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麗
(1.安徽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新華學院思政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88)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路徑探索
蔡正麗1,2
(1.安徽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新華學院思政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88)
摘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任務。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泛化解讀、生硬講解、脫離生活實際的說教等問題,影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從專題式的教學內容的設計、互動交流式的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深入大學生生活實際的實踐教學的改革、大力運用媒介文化的教學手段的探索等方面切實發(fā)揮出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政治理論課;路徑分析
自黨的十八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了學術界研究的重點和熱點。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理論陣地,近些年,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如何有效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探討成為熱議問題且有很多成果,有陳錫喜的《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全過程的思考》的相關路徑研究,嚴仍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基本任務》的目標價值研究,薛明珠和陳樹文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考》的總體性考察等,這些文章都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行多方探討。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雖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依舊有待進一步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始終不斷探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的多樣化途徑。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和7月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印發(fā)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的通知》,這兩個重要文件都極為重視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如何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切實承擔起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為此,清晰闡述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必要性,細致分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而在此基礎上,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具體路徑,則成為當前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性質和任務要求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一方面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途徑和思想理論資源;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論課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學科支撐,以教學的方式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進廣泛傳播。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在新時期的集中表達,它把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思想以價值方式凝練為3個層面的價值目標,即追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價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價值,追求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個體價值。不難看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具體表達和分層表述,這種具體的表達方式中融入了黨和人民維護社會秩序的根本要求,并把個人的價值追求和社會價值融為一體,體現(xiàn)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利益的維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性質和任務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識形態(tài)性和對個人價值追求的引導性體現(xiàn)、轉化、融入到其教學內容與形式中,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緊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探索和實踐拓展與不斷深化、升華,從而更加具有思想性、時代性和現(xiàn)實感。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價值觀的積極塑造作用要求必須將其融入到教學中
積極塑造大學生價值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題中之意。在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也呈現(xiàn)多元的色彩。從總體來看,他們的價值判斷有著明晰的是非、曲折、善惡的標準,價值目標具有崇高的精神因子,價值實現(xiàn)方式是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然而,當今各種社會思潮如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普世價值等不同程度上沖擊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和認同,大學生價值觀的塑造需要有統(tǒng)領人們精神硬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地滲透與引導。由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著意識形態(tài)性、先進性、人民性,決定其在大學生價值觀的塑造中應起到主導作用,對其他類型的價值觀進行合理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旦能聚集大多數(shù)人的價值認同,就會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價值認同是指個體或社會共同體,通過相互交往而在觀念上對某一或某類價值的認可和共享,或以某種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則為追求目標,實現(xiàn)自身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定位與定向,并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價值認同是社會成員對社會價值規(guī)范所采取的自覺接受、自愿遵循的態(tài)度?!盵1](P133)大學生是否能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自覺以其引導自身價值觀的塑造,在一定程度取決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能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有效講解、闡發(fā),使大學生對此產(chǎn)生理性認知和情感共鳴。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在校園里獲得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和認同的主渠道,相比其他校園文化等教育實踐活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更具有理論闡釋的魅力和優(yōu)勢,“內容協(xié)調、功能互補、自成體系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為大學生全面科學認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可能”。[2]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要善于調動課堂情感因素激發(fā)學生理性思考,能用學術話語支撐起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理論邏輯和思想精髓,馬克思曾說過“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3](P9)因而,思想政治理論課需要在理論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講透徹,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大學生一方面真心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一方面自覺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要求來積極塑造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解讀有待深化
高校的思政課堂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深度解讀的理論場所,這里的深度解讀是指不僅要講清楚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還要說明白內容背后深層理論問題,即不僅要告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什么,還要讓學生理解為什么這3個層面倡導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觀的內容,3個層面倡導之間是什么關系,12個范疇之間是什么聯(lián)系,其具體內涵與中西文化中已有或類似范疇之間是何種關系,其異同何在等,“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理論課,需要有理論邏輯的論證來體現(xiàn)其價值內涵,證明其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教育依賴于教師系統(tǒng)而又深入淺出地闡釋其理論內容,精準而又扣人心扉地揭示其理論精髓,科學而又巧妙地聯(lián)系大學生思想生活實際。目前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上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解讀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的理論水平層次有差異。存在著教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闡釋、論證闡發(fā)等能力的不足,其深度的闡釋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對理論的全方位多角度寬領域的把握,其涉及西方價值觀、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共黨史、國際政治等相關知識,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相當多的教師在課堂上還存在著對理論籠而統(tǒng)之的解讀。二是當前的大學生對于意識形態(tài)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情感抵制。在大眾文化浪潮的浸透下,大學生傾向接受具有明顯實用性知識和趣味性知識,而對具有抽象性、教化性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有情感上的抵觸。三是存在教學資源不足影響教師教學的問題。無論是理論資源,還是教輔工作資源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情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充分發(fā)揮意識形態(tài)宣傳和大學生價值觀形塑的作用,關鍵是思政課教師要有豐富的理論儲備,教師能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講活、講深、講透,講到學生的心靈深處的基礎上,彰顯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政治性、科學性、開放性、生動性。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式的策略缺乏藝術性和靈活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新時期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內容,關系到“中國夢”的奮斗愿景的實現(xiàn),關系到“四個全面”工程的落實。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因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落實到大學生的課堂、生活之中,其價值精神要內化到大學生的精神世界里,并外化于學習及社會實踐之中。然而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不是依靠純粹的教化方式就能夠獲取認同的效果,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需要的不僅是意識形態(tài)內容的科學性和人民利益性的實現(xiàn),同時依賴靈活性和藝術性的傳播策略的運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依然過多依賴于課堂上的理論講解,且在講解的過程中傾向于概念分析,不能很好地把12個范疇的精神以潤物細無聲的藝術化的方式滲透在教學內容中。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先入為主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絕對定型、已然在社會上取得主導地位的理論和學說來加以灌輸,而忽略了多元價值觀之間的論辯、交融、斗爭。另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是一種理論學說,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理論闡釋是必要的,但在闡釋過程中忽視使用一些靈活性、趣味性的傳播方式和教學策略,這在無形中也降低了大學生對其的接受度、認可度。雖然當代大學生在整體上呈現(xiàn)出對重大理論與現(xiàn)實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但客觀地講,在各類大眾文化,特別是媒介文化的沖擊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也需要充分調動人們的視覺元素和感情因素,形成視覺沖擊力和情感渲染力。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情感性教育和藝術教育的方式運用上還有所欠缺,未能很好實現(xiàn)知識性、情感性、藝術性教學融為一體。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存在脫節(ji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育人的根本目標,同時也要做好意識形態(tài)的宣傳,在教學的過程要既要抓住重大的理論問題,又要能回應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問題實現(xiàn)理論與生活的對接。只有讓大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自己成長之間的休戚與共的關系,才能充分調動大學生對其的認同熱情。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不可忽略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向度。但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闡釋集中在從理論的層面上確認、迎合、傳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思想、國家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構想,而未能很好地與大學生的學業(yè)、情感等生活學習的實際層面進行有效的結合,未能有機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入到學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生活理想等之中,這就造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學生的實際存在脫節(jié)的問題,影響其理論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等作用發(fā)揮。
三、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效路徑
(一)積極開設專題教學來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性認知
作為凝聚共識的“最大公約數(shù)”,作為大學課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關鍵依然還是要靠透徹的理論闡釋、精辟的理論講解。這就需要教師嚴密的邏輯論證并講解,讓大學生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到豐富的精神內容和獨特思想魅力。教師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信仰、扎實的理論功底,高超的教學技巧。就具體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而言,教師要能駕馭教材,根據(j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相關內容凝練出若干專題,結合專題式的教學方法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教育。相比較傳統(tǒng)的章節(jié)目的全覆蓋式的教學方式而言,專題式講解更加具有針對性、深刻性,便于學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專題式講解過程中,堅持馬克思階級分析立場,貫穿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和當前一系列的方針政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觀點、歷史依據(jù)、現(xiàn)實依據(jù)、內在邏輯、現(xiàn)實意義等進行集中凝練、整體設計、突出重點,理性地明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觀點、范疇要義,努力增強其理論的說服力,提升學生的理論認知水平、分析辨別能力。另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是大學生之間進行價值分享的過程,運用專題教育的方式,既可以將學生以往的價值體驗整合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系統(tǒng)之中,又便于同學們能從自身的感性經(jīng)驗層面感知其意義的重大,有效實現(xiàn)感性經(jīng)驗與理性認知之間的良性互動。
(二)科學設計交流互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生動性
課堂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它以科學而又藝術的方式統(tǒng)籌課堂教學內容,是決定教學效果好壞的關鍵所在。一般而言,教學設計包括內容的設計、過程的設計、方法的設計等,在設計中要多運用問題式、討論式、辯論式等方式來呈現(xiàn)教學內容。在教育方式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要將教師課堂講授的顯性教育方式和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索的隱性教育方式相結合。雖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本質上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但主流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依然可以面向生活展現(xiàn)出能夠與各方話語進行對話的開放姿態(tài),“一個社會的主流文化,永遠是在談判中,永遠是在接納新的成分”[5](P183)。因此,課堂教學要超越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shù)姆绞?,善于采用引導式的非強制性的教育方式,重視大學生的主體意識。為此,在課堂設計上要突出價值觀的交流互動,特別是在當下西方思潮不斷涌現(xiàn)的情況下,不要故意遮蔽多元價值,而是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辯論來探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魅力和現(xiàn)實價值。在交流互動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通過交流互動準確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明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性、科學性、時代性和人民性,并通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置于多元話語交流中實現(xiàn)話語的主導權。
(三)合理開展實踐教學中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理論的智慧,更是實踐的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6],社會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理論課的延伸、拓展、深化和運用。實踐教學是增強價值觀教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形式將其深化和升華。誠如杜威所言:“離開了任何直接的社會需要和動機,離開了任何現(xiàn)存的社會情境,要培養(yǎng)對社會有益和有用的習慣,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過做動作教兒童游泳?!盵7](P141)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的教學內容、教學設計中要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充分利用紅色文化基地、人文景點等實踐基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中感悟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力。另外,也可以借力于課內實踐,緊密聯(lián)系國內外重大熱點問題設計課堂討論、辯論賽等活動,讓大學生在思想和思維的碰撞中感悟、理解核心價值觀,并能將其積極拓展、踐行于校園文化實踐乃至更廣泛的社會實踐之中。通過有效的實踐活動,把從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與社會生活經(jīng)驗相對位,那么生硬的理論知識在社會生活的浸潤中就會變得更加的可親、可感。因此有著針對性的實踐教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途徑。
(四)借力媒介文化運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教育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媒介文化廣泛介入到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念的塑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充分認清媒介文化普及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傳播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媒介文化的興起使得各種思想的傳播更加具有便捷性、開放性,趣味性。然而對媒介文化性質的判斷一直是眾生喧嘩,它既是一種面向大眾消費的新型大眾文化,又是意識形態(tài)傳播的新型手段,在“媒介意識形態(tài)化”和“意識形態(tài)媒介化”的提法中,可以看出媒介文化與意識形態(tài)的一定融合。然而,我國媒介文化并不一定表達主流意識形態(tài),需要探索如何調動媒介文化來接洽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面對網(wǎng)絡平臺上多遠價值觀的激烈的交鋒,迫切需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wǎng)絡傳播,牢牢掌握網(wǎng)絡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權,話語權”[8]。因此,主流意識形態(tài)要利用媒介文化的話語場,對其進行主流思想的價值宣傳引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充分接納媒介文化的參與,利用網(wǎng)絡平臺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宣傳,如利用微信公眾號等開展圖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論壇、微博等平臺開展師生之價值觀的對話等活動,如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能充分利用媒介文化的圖像、音頻等生動的話語表達進行情感教育,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理念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之境并升華到信念之界。
總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是一項整體系統(tǒng)的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效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進一步探討高校思政工作的協(xié)同機制,形成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校園文化、制度保障、研究宣傳等多位一體的教育互動。同時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講解,需要引入和設置研究性的專題課和互動性師生研討中,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整個教學過程中,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到大學生的心靈世界中,使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當代大學生的自覺意識與實際行動。
參考文獻:
[1]周中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社,2007.
[2]嚴仍昱.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基本任務[J].思想政治理論導刊,2015(5):84-86.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陳錫喜.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全過程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5(6):4-8.
[5]陸揚,王毅.文化研究導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6]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1).
[7]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易鵬,王永友.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wǎng)絡傳播的功能與實踐[J].思想政治理論導刊,2015(8):75-78.
Route Explor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University
CAI Zhengli1,2
(1.MarxismResearchInstitute,Anhui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2.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TeachingandResearch,AnhuiXinhuaCollege,Hefei230088,China)
Abstract:To strength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it is generalized interpretation and stiff reading, divorced from reality. All these problems affe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teaching effect. This is necessary to adopt a thematic content of teaching, to innovate the teaching style with each other interaction, to re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actual life in depth, to us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media culture, and to pla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main channel and main posi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route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735(2016)01-0023-05
作者簡介:蔡正麗,女,安徽六安人,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文化馬克思主義與文化學。
基金項目: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名師工作室”項目(2014SZKMSGZS001);2015年安徽省級質量工程教研項目成果。
*收稿日期: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