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艷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那么,教師如何去引導學生實現個性化閱讀呢?由多年來的高年級語文教學實踐可知,課文批注能實現學生個性化閱讀,逐步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欣賞水平和習作水平。
【關鍵詞】閱讀;批注;個性化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闭n文批注是實現個性化閱讀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有感而發(fā)、有疑而注、有待而寫,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賞和評價能力,促進良好個性品質的發(fā)展。
一、在初讀時做好批注,體現個性化閱讀的魅力
課前的預習階段,是學生初次接觸課文,此時,學生的想法、感受、疑問最多,問題的涉及面也最廣。比如,課文的主要內容、層次、寫作思路、思想感情、表達方法、寫作方法、精彩語段、富有特殊功能的標點、字詞、句段等,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在初讀階段,指導學生去做自由的批注,這也就等于創(chuàng)造了一個自由閱讀、自由支配的學習空間。他們可以信馬由韁,沒有任何的條條框框來約束他們的思維。同時,為了做好批注,學生對預習課文十分專注,大大提高了預習的質量,為精讀課文做了有力的準備。
二、在精讀時做好批注,展現個性化閱讀的魅力
讀懂課文的重點內容,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習文中的語文修辭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在精讀課文時,就要引導學生對課文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批注,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對學生為課文所做的批注,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極大地刺激學生的嘗試欲,激發(fā)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在不斷的嘗試中得到樂趣,提高能力,逐步養(yǎng)成一種獨特、科學的閱讀習慣,讓“課文批注”在精讀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展現其魅力。好比一個人無拘無束地在山路上散步,看到一塊漂亮的石子,撿起來,把玩把玩;看到一朵奇異的野花,蹲下來,觀賞觀賞。多自在多愜意!如在《搭石》一文的第二自然段中,“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庇袑W生就圈點出一個“直”字,并在行與行的空白之處批注道:“這樣的執(zhí)著多么善良??!這顯然是問答式講授所不能達到的。又如《祖父的園子》一文中課文開頭說“我家有個大花園”,但是下面卻沒有對花的具體描寫。這是為什么?有學生劃了這句“蜜蜂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圓滾滾,就像一個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并在邊上批注:“因為蜜蜂會采花蜜。如果她們家園子里的花開得不是很好的話,那么蜜蜂就一會兒就飛走了,可是蜜蜂停在上面一動不動??赡鼙换ㄏ憬o迷住了,也有可能采蜜采累了?!蹦憧矗@就是批注的魅力。
三、在學完課文后批注,深化個性化閱讀的魅力
在學完一篇課文時,學生的思想、認識情感都要比初讀課文時有新的提高和深化。此時,再為課文做批注,既是對前兩個階段批注的修正與深化,又能做到適當、合理地擴展,既檢驗了閱讀效果,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如,學生在學完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學生為課文所做的批注就更為深刻。有的學生批注道:“她太可憐太悲慘了,竟然在大年夜被凍死了?!庇械膶W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批注:“看看小女孩,想想我自己,真為自己能生活在溫暖的社會主義大家庭中而感到驕傲。我愛我們的祖國!”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批注。批注批出了文章的精妙之處,批出了自己的真實情感,批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批注的過程也是閱讀的深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