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汪龍
摘 要:步入21世紀以后,政府和相關部門都十分重視教育領域。在“教育興國”的號召下,無論是小學教育還是中學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比較大的改善與體制上的飛躍,要想繼續(xù)發(fā)展,與時俱進,更加深遠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談了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探討了物理科目的教學應該如何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去實現(xiàn)更大提升。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
物理是一門以科學生活為基礎的科目,對于初中生而言,物理的學習是全新的。為了讓學生學會學習物理的方法,愛上物理,教師就應該以新課標的標準去引導學生用最簡單的方法走進物理的世界。除此之外,初中物理也是高中物理的基礎,良好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接下來的探討中,會思考目前初中物理教學的弊端與改進的方法,進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一、以興趣為指導,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12~16歲的學生而言,青春期的他們更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么就初中教學而言,提高學生對每一個科目的學習興趣,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就是非常必要了。為了讓初中物理的教學效率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師首先要以興趣為指導,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力的作用點時,教師可以把門的推拉作為教學事例,選學生到教室門旁,分別在不同的點上給門施力,進而觀察對門的作用效果,得出作用點對于效果的影響。這種讓學生親自參與的方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就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
二、客觀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提問
首先,物理作為一個以生活為基本的科目,大多來源于生活,這樣的實質(zhì)性問題就會讓學生的問題變得更加復雜,為了讓學生對物理充滿興趣,教師必須做到客觀對待學生的問題,并且鼓勵學生提問,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學習“電流”這一課時,學生會對這個抽象概念很難接受,對于電流的走向與串聯(lián)、并聯(lián)關系很難深入理解,這時教師就應該運用科學的方法,客觀耐心地去解答學生的問題,讓學生對物理更加熱愛,從而形成良好的循環(huán),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物理是一門與實際接觸非常多的科目,無論是涉及的方向還是題目的涵蓋,都是非常廣闊的。這就要求學生學會運用良好的解題方式,才能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教師要在其中起到引導作用,例如,在學習摩擦力、重力、浮力等力學知識時,學生可能很容易混淆概念,這時教師要幫助學生總結知識與概念特點,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教會學生有規(guī)律的解題方法,把各種公式通過形象的方式去表達。這樣一來,既讓學生提高了學習效率,也以這種獨到的方式開啟了創(chuàng)新思維,進而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四、以實驗為契機,增強學生動手性
任何科學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物理更是不例外,研究過初中物理課本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任何章節(jié)都伴有實驗課,正是因物理的生活存在性,實驗才成為物理學習的基礎,為了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實驗課的重要性,只有以實驗為契機,增強學生的動手性,才能讓物理學習更加輕松。例如,在學習慣性時,物體的質(zhì)量、速度等都有可能是影響慣性的因素,如果教師學會運用實驗去為學生驗證,引導學生通過實踐與動手去記住知識,從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是初中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科目,為了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學會利用全新的教學方法。上文在結合實際情況后,提出:以興趣為指導,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客觀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提問;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以實驗為契機,增強學生動手性。運用種教學方法,相信初中物理教學會提高效率。
參考文獻:
熊書滿.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1(03).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