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明東 焦懷仁
【摘 要】“皮格馬利翁效應”說白了就是你給一個人貼上什么樣的標簽,他在下意識里就會讓你看到他就是那樣的一個人。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币鲆粋€合格的班主任,就必須要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校,熱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抓好班級的德育工作,堅持以“愛、細、嚴、”為開展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促使老師和學生之間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管理;興趣
我在一本雜志中看到這樣一個既陌生又新鮮的話題——皮格馬利翁效應,它深深地吸引了我。
后來,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終于找到了它的歸宿,原來“皮格馬利翁效應”是心理學中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在《課堂里的皮格馬利翁》中報到兩位教育工作者的實驗:研究者向一所學校提供一份從一所實驗室里發(fā)現(xiàn)的天才學生的名單,說只不過是“遲熟”罷了。其實,這些學生完全是從學生名單中隨便抽樣出來的。然而有效的是學年結(jié)束時,這些學生的成績果然比其他學生的成績高出許多。這種現(xiàn)象就是所謂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說白了就是你給一個人貼上什么樣的標簽,他在下意識里就會讓你看到他就是那樣的一個人。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小學教育,是一個人接受正規(guī)教育之啟始,也是奠定個人發(fā)展之關鍵時期,就整個學校教育的過程而言,小學教育既是學前教育的提升,又為中學教育之基石,因而,小學教育無論對個人還是社會,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要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充分鑄就學生顯明又獨特的個性品質(zhì),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
首先,要抓好班級的德育工作,堅持以“愛、細、嚴、”為開展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
要做一個合格的班主任,就必須要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校,熱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只有“愛”才能使自己對工作充滿信心與激情,只有愛才能使老師和學生之間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尤其是要善等后進生,對他們要堅持使用賞識的態(tài)度,用一顆愛心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詳細、認真地發(fā)現(xiàn)并記錄他們的家庭情況及社會背景,充分地了解他們的性格、思想、道德情操和習慣等方面的個性化特征。只有用“細”來倡導自己的工作,才能找到打開后進生心靈的鑰匙,言之有據(jù)、言之有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給予他們自信、熱情與學習的動力。俗語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班級管理中,我充分地結(jié)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班級德育考核制度,以人為本,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意識和能力,在“嚴”管的同時,還要以情動人,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所以班主任應準確地把握好嚴與愛及細的關系,有效地搞好班級管理新型模式的建立與開展。
其次,要抓好班級的智育工作,堅持以“靈活、機動、拓展、整合”為智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所以班級中的所有工作都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是班主任工作最主要職責。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漸漸地摸索出一條別具一格的獨特模式:①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建立了班級內(nèi)部“興趣角”。通過定時間、定主題充分地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品質(zhì),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活了以往課堂的沉悶與浮躁。②創(chuàng)新教學機制,優(yōu)化教室環(huán)境。在課桌椅的擺放上,突破了嚴肅、正規(guī)、刻板、封閉,我實現(xiàn)了“兩個轉(zhuǎn)變”,其一,變長桌為方桌,縮小了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的距離;其二,變學生目光單向制為多方位化。通過這兩個轉(zhuǎn)變,迫使老師自覺地走下了講臺,圍著方桌做更多的指導,與學生進行更多的交流。如此這樣,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也就有了實質(zhì)性的轉(zhuǎn)變,漸漸地他們就完全地投入了自己,使自己成為群體中不可缺少的成員,淡化了“唯我獨尊”的意識,學習不再是沉重的擔子,而是一種迫不及待的活動,優(yōu)化了課堂結(jié)構,提高了教學效率。
第三、在建立新型的班級管理模式時,不僅要注重學生德育教育這個關鍵,注重智育教育這個主旨,而且還要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如:體育、美育、勞動等多樣化教育。在此基礎上實施以學生為本的創(chuàng)新教育。
以學生為本就是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認知特點和個性差異進行教育教學,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自主的、充分的、良好的發(fā)展,為他們一生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既復雜又有多變性特點的教育教學過程。要把一個班級建設成一個優(yōu)秀的、具有明顯個性的群體就需要事事、時時、處處使學生的興趣、愛好得到極大滿足,個性、特長、潛能得到極大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