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麗 余鳳娟
【摘要】 回顧性總結(jié)1566例輸液患兒的護理措施, 明確小兒靜脈輸液全過程的護理要點, 即小兒靜脈穿刺前護士的心理素質(zhì)、血管選擇、穿刺點的選擇、穿刺方法、健康教育、心里護理是輸液成功的前提, 穿刺后的固定、巡回觀察是輸液成功的關(guān)鍵。使患兒和醫(yī)護人員配合融洽, 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 保證輸液治療順利進行, 盡量減輕患兒痛苦, 使藥液及時地用于患兒體內(nèi), 最終達到藥到病除, 患兒及家長都滿意的良好效果。
【關(guān)鍵詞】 小兒;靜脈輸液;心理素質(zhì)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68
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本院兒科住院患兒1566例, 其中男966例, 女600例, 0~3歲892例, 4~7歲387例, 8~14歲287例;全部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現(xiàn)將護理心得報告如下。
1 心理素質(zhì)
護士要沉著、冷靜準備好必須的一切用物, 給人一種熟練的印象, 用親切的語言, 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患兒, 作好思想工作, 需要家長幫助固定患兒, 避免亂動。
2 靜脈穿刺選擇理想的血管
小兒靜脈輸液比成年人難度大些, 因為小兒不容易配合, 所以選擇血管很重要。一般來說, 小兒的頭皮靜脈、手足淺靜脈最適合靜脈輸液。①新生兒及嬰幼兒時期, 頭部皮下脂肪少、靜脈清晰表淺、容易看清, 因此這個時期的小兒適合選擇頭皮靜脈穿刺。穿刺前先在穿刺部位備皮, 使血管充分暴露, 有利于進針和固定, 也便于拔針。在額正中靜脈、顳前靜脈、耳后靜脈中選擇顯而直的血管, 頭皮靜脈的顏色是青色或暗紫色。以手觸摸無搏動為靜脈。如誤入動脈, 應(yīng)立即擠壓輸液管, 讓血液回入血管后反折捏緊頭皮針末端, 快速拔除針頭, 稍用力按壓5 min, 并向家長做好解釋[1]。②≥3歲患兒頭皮皮下脂肪增厚, 頭發(fā)厚密, 血管看不清, 不適合頭皮靜脈穿刺。通常選擇手背靜脈、足背靜脈、踝靜脈、肘窩靜脈等。對長期輸液的患兒常規(guī)先從遠心端進針, 有利于以后穿刺, 搶救患兒和靜脈推藥時一般選用粗而直的靜脈, 一般治療宜選用頭皮靜脈和肢體靜脈。但不要在骨隆突出、關(guān)節(jié)處進針, 盡量選擇不易滑動, 便于固定及家長照看的血管[2];肥胖兒的血管要靠摸, 慢慢感覺其血管走行, 確定進針的位置。
3 輸液管的針頭大小要選擇合適
根據(jù)靜脈粗細及深淺部位來選擇針頭的大小, 新生兒可選用4號半的針頭, 頭皮靜脈常選用5號半的, 四肢靜脈選用5號半或6號半的針頭。
4 靜脈穿刺點的選擇方法
有指壓手推法、輕壓橫摸法、靜脈按摩法、拍打振動法、非握拳穿刺、熱敷法、低瓶高調(diào)法、負壓進針法等。
5 靜脈穿刺進針的手法有直刺法和斜刺法
新生兒:血管選擇經(jīng)常用頭皮靜脈。進針應(yīng)選用直刺法, 護士用拇指在相應(yīng)的部位按壓, 就會感覺有一淺的靜脈溝, 再, 沿著靜脈溝的方向10~45°, 針頭斜面向上, 穿刺多數(shù)會成功。根據(jù)新生兒的血管特征, 新生兒皮下脂肪少, 進針速度應(yīng)快, 不要過深, 穿刺時應(yīng)繃緊皮膚, 靠遠心端5~10°進針, 見回血后固定。不宜在頭皮血腫處做穿刺。
嬰幼兒:①手背、足背靜脈比較粗, 易于固定, 行常規(guī)消毒, 繃緊皮膚后10~15°進針, 針頭斜面刺破皮膚后, 使針身和血管平行向前推進, 當阻力減少, 有落空感同時見回血不易再進, 直接固定即可。②大隱靜脈:扎止血帶的部位選擇合適, 約在穿刺點上端4~5 cm處。較胖的孩子, 止血帶應(yīng)扎遠一點, 如手感彈性不清, 用適當?shù)牧α颗拇驇紫拢?沿其血管的走向, 由淺入深進針, 進針角度30~45°, 進針的速度不宜過快, 較胖的患兒進針應(yīng)略深。③顱骨骨縫穿刺法:用手摸準患兒顱骨骨縫后, 剃去局部頭發(fā), 行常規(guī)消毒, 將左手拇指、示指分開, 繃緊穿刺部位皮膚, 右手持頭皮針取15°, 在骨縫中間穿刺見回血即可。
6 固定
靜脈穿刺成功后, 應(yīng)用無菌棉球墊住針柄, 右手迅速用一條膠布固定針柄。第2條用稍長折起交叉固定針柄, 第3條膠布遮蓋針眼, 然后將頭皮針輸液管盤曲固定于穿刺旁邊, 最后將剩余頭皮針膠管固定于患兒同側(cè)耳朵上, 避免受到牽拉[3]。手足靜脈網(wǎng)固定多以夾板固定為主。
7 輸液滴速
嬰幼兒心、肺等器官還未發(fā)育完善, 正處于成長發(fā)育期, 其負荷功能差, 如輸液速度過快, 短時間內(nèi)輸入大量液體會引起急性心力衰竭或肺水腫, 靜脈輸液時護士一定要嚴格控制好滴速。新生兒一般為10~15滴/ min。嬰幼兒20~30滴/min[4]。因此護士要經(jīng)常巡視患兒, 耐心向患兒家屬做好解釋工作, 使其了解病情及輸液滴速的重要性, 并且要密切觀察患兒狀態(tài), 注意滴速, 不要隨意挪調(diào)節(jié)器, 以保證治療。
8 靜脈穿刺及輸液時的注意事項
①在配藥及穿刺過程中, 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程及三查七對制度。②配成的藥液放置<2 h。
9 健康教育
充分做好解釋工作, 告知患兒家長在進行靜脈穿刺前不要給護士太多的思想壓力, 積極配合護士進行穿刺操, 協(xié)助約束患兒頭及腿部, 輸液過程中家長要適當約束患兒雙手, 穩(wěn)定患兒情緒,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血管損傷和破壞關(guān)系到整個輸液過程能否順利完成。輸液畢拔針時先固定好患兒再分離膠布, 膠布分離要干凈避免硬拉兒劃傷患兒, 留下輸液貼用手指輕壓輸液貼, 迅速拔出并用力按壓穿刺部位5 min, 囑患兒家屬禁止揉搓, 以免發(fā)生淤血, 不影響下次找血管。
10 小結(jié)
小兒靜脈輸液在兒科護理中是一項最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基本操作, 兒科護士在護理工作中, 應(yīng)熟練掌握以上各項基本操作與技能, 護士要有耐心和愛心, 強烈的責任心, 還要有較高的靜脈穿刺水平、豐富的兒科臨床經(jīng)驗, 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和護患溝通能力。不斷探討研究, 改進方法, 盡量減少患兒的痛苦, 使家長得到滿意。同時應(yīng)具有敏銳的觀察和綜合分析判斷能力, 樹立整體護理理念, 在工作中努力學習臨床知識, 提高心理素質(zhì)及自身修養(yǎng)。不斷提高小兒靜脈穿刺的成功率, 提高護理質(zhì)量, 改善醫(yī)患關(guān)系, 將自己培養(yǎng)成一個業(yè)務(wù)熟練有責任心的醫(yī)護人員。
參考文獻
[1] 高世鳳, 朱元風, 侯靜, 等.門診TBJL頭皮靜脈輸液中的護理風險及干預.護理實踐于研究, 2007, 4(10):65-67.
[2] 李金榮.白秀珍.提高小兒靜脈輸液成功率的探討.職業(yè)與健康, 2008, 24(3):263.
[3] 張愛芳. 小兒頭皮靜脈輸液針改良固定方法.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6, 23(7):96.
[4] 單太華, 扈愛連, 李鳳霞. 嬰幼兒頭皮靜脈輸液過程中的護理. 齊魯護理雜志, 2003(7):536.
[收稿日期:201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