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晨麗
摘 要:小學美術教師必須從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靈活、能動性地采取多種能充分調動及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科學教育教學策略或者方式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使學生內心真正形成對美術學習持續(xù)、高漲的熱愛之情,并以此為情感基礎,以更加活躍、積極的態(tài)度完成對相關美術知識的學習。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就小學美術興趣教學這一熱點話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興趣教學;教學情境;多媒體技術;正面激勵
古語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庇纱宋覀儾浑y看出,相較于其他因素,學生內心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是推動他們自覺投入相關學習活動之中,并始終保持高漲學習熱情與學習動機的最根本情感因素??梢赃@么說,學生對某一學習科目持有的學習興趣高低與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他們最終的學習質量與實際學習效果。美術是一門傳統(tǒng)藝術,實際來說許多小朋友都有一定的興趣,但是如果我們不注意挖掘和保持,就可能讓孩子們的興趣缺失。那么,小學美術學科教師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學生內心的美術學習興趣得到最充分的調動與維持呢?筆者對此有如下認識與看法。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添小學美術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階段學生的主觀學習活動多傾向于比較直觀、具體的思維思考方式,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面對一些較為抽象、稍顯籠統(tǒng)性的知識點學習時,普遍存在著一定的畏懼及抵觸心理;而美術學習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賴于學習者的豐富聯想力與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而這些又都是以抽象思維為主的想象學習活動,如此,兩者之間就構成了一定意義上的矛盾。
如何更好地緩解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這一教學沖突呢?筆者通過實踐發(fā)現,創(chuàng)設與具體美術學習內容密切相關的教學情境,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式方法。如,在教學“化裝舞會”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沒有一上課就向學生傳授關于基本頭飾和面具制作方法以及正確認識、辨別美術材料與美術色彩等眾多理論知識點,而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如下的學習情境:學校決定舉行一場特殊的舞會,規(guī)定每個前來參與的學生都需要佩戴自己所喜歡的卡通面具。假如,你也打算前去參加化裝舞會,你會帶上哪一卡通形象的面具呢?如果,讓你自己制作該面具的話,你是否能獨立完成呢?又會運用到哪些材料及工具呢?
如此一來,就使學生如身臨其境一般,走進了情境中描述的化裝舞會中。在此基礎上,他們對于化裝舞會的學習興趣以及面具制作的學習積極性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調動與保護。而這就促使他們自身以更加飽滿的學習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接下來具體美術知識點的學習之中,進而為該節(jié)美術知識點良好學習效果的切實獲得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真正將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進行了最充分的發(fā)揮。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小學美術學習的趣味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年齡因素的影響,大多性格活潑好動、喜歡各種新奇別致的外界事物。而多媒體技術因為同時兼具信息含量大、信息呈現方式直觀等特點,能實現同時刺激學生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沖擊的效果,因此,深受小學階段學生的廣泛追捧與歡迎。
鑒于此,為了調動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筆者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會對多媒體技術進行科學且合理的運用。此舉,不僅大大增添了美術內容的趣味性,而且還使學生對具體美術知識點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得到了最充分的挖掘與刺激。
如,在教學“有趣的漢字”時,筆者就利用多媒體教輔設備為學生依次播放了幾組反應象形字漢字現象的幻燈片,便要求學生將火、月、日、目等漢字同上述幻燈片進行正確的搭配。如此一來,就創(chuàng)新了美術課堂的教學形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美術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在于:多媒體幻燈片的使用使學生意識到了包括象形字在內的漢字學習趣味性,使他們對“有趣的漢字”這一節(jié)美術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最充分的激發(fā)與調動。其學習興趣積極性自然極為高漲,學習效果相比學習興趣嚴重缺乏時的狀態(tài)自然也更好、更顯著。
三、重視正面肯定性的激勵,增加小學美術學習的趣味性
社會個體需要來自外界他人的正面肯定與激勵,因為這是幫助他們認識到自身存在重要性以及感受到自身進步與發(fā)展的有效衡量依據。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表揚與鼓舞,有利于其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與保護,有利于其學習上的良性發(fā)展與進步。
筆者通過對上述理念的認真學習與研究,將其靈活地運用在自身的日常美術教學實踐之中。如,針對美術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群體,我并不是一味地對其進行冷嘲熱諷,也不會單純地以“畫的一點都不像”等類似的語言來對其美術創(chuàng)作積極性進行打擊;而是,首先盡量挖掘其作品中所蘊含的進步因素,以“用色大膽”“想象力很棒”“創(chuàng)作很有張力”“比之前又有很大進步”等對其進行正面意義上的肯定與激勵,并以此為基礎,以一種較為委婉的形式點明其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缺陷與不足,如“線條再流暢一點,老師相信你的作品會更棒”“用色再大膽一點,你的作品將會更與眾不同”“情感再飽滿一點,你的作品將會更加生動形象”……這樣一來,即使美術基礎薄弱的學生也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呵護與熱愛,這在幫助他們充分體驗到美術學習成功愉悅感的同時,下定決心朝著我之前為他們設置的目標所努力、所邁進。而這一主觀情緒將促使他們內心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得到更好的開發(fā)與調動,并將其持續(xù)延續(xù)到系統(tǒng)性的美術學習活動之中。如此積極狀態(tài)下,實現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與優(yōu)化又有何難呢?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此,我們小學美術教師必須從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靈活、能動性地采取多種能充分調動及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科學教育教學策略或者方式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使學生內心真正形成對美術學習的持續(xù)、高漲熱愛之情,并以此為情感基礎,以更加活躍、積極的態(tài)度完成對相關美術知識的學習。如此一來,取得良好的美術教學效果,切實推動學生美術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易如反掌了。
參考文獻:
[1]袁海蕓.激發(fā)學習興趣,彰顯示范魅力:淺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教師示范[J].畫刊,2012(7):15.
[2]劉偉.小學美術興趣教學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3(10):10.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