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摘 要 課堂上,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評判標準,展開討論。引導學生認識到抄別人的作業(yè)或其他不誠實的行為與課本中故事的不同,形成明顯的對比。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受到誠實是一種美德的教育。
關鍵詞 小學 思品 教學 新理念
中圖分類號:G63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0049-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思品課堂教學中,教師們?yōu)榱梭w現(xiàn)新理念,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安排了大量的課堂活動,那么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新理念,結合課堂教學談幾點體會:
一、思品課教學內(nèi)容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
新課程標準指出:“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鄙钍桥囵B(yǎng)道德品質的田園,是人們在追求更和諧的生活中形成的。人之所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因為人要存在、人要生活,而并非為道德而道德。思品教育需以兒童的生活出發(fā),不可緣木求魚,撇開現(xiàn)實豐富的生活。課本中《愛集體、愛家鄉(xiāng)、愛祖國》一課,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態(tài)度與情感的目標?!皭奂w”,什么是“集體”這對于改革開放的今天,大多數(shù)學生都感受不到了。用什么情感去愛?課堂上應多啟發(fā)學生的生活實際,向學生提出:“我們的班級、小組、學校都是什么?我們每位同學都是這個集體的一份子”。這樣,班級的衛(wèi)生、紀律、學習都是體現(xiàn)整個集體的榮譽。這樣對“熱愛集體、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有了更深刻的感性認識。讓學生討論自己生活實際問題,要避免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以免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情趣得不到充分發(fā)揮。例如:在教學《誠實與勇敢》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要求他們從自己家庭、學校生活的事例中,找出不誠實的行為來。
二、課堂教學要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體,營造快樂生活的氛圍
活動是教學共同的中介,是促進師生共進共長的橋梁。思品的課堂教學也是這樣,應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感悟教材的思想內(nèi)容,而不是指導他們進入教材去破釋難點。應指導學生的活動,讓他們不依賴老師的講解來學習,更多地通過實踐參與活動,動手動腦,從中獲得真切的感受和親身體驗,積累直接經(jīng)驗,獲得對自我、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
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開展討論、現(xiàn)場調查、情景模擬、演課本劇等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某些內(nèi)容和經(jīng)驗是無法或難以讓學生去體驗學習的,這就需要采用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這類活動,有目的地去創(chuàng)設某種情境,使學生經(jīng)歷仿真性的演習。例如:教學“養(yǎng)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這一課,可以采取情景模擬,讓學生學習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禮節(jié)、在緊急情況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標志與遵守交通規(guī)則、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學校紀律等基本知識。
三、思品課堂教學要時刻轉換教師的角色
1.思品課大多數(shù)是說教內(nèi)容,讓學生學什么、不學什么。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從管理者的角色轉變?yōu)橹笇д吆蛶椭叩纳矸荨R獮閷W生構建一個自主、體驗、探究、合作、交往的學習平臺。要去掉多年來根據(jù)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的思想,改變自己讓學生循規(guī)蹈矩按要求進行“格式化”學習的方式。在課堂上教師要營造一個接納的、支持的、寬容的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幫助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幫助學生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他們尋找、搜集、利用學習資料;積極組織學生收集家鄉(xiāng)的有關名勝古跡資源,關心家鄉(xiāng)的變化,激發(fā)他們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思品課堂,教師要成為活動的參與者和活動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教師必須打破“教師中心”的理念,努力構筑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態(tài)”,一起創(chuàng)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由表達和自主探究。在課堂上,教師要放下架子,和學生一起去尋找真理,一起分享情感和想法。不能把教師本身作為“導演”和“主演”,而要把學生當做“主角”,師生之間要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這樣教學變成一種互動的過程,就真正成為師生個性化的創(chuàng)新過程。
四、思品課堂教學要時刻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
生活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形式,學生應熱愛生活,從小學習如何做人。小學思品課能為學生的將來打好堅實的道德基礎。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的具體體現(xiàn)。在課堂上,要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正確的坐姿、懂禮貌、守秩序是基本的文明行為。告訴學生,學習做人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要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之,思想品德課要從課堂上達到教育的實效性,就必須以新的理念為指導,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只有這樣才會使素質教育有突破性的進展,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夯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