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
摘 要:在新課改實施背景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試圖將課堂打造成為一個特殊的微觀生態(tài)系統(tǒng),讓學生成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體,實現信息與能量的互動轉換?;瘜W教師要不斷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及教學思路,結合生態(tài)環(huán)境現狀,將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呈現在課堂上,繼而提升學生的化學知識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化學;生態(tài)課堂;互動教學;教學思路
一、確認學生生態(tài)主體地位,打造良好生態(tài)課堂環(huán)境
互動教學是創(chuàng)新式教學模式的一個典型應用,主要建立在師生之間平等關系的基礎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引導學生如何在課堂有效的時間內將知識掌握。傳統(tǒng)教學中,對互動教學也有類似的規(guī)定,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嚴重影響,使得互動教學逐漸走向了形式化。為了將化學課堂教學打造成具有互動形式的生態(tài)課堂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地改進教學思路,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觀點為前提條件,建立起一種和諧的溝通關系,相互理解、相互鼓勵。師生之間如此,學生之間更是要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共同進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互幫互助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生生之間友好和諧的關系,為互動課堂教學提供良好的支撐環(huán)境。
例如,在學習化學分子及原子的內容時,由于這些微觀粒子不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掌握,很多情況下學生會遇到學習障礙。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微觀粒子,分組觀察肉眼可以看得見的水分子球棍模型,觀察是為了引導學生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假設、想象,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觀點,結合觀點進行教學。又如,在區(qū)分生石灰和熟石灰的內容時,要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試驗驗證來進行區(qū)分,拿來雞蛋和黏土作為試驗用料加以驗證。由于學生親自動手來進行實驗的操作,使得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和記憶猶新。
二、積極轉變課堂互動方式,密切聯(lián)系課堂生活
教師在教學方案的設計過程中,要結合教學目標及內容來設置互動交流的方式。比如,問題的設置要結合教學內容本身、情境創(chuàng)設式互動以及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式互動教學等。由于學生的基礎理解能力存在較大差異,教師也要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問題的設置可以多層次選擇,比如由簡單逐漸增加難度系數。創(chuàng)設情境式教學模式是近年來應用較廣泛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也是為了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直接體現。不管是如何設置教學形式,都離不開生活實際,要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為基礎,將化學融入學生的生活當中,發(fā)揮化學知識的實用性。例如,在學習“碳酸鹽的化學性質”時,拿來雞蛋、食醋、水等實驗材料,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實驗驗證,并且將觀察到的想象記錄下來,進而自我總結碳酸鹽與酸反應的化學原理。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小常識利用化學知識所解釋,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遍布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綜上所述,為了落實新課改實施課堂標準,初中化學生態(tài)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正符合教育生態(tài)學的規(guī)律和原理,使得師生之間建立了和諧、友好的交流平臺。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互動式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教學角色的轉變,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聯(lián)系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及探索知識,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張小杰.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師生互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07).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