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立國
摘 要:21世紀是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已逐漸成為現(xiàn)代人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中學生是祖國和社會的未來,尤其應該培養(yǎng)基本的信息技術技能和素質(zhì),高中信息技術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本文對高一信息技術教育作了簡要的介紹,并重點提出了高一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若干方法,以提高高一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噶早已;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333-01
一、信息技術教育簡介
信息技術教育是一門較年輕的學科,是國家教育部面向新世紀,為提高學生全面素質(zhì)而在時代信息化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新課程。新課標指出:“信息技術教育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思維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使信息技術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手段和工具”。
目前,我國對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越來越高,投入也越來越大,信息技術教育普及度也越來越高。中學生能夠接觸和學習較多的信息技術,并掌握一定的信息獲取和應用的能力。但與此同時高一信息技術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不高,教學條件設備等有限,師資隊伍教學隨意或能力不足等等。面對高一信息技術教育日漸暴露出來的問題,下面將主要針對教學方法這一方面作一些教學方法的探究,以此來解決高一信息技術教育中遇到的問題,提高教學質(zhì)量,讓學生培養(yǎng)更扎實的信息技術和信息素養(yǎng)。
二、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目前高一信息教育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演示教學,即老師演示給學生操作要點,然后學生自己進行模仿學習;二是探究式學習,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對老師給定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同學間相互分享學習成果和心得,相互幫助,以實現(xiàn)對某一內(nèi)容的學習。為更好的做好高一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教學方法的改革和選擇應用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適合、全面的教學方法應充分考慮到教學準備,學生的整體水平和個體差異,課堂教學方式,課后考評等一系列的問題,下面將對高一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方法加以展開探討。
1、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并取得理想效果的必要保證,要實現(xiàn)高一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高質(zhì)量,就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之前對教學做好準備和規(guī)劃,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熟練掌握教材內(nèi)容,對其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加以明確,作為讓學生掌握的基本要求。其次,要了解教材中的教學內(nèi)容和日常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對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和應用把課本和生活相連接,一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此外,還要確定好教學的重難點問題,對這些問題一定要課前多做準備,以便在課堂上能更好的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
2、設置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高一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先進的教學手段設置和美化教學情景,通過對美好事物的演示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適宜的情境中產(chǎn)生要學習和動手實踐的動力,并引導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這會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例如在PPT的制作教學課上,教師可以通過精美的,包括動畫、聲音等元素的文稿演示,以讓學生學習后自己動手操作,制作文稿來介紹自己等等為教學的目標,學生會對此很感興趣,并為做好作業(yè)而積極地學習。類似很多這樣合理、巧妙的情景設置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快樂的學習,并不斷的動手操作和實踐,對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和學生的能力提升都很有幫助。
3、構(gòu)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場所,是學生學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高一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課堂這個大平臺。傳統(tǒng)教學中的課堂多數(shù)是教師在講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這在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中需要改變。對于高中一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自制力還不夠強,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設置小組合作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自主探討學習,讓課堂教學不會過于沉悶。另外,要建立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有全面仔細地觀察,對上課走神的同學給予一定的暗示,對課堂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給予適度的贊美和表揚,對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要多加鼓勵,多注意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注意和學生交談過程中語言的使用藝術,和學生共同建造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將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zhì)量和學生的學習情況。
4、改善教學模式
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講授、演示、實踐等,但在高一信息技術教學中這些顯然是不夠的。對于理論的知識可以通過多媒體,用光盤、動畫、圖片等形式加以表達,對高一學生而言這將是個能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好方法;還可以利用“任務驅(qū)動法”,在進行基本的知識和操作教學后,把課堂給學生,讓他們在一定時間內(nèi)通過小組和個人完成要求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任務的“驅(qū)動”下,進行有創(chuàng)造的學習,在手腦并用的情況下學習效果會更好。
5、其他
要實現(xiàn)高一信息技術教育的良好教學效果,以上所提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除了這些,還應注意很多問題,如要建立合理的考評方式,包括對學生和教師的考核;學校要投入足夠的教學設備,提高教學條件;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實力等等。
三、總結(jié)
高一信息技術教育是一項長遠的教學工作,它的發(fā)展會越來越快,越來越普及,它所發(fā)揮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大。因此,要對信息技術教育給予更多的關注,對其教學方式要不斷地進行探討研究和改革,才會更好的促進高中一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讓學生具備更多、更好的信息基本技能和素養(yǎng)。