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弗蘭妮的自我救贖

      2016-05-13 08:18馬文凈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6年4期
      關鍵詞:自我救贖塞林格禪宗

      馬文凈

      摘 要:J.D.塞林格的中短篇小說中存在大量的東方元素,這與他本人的精神歷程有很大關系?!陡ヌm妮與祖伊》是他公開發(fā)表的中篇小說集之一,反映了塞林格本人企圖借助宗教進行自我反省的過程。這其中包含了東方元素,特別是佛教禪宗的思想。本文主要從禪學角度解讀《弗蘭妮與祖伊》,分析了弗蘭妮在遭遇精神危機到自我超越的過程中所體現(xiàn)的禪宗的世界觀、禪宗的修行方式以及由此達到的禪境。

      關鍵詞:塞林格 弗蘭妮與祖伊 自我救贖 禪宗

      J.D.塞林格作為一代“遁世作家”,一直是一個讓人難以看清的謎。他的古怪作風、他對個人隱私的過度保護、他的作品中對孩子純真心靈的摯愛、對東方元素的引用和感悟都促使他成為了20世紀美國文壇的傳奇。迄今為止,他在國內(nèi)已公開出版的作品有長篇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短篇小說集《九故事》、中篇小說集《弗蘭妮與祖伊》《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這一系列作品均體現(xiàn)出塞林格對東方宗教文化的關注。我們通過對塞林格的生平經(jīng)歷與傳記研究發(fā)現(xiàn),塞林格以及他的文學作品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了東方文化,特別是禪宗的影響。作為半猶太血統(tǒng)、在天主教家庭影響下成長的他,對東方文化并非全盤接受,而是具有一種跨越不同文化的人文關懷。他的作品中有著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又有著兩種異域文化的抗爭,而他本人中后期的創(chuàng)作危機更能凸顯其思想中的矛盾。

      《弗蘭妮與祖伊》這部中篇小說集里不乏東方元素,其中有佛教禪宗意象的呈現(xiàn)、人物自身和作者對社會和宗教信仰理解的危機。而弗蘭妮自我救贖的過程也正是借助禪學修行的參與,達到精神世界平衡,獲得思想解脫的過程。

      一、“智慧之童”弗蘭妮

      關于弗蘭妮這一人物,塞林格的筆墨主要集中在中篇小說集《弗蘭妮與祖伊》中。這部小說集由《弗蘭妮》與其續(xù)集《祖伊》兩篇構成,它們是格拉斯家族系列小說的成員,而這一家族的所有孩子都非常早慧,在童年時期均做客“智慧之童”電臺節(jié)目。這兩篇小說以目前尚在人世的最年長的二哥巴蒂·格拉斯作為敘述者,介紹了格拉斯家族最小的兩位家庭成員,即大學生弗蘭妮和演員祖伊的故事,主要以弗蘭妮精神狀況的失常與最終恢復為線索。

      弗蘭妮在周六下午赴男友賴恩的約會,兩人在一家餐廳談話。本是愉快的周末,但弗蘭妮不知何故頻頻對賴恩發(fā)難,指責賴恩口中人事之虛偽,對他所寫的關于福樓拜的研究報告猛然抨擊,發(fā)難后又對賴恩懷有愧疚之情。后來弗蘭妮控制不住自己的發(fā)難和愧疚,在二者之間掙扎,她在洗手間發(fā)泄后,回到賴恩面前,依然處于精神分裂的狀態(tài),最終她臉色蒼白地倒在了吧臺旁,結(jié)尾是“弗蘭妮一個人靜靜地躺著,看著天花板。她的嘴唇開始嚅動,無聲地念著什么,她的嘴唇就這樣嚅動著?!雹?8原來這一切都要歸因于弗蘭妮最近接觸到的一本書《朝圣者之路》,弗蘭妮此刻正在做的就是用書中所說的方式進行禱告——不間斷地念耶穌的禱告詞。接著弗蘭妮被接回家中,仍是精神崩潰、身體虛弱的狀態(tài)。格拉斯太太希望哥哥祖伊可以開導弗蘭妮,之后故事的主線基本上淪為弗蘭妮與祖伊的對話,但祖伊并沒有勸說成功。后來祖伊只好在電話里扮成二哥巴蒂來勸說妹妹卻被識破,但是最后祖伊與弗蘭妮一同回憶大哥西摩所說的“胖女士”才最終使二人猛然醒悟,最終實現(xiàn)了自我救贖,達到了與社會的和解。

      二、弗蘭妮精神危機之由

      弗蘭妮由于目睹了現(xiàn)實中的大學世界和社會中各色人物的虛偽、骯臟,因此企圖通過宗教平衡自己的內(nèi)心,與世界和解??墒撬诤荛L一段時間內(nèi)都無法得到救贖。我們不妨先來微觀探尋弗蘭妮精神危機的癥結(jié)。

      第一,她與自己生存的社會格格不入。從一開始她對賴恩找碴兒,到她諷刺圖普教授,再到最后對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地毯式轟炸??梢哉f她周遭的環(huán)境都受到了她的批判,她無法在其中生存。但是弗蘭妮的批判是缺乏理性的。例如弗蘭妮看不慣圖普教授賣弄學識也就罷了,她甚至對圖普教授“一頭羊毛似的亂七八糟的白頭發(fā)”也要挖苦一番,推測這是他“在上課前去廁所故意把頭發(fā)弄亂的” ①111。她不僅僅鄙視這些人所代表的東西,更鄙視這些人本身,這就屬于情緒化的人身攻擊了。在這其中顯現(xiàn)的是弗蘭妮的自高自大、自以為是,也正如祖伊所說的“智慧之童”的情結(jié)——“我們從不說話,我們只發(fā)言。我們從不交談,我們只闡述”“要么變成一個該死的預言家,要么變成一只人體別針,‘討厭鬼之王” ①122。更為不幸的是,弗蘭妮對于這種人格有自知之明,她在找碴兒的同時也在自我譴責,她對自己說:“如果我再聽到你說一個挑剔的、吹毛求疵的、毫無建設性的字,我和你就徹底玩完——就是完了” ①126??墒撬淖灾鲀H限于她不希望別人討厭她,而并不認為自己存在過錯。追根究底,弗蘭妮的精神危機是由于她過分執(zhí)著于看到這個世界黑暗的一面,過分完美地要求每一個人,她將自己視為烈士,其他人均為敵人,把自己與眾人分開,認為自己在精神上高人一等,并利用禱告詞來維護她自以為是的形象。

      第二,她想通過宗教來救贖卻沒有成功。弗蘭妮與周圍的一切產(chǎn)生了矛盾,她找到了西摩房里的兩本小書《朝圣者之路》和《朝圣者繼續(xù)前行》,希望通過念耶穌禱告詞的方式實現(xiàn)“頓悟,或者心靈的寧靜”①130。為什么沒有成功?有兩點原因:一是弗蘭妮對耶穌并沒有太深入的了解。祖伊提到弗蘭妮小時候因為《圣經(jīng)》中耶穌闖入猶太教堂、大鬧天宮的舉動和《圣經(jīng)》中將人與飛禽相比,說“難道你們不比它們強百倍?”從此弗蘭妮“義無反顧地拋棄了圣經(jīng),直奔佛祖,佛祖可不會歧視那些空中的可愛的飛禽” ①143。所以弗蘭妮是沒有辦法像自己希望的那樣去愛耶穌的,又豈能去理解耶穌禱告詞的意義?所以用祖伊的話來說,弗蘭妮只是在念空話套話,“就是在濫用禱告” ①149!二是弗蘭妮尋求救贖的本質(zhì)是對社會和人生責任的逃避與被同情的欲望。她對自己精神崩潰的地點是有選擇的。她為什么選擇在大家都把她當寶貝的家里崩潰?在家里她不用面對外人和外在世界,在家里她的精神狀態(tài)讓一家人操心。她的禱告意在逃避,而非絕望之中的救贖,祖伊戳破了弗蘭妮潛藏深處的意識,痛斥她“做禱告的方式是劣等的,精神崩潰也屬于劣等的,我見過一些真正的精神崩潰,那些人不會費時間選地點?!雹?44總之,弗蘭妮在宗教上面臨的不是派別問題,而是對禱告本身的認識問題。

      三、弗蘭妮的背后:塞林格的自我救贖

      縱觀《弗蘭妮與祖伊》,它的背后是塞林格精神狀態(tài)的呈現(xiàn)。小說集圍繞著弗蘭妮的自我救贖展開,在這其中,弗蘭妮由于厭倦了世人的虛偽,開始質(zhì)疑和反抗世界,最終希望通過宗教尋求精神的救贖與超越。小說中曾交代,大哥西摩從小就對弗蘭妮與祖伊進行了東方宗教的灌輸,弗蘭妮面對宗教信仰的選擇和理解的困難,思想變得更加矛盾。此外,祖伊對弗蘭妮的勸說,說教的痕跡也越發(fā)明顯。不論是人物思想的矛盾性還是宗教式說教,其背后都映射著塞林格的精神狀態(tài)。

      塞林格也曾想過要壓縮文中的宗教內(nèi)容,但他使出渾身解數(shù),呈現(xiàn)的結(jié)果依然是宗教布道,這是他自己無法左右的。他曾無奈地說過:“材料的選擇好像總不是我自己想要的” ②。從中顯然可以看出,“塞林格的信仰與他的寫作早已糾纏不清,無法分出哪是故事,哪是宗教” ③352。其實從社會背景與塞林格的經(jīng)歷中也可得出他在1954年到1957年期間的精神狀態(tài)以及小說的創(chuàng)作緣由。

      在20世紀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不久,戰(zhàn)爭的陰影還籠罩在各國。描寫二戰(zhàn)的小說“大多會強調(diào)社會的混亂、個人的無所適從等經(jīng)歷和流血殺戮場面所造成的震驚” ④。美國經(jīng)濟在戰(zhàn)后逐漸發(fā)展,國力日趨強盛,一躍成為世界強國,為消費型社會和新型休閑文化提供了可能。由此也造成了功利主義的泛濫,空虛無聊的物質(zhì)享受似乎已經(jīng)湮沒了理想,人們的精神世界呈現(xiàn)出“荒原”的面貌?!懊绹≌f也趨于內(nèi)向,更著重描寫私人生活方面的事及個人經(jīng)歷” ④。由于二戰(zhàn)期間,塞林格在反情報特遣隊工作,因此他目睹了戰(zhàn)爭的罪惡,這使得他在很長一段時間不能擺脫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迷惘和絕望,這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有所體現(xiàn),如《為埃斯米而作——既有愛也有污穢凄苦》。此外他塑造的格拉斯家族系列小說也正是在思想的“荒原”中探討的一種精神內(nèi)涵的追尋?!陡ヌm妮與祖伊》與其說是書中人物的自我救贖,毋寧說是身陷矛盾的塞林格的自我救贖。

      第一是塞林格在宗教上的矛盾。上文中提到塞林格出生在天主教家庭,有一半猶太血統(tǒng),他雖然對猶太教和天主教并不熱衷,但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必然會使他受到影響。在經(jīng)歷二戰(zhàn)后,塞林格心存陰影,企圖從東方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這也不僅僅是個例,“1950年代中葉以后,不少美國青年與美國作家,因為信仰上的空虛,或宗教上的需求,一窩蜂迷上了禪宗” ⑤,“1946年年末,塞林格開始研究佛教的禪和神秘的天主教義” ③123,“1950年,塞林格與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相識” ③168。不同文化的碰撞自然會對塞林格的精神追求產(chǎn)生影響。作家的書寫是其精神狀態(tài)的反映,此時的塞林格正如弗蘭妮一樣,對不同宗教文化的選擇和理解產(chǎn)生了困難。何況此時的塞林格已經(jīng)漸漸混淆了信仰與寫作的界限,有資料記載,塞林格為了專注于寫作,建立了一個專供寫作的“暗室”,正式退隱山林,并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他早上6點30分醒來,之后或是打禪或是做瑜伽” ③246,這說明塞林格對東方哲學、禪宗有了濃厚的興趣。正如弗蘭妮最終將耶穌禱告詞與禪宗的修煉方式以及價值追求融為一體,實現(xiàn)了自我救贖一樣,塞林格最終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也找到了解決矛盾的平衡點。

      第二是他與社會的矛盾。在家庭方面,塞林格與第二任妻子成婚不久就生育了女兒瑪格麗特·安,但是二人對照顧孩子都不在行,而這時妻子科萊爾還患上了產(chǎn)后抑郁癥,可以說他們的生活并不和睦。此外,塞林格為了格拉斯家族,日日在“暗室”寫作,犧牲了與家人陪伴的時間,這也造成了科萊爾的出走。在事業(yè)上,塞林格筆耕不輟,但寫出的作品并沒有得到《紐約客》的肯定,再加上1956年,與塞林格長期合作的編輯格斯·魯布拉諾去世,塞林格的事業(yè)也并沒有那么順利了。況且塞林格一直對于隱私過度看重、對各路雜志或出版商不滿、他那既厭棄商業(yè)化的功利思想又渴望在寫作上功成名就的人格都使他在社會交往中阻礙重重,尤其是他那近乎分裂的憂郁性格?!叭指裆钪械囊淮笾S刺正是這種首鼠兩端的狀態(tài);他在私下里喜歡被人關注、被人肯定,但他在公開場合對這些還要極力回避;他把寫作視為禪思的一種形式,但寫出一流的作品才能滿足他的自我” ③262。這一切都讓塞林格感到矛盾、壓抑、痛苦。而弗蘭妮與塞林格處于相同的狀態(tài)。她對世俗的功利、虛偽看不慣,想要在精神上尋求新的自由和超越,她認為眾生平等,曾在年少時因為《圣經(jīng)》中將飛禽與人類視作不平等的兩類事物,而“義無反顧地拋棄了圣經(jīng),直奔佛祖”,因為佛祖“可不會歧視那些空中的可愛的飛禽” ③143。但是此時她卻因信仰耶穌禱告詞和看了《朝圣者之路》而在精神上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這同樣是首鼠兩端。祖伊對于自己的演藝事業(yè)也是如此,既以虔誠的心態(tài)對待工作,在其中滿足自我,如同塞林格對待寫作一樣,但同時又發(fā)現(xiàn)這種自我使自己墮落??梢哉f弗蘭妮和祖伊二人與塞林格所面臨的矛盾是相似的,并都因這種矛盾逐漸與社會甚至家人分離。最終書中人物通過“胖女士”這一意象頓悟到了社會中的善與自我今后的日常修煉,明白了神無處不在,神就在心中,最終與這個社會達成了和解,實現(xiàn)了自我救贖。而塞林格想要化解與社會的矛盾還需日后慢慢修煉。

      四、禪與救贖之路

      在現(xiàn)實中,塞林格企圖通過宗教文化平衡內(nèi)心;在小說中,弗蘭妮經(jīng)過祖伊的勸導迷途知返,最終實現(xiàn)自我超越。這一過程中,祖伊所堅持的價值觀念無不時時流露出佛教禪宗的要義,并最終使弗蘭妮釋然。

      (一)迷途知返:萬法皆空,無凡無圣

      弗蘭妮是如何通過勸導最終迷途知返的?這其中就包含了禪宗的兩點要義。弗蘭妮因為對他者的看法有誤,導致她難以與社會和平相處,因此尋求耶穌禱告詞來化解,但她對禱告也存在認知錯誤,所以最終無法達到頓悟和內(nèi)心的平靜。因此激起她對萬物的重新認識是救助弗蘭妮的頭等大事。

      “萬法皆空”是禪宗看待世界的一個重要觀點,它包括“無常”和“無我”,從時間和空間上說明了世間萬物都在不斷變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緣和合才是事情的本真” ⑥9。因此禪宗六祖慧能提出了修煉禪宗的核心——“不二之法”,也就是“不以分別之心看待事物,不以差別的眼光分析現(xiàn)象” ⑥127。這是禪宗認知真理的唯一途徑和方法。深受東方宗教尤其是禪宗影響的格拉斯家族的孩子自然對此有所領悟。他們對于世間“悲喜”、“愛惡”的看法以及對弟弟、妹妹的教導都能體現(xiàn)出這一觀點。巴蒂談及西摩的死,他曾告訴祖伊“我不可能永遠在悲喜之間疲于奔命” ①56。而對于弗蘭妮的挑剔和吹毛求疵,祖伊承認自己也這樣對待過別人,但是他知道這是由于他們的自以為是,他知道“你怨事怨人不怨自己就是大錯特錯了” ①121。悲與喜、愛與惡,不應該把世界上的東西對立起來,這個世界本就是一個共存體,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過分地執(zhí)著只能使自己與世界對立。

      正是由于禪獨特的世界觀,因此禪對蕓蕓眾生都秉承著“無凡無圣”的態(tài)度?!笆ト恕①t人、凡人、男人、女人都是人,都無法超越‘人這個概念的范圍;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是圣人,人人也都是凡人”⑥166。這就是禪學中的平等思想。上文中提到弗蘭妮在兒時對耶穌的不理解,而后直奔佛祖的選擇很好地闡釋了禪宗中萬物平等、“諸法無我”的含義。祖伊在對弗蘭妮的勸誡中同樣包含了平等的思想。祖伊指出弗蘭妮提到她厭惡的那些人時說“你不僅僅鄙視這些人所代表的東西——你也鄙視這些人本身,這就是人身攻擊了” ①141。他批評了弗蘭妮自認為在精神上高人一等的自以為是的形象,這不正是祖伊心中“無凡無圣”觀念的體現(xiàn)嗎?

      (二)尋求救贖:剎那頓悟,即心是佛

      禪宗傳授禪法與其他宗派不同,講究“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就是用繞路說禪和主動用心在生活中感悟的方式參禪,使修行的人“對每時每刻都在運行的最大神秘睜開眼睛,打開心扉,讓人們在每一稍縱即逝的瞬間內(nèi)都可以擁抱時間的永久和空間的無限” ⑦35。禪最不喜打坐、苦行等各種既定的成規(guī),講究順應人性、順應自然。這種參禪方式直指弗蘭妮的禱告。耶穌禱告詞的目的是讓念它的人擁有耶穌的意識,可是弗蘭妮面對一個她不喜歡的、不理解的神,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握禱告的意義的,她所做的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所以祖伊基于禪的修行方式,認為弗蘭妮只重形式的禱告沒有必要。那么祖伊最終帶領弗蘭妮以什么樣的方式達到了自我救贖呢?

      這就是由“不立文字”所促成的“頓悟”的修煉方式?!拔?,可以定義為預知的或邏輯的理解相對的知覺的洞察” ⑦93。任何細小的事情都可以成為使心開悟的充分條件,“僅在一瞬間,一切事態(tài)一變,人就得到了禪” ⑦104。這就如同在祖伊的引導下,他們二人從以前西摩所說的“胖女士”那里頓悟出生活中處處有神的存在,禱告不僅僅是重復那幾句話,而是要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感悟,日常的擦皮鞋也不例外,這也是神圣的行為,因為神就在心中!這不就是“即心是佛”嗎?正如祖伊之前曾抱怨的“天堂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心中,我們他媽的又笨又牢騷又這么沒有想象力,所以才看不到天堂” ①148。如今通過頓悟,弗蘭妮不會再與這個世界敵對了,因為她看到了“胖女士”的無處不在,看到了世間的善,并嘗試著去接受他人。

      (三)自我超越:平常境

      有人把禪境從低到高分為四個層次:“現(xiàn)量境”、“直覺境”、“圓融境”、“日常境”⑥178。所謂“日常境”就是主張悟禪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要抱有一顆“平常心”。馬祖道一曾說:“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舍、無斷常、無凡無圣” ⑥181,這五個“無”其實又回到了“不二之法”。那么,在我看來,弗蘭妮的自我救贖在祖伊的引導下不但化解了精神危機,還實現(xiàn)了他們共同的自我超越,這個超越就是他們領略到了什么是“日常境”。在最終的頓悟中,他們明白了西摩當時讓祖伊在上節(jié)目前擦皮鞋的目的。雖然皮鞋臟不臟觀眾看不見,但是“胖女士”看得見,“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胖女士”可以是任何人,她永遠能夠看著你,她不是別人,她是耶穌本人,她在你的心里,所以感悟神要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擦皮鞋雖是小事,也不例外。這正是禪宗著眼于日常生活所提倡的修行方式。

      有了“日常境”的領悟,在生活中自然要以“平常心”來處世。禪的精神要眾生返璞歸真,反觀自性,要順其自然,超脫無欲。正如祖伊對弗蘭妮所說——“如果你意識不到超脫才是宗教生活中唯一重要的東西,那我想你連一寸都前進不了,超脫,伙計,只有超脫。無欲,‘停止一切欲念” ①172。但這并不代表禪宗是消極厭世的,相反,禪對于生命是肯定的,對于人生的道義和責任是非??粗氐?,只不過對于道義和責任的標準不是與世俗一致,而是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對于弗蘭妮和祖伊來說,他們的工作是演員,是一份充滿藝術的職業(yè)。祖伊對這一職業(yè)的看法正印證了禪宗的道義和責任,“一個藝術家唯一關心的是追求某種完美,按他自己的標準,而不是別人的標準” ①174。也即遵從本心,二人能頓悟到禪的這一層次,不能不說是自我的超越。

      五、小結(jié)

      《弗蘭妮與祖伊》探討了個人在功利主義泛濫的社會,面對身邊的種種虛偽、黑暗,個體精神上產(chǎn)生危機與迷茫后,經(jīng)過引導,運用宗教特別是禪宗思想來自我救贖、反省,完成精神上的自我超越的過程。主人公弗蘭妮的自我救贖也正是塞林格面對社會種種而探求的自我反省的方法。20世紀50、60年代中學西漸,諸多美國作家對東方的哲學和文化深感興趣,本文對于救贖這個話題,滲透了不少禪宗的要義。除此之外,本文還提到了教育,這也是塞林格經(jīng)常在其他作品中提到的,如《特迪》《麥田里的守望者》等,他認為教育必須“把知識引向智慧” ①128,教育“以追求知識的無為起點,那么不管以什么樣的名義,教育都會芬芳依舊,甚或倍添甘美” ①58,這也正是禪宗所提倡的“順其自然”吧。

      注釋

      ① (美)塞林格.弗蘭妮與祖伊[M].丁駿,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38.

      ② 1956年4月16日,塞林格致卡德扎小姐的信。

      ③ (美)埃尼斯·斯拉文斯基.守望麥田:塞林格傳[M].史國強,譯.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2012.

      ④ (美)薩克文·伯科維奇,主編.劍橋美國文學史·第7卷[M].孫宏,主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112.

      ⑤ 鐘玲.中國禪與美國文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8.

      ⑥ 邱紫華.禪悅?cè)顼L[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

      ⑦ (日)鈴木大拙.禪學入門[M].謝思煒,譯.北京:生活·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

      參考文獻

      [1] (美)塞林格.弗蘭妮與祖伊[M].丁駿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2] 邱紫華.禪悅?cè)顼L[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

      [3] (美)埃尼斯·斯拉文斯基.守望麥田:塞林格傳[M].史國強,譯.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2012.

      [4] (美)薩克文·伯科維奇,主編.劍橋美國文學史·第7卷[M].孫宏,主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5] 鐘玲.中國禪與美國文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自我救贖塞林格禪宗
      靈 山
      不拒絕善于用心的人
      落葉禪
      佛教禪宗究竟是如何誕生的
      “摸金”中的自我救贖
      尋愛之路,自我救贖
      電影鏡頭中寂然獨立的女性身影探究
      日本茶道與原研哉的設計理念
      小說《塞林格的信》出版
      論《追風箏的人》主人公的自我救贖
      武夷山市| 正镶白旗| 霍山县| 玛曲县| 江安县| 探索| 隆安县| 泸州市| 平遥县| 和顺县| 遵化市| 长岛县| 湘阴县| 林西县| 晴隆县| 隆回县| 慈溪市| 通江县| 绥中县| 武宣县| 清丰县| 什邡市| 乌拉特后旗| 鲁甸县| 林甸县| 吉安县| 益阳市| 肃宁县| 镇原县| 海宁市| 三原县| 肥东县| 平舆县| 烟台市| 盐城市| 泰顺县| 高唐县| 长丰县| 莒南县| 赤壁市|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