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知人論世”教詩歌

      2016-04-27 17:14孟慶煥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16年4期
      關鍵詞:知人論世名句辛棄疾

      孟慶煥

      教學策略服務于實際教學,目的是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目標是教學過程的出發(fā)點,因而教學策略的選擇不能主觀隨意,而要指向一定的目標。業(yè)已作出的選擇行為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可能會遇到難以預料的情況,為了達到特定的目標,教師有必要對選擇行為進行反省,繼而做出再選擇,直至達成目標。因此,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策略是不存在的,任何教學策略都指向特定的問題情境、教學內容或教學目標。

      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詩歌情感豐富,語言凝練,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音韻,富于音樂美,注重形式美。這些特點,決定了詩歌應具有相對獨特的教學策略。

      “知人論世”的觀點是孟子最早提出來的,他在《孟子·萬章下》中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逼淠康氖潜M量多地了解、把握作者的生平和為人,及其生活的環(huán)境、時代及創(chuàng)作背景,以更好地理解、感悟、鑒賞其作品。作為一種重要的詩歌教學策略,教師在運用時既要準確地把握其內涵,又要掌握好運用時機,才能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一、運用于感悟鑒賞之初

      有些詩詞,由于學生不熟悉作者的生平事跡、時代背景及創(chuàng)作背景,因而難以準確地把握其內涵與情感。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之初簡介相關內容,有利于學生學習。

      教學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中的《辛棄疾詞兩首》時,教師先讓學生交流已掌握的辛棄疾的生平事跡,及其作品的藝術特色。接下來,教師提出問題:有人說,辛棄疾是一個特別的詞人,為什么這樣說呢?學生如果一時回答不出來,教師可以提示。比如,用辛棄疾與杜甫、柳永這樣的落魄書生比,與陶淵明、白居易這些官場失意之人比,與蘇軾這樣的有獨特且成體系的世界觀的詩人兼哲學家比,并得出結論——柳永等是一介書生,辛棄疾卻不是,他在尚未憑借詞作出名之前,是和岳飛一樣的民族英雄。學生的興趣之火被點燃了,教師繼續(xù)介紹:據(jù)史書記載,辛棄疾是山東濟南人,長得身材魁梧,紅頰青眼,目光有棱,壯健如虎。當時,朝廷偏安江南,山東已被金人占領,用今天的話來講,當時的山東就是個殖民地。大家想想,生長在這個地方且從小就頗有英雄膽識的辛棄疾對于國家、國土,會懷有一種怎樣的感情?

      學生簡要地回答后,教師推進一步,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大家知道辛棄疾青年時期最名動朝野的一件事嗎?如果學生知道,就由學生講述這件事;如果學生不知道,教師就親自講述辛棄疾帶領50名騎兵沖入屯兵5萬的金人營地,生擒叛徒張安國的故事。講完后,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介紹辛棄疾一生坎坷的原因:南宋皇帝胸無大志,不圖收復河山。辛棄疾雖才華橫溢,有膽有識,卻無法施展,報國無門。于是,他只能借詞來遣散心情,抒發(fā)胸懷,以得到心靈的慰藉。因此,辛棄疾的詞有深厚的感情基礎,有豪放疏狂的味道,意境深遠,氣蘊深沉。

      經過這樣一番“知人論世”,學生既掌握了必需的文學常識,又饒有興味地聽了故事,還對辛棄疾的詞風有了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由此進入感悟鑒賞階段,學生就很容易理解這兩首詞中所表達的憂憤深廣的愛國深情。

      二、運用于鑒賞理解之際

      鑒賞詩歌需要重點做好兩件事,一是把握詩歌的主旨,二是進行名句賞析。教師在合適之時、適宜之處恰當?shù)剡\用“知人論世”的策略,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2)》中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時,教師聯(lián)系陶淵明的《飲酒》《歸去來兮辭》等,給學生介紹陶淵明生活的那段歷史的社會特點及其生平事跡,讓學生明白陶淵明既不是功成名就后退隱山林,也不是遭遇貶謫后灰心喪志而遁跡江湖,更不是心懷朝闕而隱居田園,而是“不為五斗米折腰”憤然掛冠的。講述至此,教師趁機向學生講一講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這樣教學,學生就能透過詩歌認識詩人尊貴而高潔的靈魂,從而準確地把握詩歌的主旨。

      選入教材中的詩歌大多是名篇。名篇中必有名句。名句耐人尋味,需要細心咀嚼賞鑒。在賞析名句時,教師適時講述詩人的人生際遇、追求、理想、人格等,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杜甫的《蜀相》選編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這首詩的尾聯(lián)“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引導學生賞析這個名句時,教師可以預設這樣三個問題:①這里的“英雄”是怎樣的英雄?是成就了事業(yè)的英雄,還是壯志未酬的英雄?②這里的“英雄”包括杜甫嗎?③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對于第一個問題,學生可以從詩句中直接看出,這里的“英雄”指為國為民、大智大勇的失敗英雄。這樣的“英雄”是否包括杜甫呢?由于學生對杜甫的人生際遇不太了解,回答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如果引導他們梳理一下詩圣一生的遭際和理想追求,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杜甫許身社稷,志在匡國。他懷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卻始終沒有施展的機會。即便如此,他依然憂念國事,掛懷天下,所以他的內心非??嗤础_@苦痛是杜甫心頭永遠難以彌合的傷口。創(chuàng)作此詩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杜甫目睹國勢危艱,生靈涂炭,而自身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在拜謁成都武侯祠時,對開創(chuàng)基業(yè)、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倍加敬重,就用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和對諸葛亮的仰慕、嘆惋之情熔鑄成了這一千古名句,以寄托自己理想難以實現(xiàn)的悲哀。

      當然,這種梳理不一定都由教師來講述,學生知道的,要鼓勵學生說出來,學生了解的不全面、不具體的,教師適時幫忙補充。經過師生共同的梳理,學生就能想象到當時的社會狀況,從而理解杜甫寫作此詩不僅僅是緬懷諸葛亮的豐功偉績,而是寄予著他自己現(xiàn)實的政治目的,那就是他說的“安危須仗出群才”“早據(jù)要路思捐軀”。理解至此,學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詩句中所蘊含的深沉、嘆惋、感傷之情,第三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三、運用于綰結講授之時

      鑒賞接近尾聲時,教師結合詩人的多首作品,采用線條式的方法梳理詩人思想感情的變化歷程,能讓學生宏觀地了解詩人,準確地把握詩歌的情感。

      如,教學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在課即將結束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詩人不同時期的詩句,概括詩人浪漫灑脫、高傲偉岸的一生?!笆逭b詩書,作賦凌相如”(天才少年,嶄露頭角,豪俠任性,曾因打抱不平,“手刃數(shù)人”)→“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懷揣理想,仗劍出川,漫游天下,企望一飛沖天,施展抱負)→“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任“供奉翰林”閑職,與其理想相距甚遠,于是嗜酒豪飲。一次,皇上讓其草擬詔書,他趁醉讓楊貴妃磨墨,讓高力士脫靴。因豪放不羈,李白被“賜金放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走出樊籠,脫離禁錮,再次漫游名山大川)→“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ǐ@得了人身和心靈的自由,堅信定有實現(xiàn)抱負的一天)→“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因急于施展抱負,誤入叛王李璘幕府,被判流放夜郎,后遇大赦)→“自古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晚年寄寓族叔李陽冰之處,豪情未變,酒興未減。一次,因醉酒后追逐水中的月亮,不幸落水而歿。一代詩仙,浪漫謝幕)。

      這樣的歸納,既能讓學生了解詩人一生的思想變化歷程,又能讓他們更好地把握《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首詩的內涵。同時,用詩句串連詩仙浪漫而多舛的一生,還可以加深學生對其詩作、詩風的理解,激發(fā)其誦讀李白其他詩作的濃厚興趣。

      教學的關鍵是“授人以漁”。詩歌教學中,教師結合作者的生平事跡、人生遭際、性格特點、環(huán)境時代、創(chuàng)作背景等,引導學生深入到詩人的內心深處,觸摸詩人的靈魂。如此“知人論世”,對于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大有裨益。

      (作者單位:保康一中)

      猜你喜歡
      知人論世名句辛棄疾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辛棄疾的元宵節(jié)惹人妒
      知人論世——知杜甫其人,賞杜甫詩歌
      語盡意不盡,意盡情不盡
      知人吟詠悟人生
      散文教學要做到“知人論世”
      《論語》中的名句(二)
      《論語》中的名句(四)
      《論語》中的名句(三)
      清苑县| 大安市| 土默特右旗| 赤城县| 上高县| 湘西| 临桂县| 东城区| 阳谷县| 贺兰县| 尚志市| 唐河县| 兴文县| 麟游县| 运城市| 大冶市| 遂宁市| 尼勒克县| 长子县| 法库县| 平潭县| 新干县| 湖北省| 磴口县| 定襄县| 新乐市| 元江| 水富县| 綦江县| 株洲县| 民权县| 延津县| 信丰县| 房山区| 巩义市| 黑龙江省| 麻江县| 郯城县| 蛟河市| 宽甸|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