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低年級,主要是讓學生對寫話感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及感想?!边@段話為低年級的“寫話”教學指明了方向。本文中筆者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寫話教學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寫話教學;實踐;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3-01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107
為使學生順利轉入命題作文,完成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的任務,我們應從低年級抓起,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低年級學生屬于學齡初期的啟蒙階段,他們有學齡前期的許多特點。對于他們來說,從生活到表達還有一道難于逾越的鴻溝。他們缺乏邏輯思維能力,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低年級早期作文教學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激發(fā)興趣,鼓勵學生敢說、愛寫
為了激發(fā)學生寫話興趣,我把口語訓練作為作文起步的重要訓練內容來抓。從鼓勵學生敢說、愛說、多說到把話說完整、說明白。
從入學教育開始,我就開始注意運用多種形式訓練學生說話。如看圖練話、活動中練說、玩耍中說……講講自己的家、講講自己做過的事,講講自己最喜歡什么人,喜歡去哪兒玩,說說家里都有哪些人……學生不但感興趣,而且敢說,話越說越多,越講越流暢,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說什么。
在拼音教學中,我訓練學生用拼音寫詞寫句,用拼音寫自己想說的話。在學生學習漢字后,我又訓練學生由純拼音寫話向拼音加漢字,漢字加拼音,再向用全漢字寫短文過渡。在說寫訓練中,注意不給學生太多的限制,他們愛怎么說就怎么寫,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什么就寫什么。只不過教師在過程中進行適當指導。
這樣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地進行寫話訓練,既能與拼音、漢字教學同步,又能聯(lián)系兒童的生活,從而喚起學生的寫話興趣。
二、引導學生觀察,豐富寫話的材料
一年級學生閱讀量少,寫話材料大部分要借助觀察獲得。那么怎么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豐富他們的寫話材料呢?
(一)借助圖畫法
新教材的每部分每課都有色彩鮮艷、活潑大方的圖畫,都是借助圖畫來學拼音、識字、學詞、學句、學文,在語文園地中大多都涉及看圖說話。
這些圖直觀形象,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利用這些插圖對學生進行觀察方法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抓重點、抓特點,有順序地觀察圖畫的方法。比如,以《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的教學為例,看圖時我指導學生分三部分觀察:1.抓重點。圖上畫的什么季節(jié)?你是怎么知道的?2.抓順序。按從上往下的順序看看天空中、地上都畫了哪些景物?3.抓特點。小畫家們的腳和雪地上的畫有什么特點? 它們有什么聯(lián)系?
還有在《酸的和甜的》一課,是由多幅圖組成的,幼兒都很喜歡。我改變了教師只講故事,忽視插圖的弊端。上課伊始,我先用課件播放課文插圖,讓學生進行觀察,說說這些圖畫上都有誰,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可能說什么,想什么。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想過之后,在小組內說一說,這大概是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學生打開書,讀故事。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鍛煉了幼兒的說話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觀察能力。
(二)參與實踐法
讓學生走出教室,去參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觀察奇妙的自然現(xiàn)象。讓學生在觀察中汲取知識,并讓知識在觀察中活躍起來,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作文材料,這樣做學生作文時才能“有米下鍋”。如一年級的語文練習冊中要求學生從“春天到了”開頭寫一段話。我讓學生看看春天都有哪些花,開了什么樣的顏色,味道怎樣,學生調動各種感官去看一看、聞一聞,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把話說清楚。
(三)實物觀察法
生活中有很多讓小學生感興趣的實物,比如,水果,玩具、小動物等。讓學生觀察實物,直觀性更強。比如,課前布置學生每人帶一個桔子。上課時,讓學生進行介紹。當學生介紹不清楚的時候,就讓學生用眼睛看看形狀,顏色;再用手摸摸外皮,找找感覺;最后剝皮,讓學生聞聞氣味,嘗嘗味道。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幼兒興奮極了。寫出的話也非常好。
三、教給方法,指導表達
(一)指導學生看圖作文
在指導學生看圖作文時,我抓住學生好奇心強和喜歡直觀形象的特點,選擇圖畫、動畫片繪本故事等,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并聯(lián)想、充實,擴展為小故事。先口述,再記錄下來。比如,我組織學生進行貼圖寫話訓練。首先我出示打亂順序的單幅圖,讓學生進行觀察,說說上面都有什么,你是怎么觀察的。用通順的話把圖畫的內容說清楚。然后讓學生把這些單幅圖按照故事的內容進行排列。最后按照順序把故事講下來。
單幅圖指導學生觀察順序,多幅圖則訓練學生如何使故事從頭有尾,有連續(xù)性。
(二)指導學生續(xù)寫、改寫、仿寫課文
教材是學生寫話的范例,我在教學中,注意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在完成識字學詞學句任務的同時,努力使它與寫話教學聯(lián)系起來。如教完《小白兔和小灰兔》,我讓學生續(xù)說小灰兔后來會怎么說、怎么做。學完《三只白鶴》,我又讓學生改寫如果讓三只白鶴埋魚,它們會怎么記住呢……
(三)教給學生基本的寫作知識
在對一年級學生進行寫話訓練的過程中,我還注意用小學生所能接受的語言教給他們一些基本的寫作知識。使他們知道記述要完整,要有頭有尾,重點要突出,經過一年的訓練,大部分學生能夠按“總—分—總”的方法寫話,有的學生在敘事時還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從一年級開始說話寫話訓練,抓住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黃金時期,激發(fā)了學生寫話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勤于練筆的習慣,為中高年級作文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其他學科的教學,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責任編輯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