要的種種劣跡,軟硬兼施,迫其就范,使其變成它們在我國的代理人或第五縱隊。同時,它們還利用其經(jīng)濟、政治、軍事、外交、思想文化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的優(yōu)勢,通過經(jīng)濟封鎖、政治干預、軍事威脅、外交抵制、意識形態(tài)滲透等手段,以壓促變,妄圖把我國變成第二個蘇聯(lián)東歐。西方國家的這些行徑,是以“私有化”為核心的新自由主義理論或思潮在我國生長和發(fā)酵的外部因素。

      總之,新老剝削階級思想的存在,是新自由主義理論或思潮在我國存在和發(fā)酵的國內根源,西方國家對我國的和平演變及其制造的重重壓力和滲透,是新自由主義理論或思潮在我國存在和發(fā)酵的國際根源。國內根源和國際根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相互聯(lián)系、相互呼應,共同對我國的改革開放和整個經(jīng)濟社會生活施加各種各樣的影響,從而使我們黨和國家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面臨極大的考驗。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必須百倍提高警惕,來不得半點松懈和麻痹大意!

      四、結論

      目前,國際金融和經(jīng)濟危機的影響仍未結束,危機卷土重來的可能性并未消除,世界經(jīng)濟的復蘇任重道遠。為了擺脫危機的影響,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動用各種資源,在推行“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的同時,正在東歐和中東地區(qū)打一場以“代理人”為特點的戰(zhàn)爭。整個世界復雜多變,矛盾重重,險象環(huán)生,各種不確定性有增無減,激烈動蕩。在我們國內,各項重要經(jīng)濟指標全面下降,經(jīng)濟下滑壓力增大,調結構、穩(wěn)增長、防風險、惠民生的任務繁重而艱巨。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關鍵時刻,國際國內的各種因素必然相互交織,各種理論,各種思潮,尤其是以“私有化”為核心的新自由主義理論或思潮,必然會通過各種包裝,打著各種旗號,利用各種機會,在各個領域,以各種形式競相表現(xiàn),必然會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產生這樣那樣的影響。面對這種局面,我們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方法,觀察一切、分析一切,透過現(xiàn)象認清本質,辨別真假,排除干擾。一定要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f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耐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方向,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做好規(guī)劃,定好政策,走好自己的改革發(fā)展之路。

      [1]厲以寧.我與股份制[EB/OL].(2013-05-02)[2015-12-12].http://copy.hexun.com/153711871.html.

      [2]厲以寧.論新公有制企業(yè)[J].經(jīng)濟學動態(tài),2014(1):17-20.

      [3]趙智奎.改革開放30年思想史(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鄧聿文.非常交鋒——國企產權改革大討論實錄[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89-124.

      [5]張卓元,鄭海航.中國國有企業(yè)改革30年回顧與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0.

      [6]王慶環(huán).厲以寧回顧光華學院30年[N].光明日報,2015-05-31(04).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1]列寧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列寧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何秉孟.產權理論與國企改革——兼評科斯產權理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15]程恩富.西方產權理論評析——兼論中國企業(yè)改革[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7.

      [16]徐瑗.厲以寧談經(jīng)濟改革的爭論[J].南風窗,2008(13):24-26.

      【責任編輯劉曄】

      What is the"New"of the"New Public-owned Enterprises"Theory?

      ZHANG Zuoyun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Economics,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Anhui,235000)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new public-owned enterprises theory derives from the new liberalism theory which will lead th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onto an evil path.The"new public-owned enterprises"are essentially absolute private capitalist economy which does not involve any socialist public ownership.At present,the existence,expansion and fermentation of the new liberalism theory with"privatization"as the core in China have both its domestic sources and its international sources.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ources are interrelated and echo each other,which together fire their guns at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m institution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s for such theory and thoughts,we must adopt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rxism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m so as to reveal their essence.

      "The New Public-owned Enterprises"Theory,"The New Public-owned Enterprises",The Essence,Root.

      F270

      A

      1674-6511(2016)04-0008-07

      2016-05-0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5BKS001)。

      張作云(1945-),男,安徽蕭縣人,淮北師范大學當代經(jīng)濟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資本論》與社會主義經(jīng)濟理論。

      猜你喜歡
      股份制公有制所有制
      閩侯縣集體經(jīng)濟股份制改革初探
      高等職業(yè)教育股份制辦學可持續(xù)模式探索
      新課程研究(2016年3期)2016-12-01 05:53:42
      以公有制經(jīng)濟為主體,國有經(jīng)濟為主導的實證分析
      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必備前提
      商(2016年10期)2016-04-25 09:07:29
      股份制企業(y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醫(yī)院:到底走多遠?
      所有制結構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9
      芻論社會主義公有制
      黨史文苑(2013年2期)2013-12-20 13:45:34
      河北省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本外幣信貸收支表
      长宁区| 凤山市| 涿鹿县| 鹰潭市| 津南区| 赫章县| 许昌市| 来宾市| 宁陕县| 齐齐哈尔市| 清远市| 舟曲县| 钟山县| 邢台县| 故城县| 杭锦后旗| 泰安市| 建湖县| 连城县| 长海县| 蓝山县| 屏南县| 永靖县| 上饶县| 咸丰县| 三门县| 本溪| 四川省| 松阳县| 麻栗坡县| 阿城市| 南昌县| 阳东县| 沭阳县| 叶城县| 自贡市| 黔西县| 华坪县| 郓城县| 澄城县| 云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